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随着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及世界军事发展的变革,把国防科技发展建立在国家整体经济和科技基础上,已经成为世界上主要国家的共识。建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创新体制,突出高新技术军民两用化的特征已成为各国的共同政策取向。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2016年印发《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我国军民融合发展刚进入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的过渡阶段”。高校作为国防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防基础研究的策源地,成果转化应用的辐射地,同时也承担着为国防建设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任务。发挥高校优势,直接服务国防科技发展以被各国的成功经验证明是促进国防科技创新和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高校开展国防科技创新具备先天优势:一是多学科交叉优势为全链条、多视域解决重大瓶颈难题奠定了基础;二是丰富的人才资源为国防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近年来,各高校积极响应军民融合的号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特色,以国家重大战略为背景,针对军方和国防科技工业的重点领域、方向开展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并参与高新工程与型号任务攻关。同时,高校在承担国防科技创新任务的同时,以协同创新引领,与各大军工集团及其研究院所、企业积极对接,实现优势互补,上下游互动,发挥了国防科技溢出效应,在高校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共赢。
1 高校科研服务军民融合发展的契机
1.1 新时期国防科技自主创新为高校科研提供了良好机遇
自主创新一直是各国国防创新系统的本质要求,长期以来,我国武器装备发展策略偏重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基础研究薄弱,前沿技术开发储备不足,导致高新装备的研制、生产能力受到很大影响。尤其在具备领先优势国家对我国高新装备、关键部件及技术采取出口禁运、控制的背景下,集全国之力开展军民融合科研势在必行。我??国防科技创新体系主要由军工集团、国防科研机构和高校三部分构成。军工集团主要在所属航天、航空、核、船舶、电子、兵器等领域内配置资源,协调下辖单位分工协作,侧重大平台、大系统的集成研制,并推动成果转化、型号生产与国内外市场拓展;国防科研机构主要负责瓶颈技术攻关、核心器件开发、系统演示验证;高校擅长前沿探索、基础研究和共性技术开发,并为国防科技创新做好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工作。因此,在军民融合的大背景下,高校科研服务军民两用技术不可或缺,大有可为。
1.2 政府管理部门日益重视高校参与国防科技体系建设
军队和国防科技工业科研管理部门积极推进信息公开化和任务多源化,激发了高校科研参与国防科技创新的热情。武器装备预先研究项目指南2016年8月首次在网上发布,投标单位更加多元,各高校积极跟进。国家国防科工局先后组织实施了《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十三五”规划》、《推进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更是为高校发挥优势,保障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推动国家科技进步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教育部也积极推动部属高校军工科研保障体系建设,截止到2011年,教育部直属高校中有半数高校通过了军工科研二级以上保密认证、国军标质量体系认证,近30家高校通过了了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认证,部分高校取得了武器装备承研承制资质[1]。目前,教育部正加强与军队和国防科技工业科研管理部门需求对接,进一步完善重点实验室布局调整,制定《高校国防科研项目管理办法》,加强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提高高校承担国防科研计划的能力。
1.3 高校科研学科交叉与可持续创新的优势凸显
国内军工集团、科研机构的科研工作虽然具有尖端性、应用性的优势,但在基础研究方面力量有限,导致大多领域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处于“跟跑”,少量处于“并跑”,但能够“领跑”的更少。同时,国防高新技术原创性强、科学交叉特征突出,对军工集团、国防科研机构带来了挑战,对高校参与的需求日益迫切。以美国为例,国防科技投资中的约20%用于基础研究,其中80%的投入又在高校,许多重要的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如斯坦福直线加速器中心、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喷气推进实验室等设立在高校。目前,我国高校科研的特点是学科、人才、重点实验室等创新资源和平台相对集中,有利于知识创新、学科交叉和人才培养,尤其通过“985”和“211”工程建设,高校科研水平有效提升,源头创新能力得到加强,据统计,我国61.8%的国家重点实验室,31.7%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47%的科学院院士,42%的工程院院士,50%以上的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均出自高校[2]。因此高校具备承担国防任务的条件,并且在原始创新、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国际交流等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2 高校科研促进军民融合发展的路径
