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是其主要特征。要加速驱动方式的转变,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是关键。高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国家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的重任。对于地方高校而言,认真落实国家在“新常态”下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实现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融合,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品质人才的必然选择。
一、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内涵
1.创新教育的内涵。创新起源于15世纪,后来由美籍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引入经济学领域,并且熊彼特对创新重新进行了定义:“创新是把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结合’引入生产关系”,即“创造和发现新东西”。从广义上看,创新既可以是观念上产生的,或是行为上出现的新“东西”,也可以是依托科技或教育对现有东西进行重组;狭义的创新则注重于把经济发展与技术能力结合在一起。
创新教育与传统的守成教育相比较,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就地方高校而言,凡是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提升大学生的创新技能为关键目标的教育,皆可称为创新教育。创新教育不仅注重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理念和实践能力等素质的培养,更注重大学生创造才智的提升和人格品行的塑造。
2.创业教育的内涵。创业是源于商业领域的概念。经典创业理论认为,创业是实现潜在价值的过程,发现机遇是创业的关键。创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创业主要指开创事业,它可以源于企业的创新,也可以源于企业的模仿;广义的创业则既包含开创事业,也包含创新行为,广义的创业几乎涵盖了经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从本质上而言,创业行为主要指创业者凭借自身的意识、思维和判断力等对创业机会进行综合判别,并将有用的创意付诸于创业过程之中,以实现其潜在价值。创业教育指为