2.1 做好军民融合在学科建设中的定位
高校应重视顶层设计,将国防科技创新工作纳入学校的学科建设规划中,结合各自特点与优势,做到准确定位。例如,有良好国防行业背景的高校,因历史传承和先发优势,可以把国防重点学科建设作为重中之重;研究型大学可借助技术储备和人才汇聚的优势,可以把国防交叉学科建设作为必要互补,完善学科体系;有单一特色的地方高校,可以通过争取承担任务,培育新的增长点,打造国防新兴学科。总之,高校不能因为片面追求军民融合,迷失了自身的角色定位,要做出特色和亮点,不要求全求大,尤其在“双一流”学科创建过程中,要体现军民融合为学科建设带来的增量。 2.2 建立适应国防科研的管理体制
高校承担重大重点国防任务,要改变传统的项目负责人负责制,学校要在科研院内部成立国防处,负责国防科技工作的总体协调,加强学校与主管部门、军工集团和科研院所的沟通。有产品定型研制任务的高校可成立装备技术研究院。对重大重点项目建立“两总制”,遴选出总师与行政指挥共同完成项目管理,做到责、权、利明确,总师牵头多学科交叉技术核心小组,以研究目标为导向,采取“合同制”,确保研究人员到位、任务节点明细、方案路线可行;行政指挥牵头行政协调小组,做好与军工企业、院所的协作交流,配合主管部门做好任务节点的检查、验收,同时负责保密、质量体系及生产体系的建设。
2.3 强化高校协同创新的功能
高校要强化协同创新的意识,一要整合校内资源,建设跨学院、跨学科的国防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通过平台凝聚人才,重视对在国外军民两用科研机构工作过的青年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形成一批前沿科技的增长点;二要加强与国防科技主管部门、军工集团、科研院所企业的协作,建立军民两用技术研发中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开展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定型生产的全链条“大科研”合作;三要发挥高校国际交流合作的优势,开展与国外军民两用科研机构的互访交流、智力引进和人才培养,在原理探索、共性技术方面开展合作,尤其注重与“一带一路”沿途国家的合作,在装备技术的应用上体现高校的影响力。
2.4 完善国防科研的考核和评价机制
国防科研不是简单地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工程项目,很多科学问题都是基于国防需求的牵引,在国防项目的执行过程中凝炼提出而随之解决的。例如,军口973侧重围绕重大国防科学问题开展新思想、新概念、新机理和新方法的研究;军方探索研究项目提倡思维发散的奇思妙想;军工集团基金项目旨在为解决装备关键技术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因此,高校要认可国防基础研究的原创性,在人员绩效考核、奖励、晋级时,与通用学科的基础研究等同对待,将国防基础研究项目及其产出成果、应用效果也作为考核指标的重要内容。此外,对承担型号研制生产项目的项目组,更应该执行“特区”政策,在人员聘用、职称晋升、工作量考核方面另行考评,以鼓励教师投身国防的积极性。
2.5 建立军民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
高校应参与承担更多的军民融合科研任务,依托国防特色学科体系建设,创新军民融合人才培养的模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关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致力于建立以院士、首席科学家等领军人才的核心圈,重点推荐其担任国防科技专业组专家、科技委委员,扩大高校服务国防的影响力;二是培养若干军民融合科研团队,稳定一批长期服务与国防科技创新的中青年骨干力量,体现高校服务国防的责任感;三是以科研任务为载体,培养一支思想觉悟高、综合素质好、实践能力强的研究生队伍,为国防企事业单位输送新生力量,凸显高校服务国防战线的使命感;四是为国防企事业单位委托培养一批精于专业、了解需求,具备全球军事、科技视野的战略型人才,发挥高校知识服务的社会职能。
2.6 营造国防文化氛围
高校应积极培育军工文化,提高师生对国防科技的认同感。在精神层面上,可以通过校园主页、会馆展览、主体演讲等形式,宣传国防科技任务的先进事迹,引领师生投入到国防科技创新的洪流,增强军民融合创新的内在动力;在学术层面上,组织关于国防科技创新、军队体制变革、高新装备发展等方面的学术讲座,解读军民融合发展及人才培养方面的政策,激励广大师生服务国防事业的决心,抓住科技“兴奋点”,宣扬尖端技术创新的主旨。此外,针对国防科技创新任务重、时间紧、过程难、保障高的特点,在对参与人员开展常规辅导、培训的同时,要在服务、宣传、嘉奖方面予以关注,使其感受到承担国防任务的使命感和荣誉感,在校园中营造军民融合的良好氛围。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194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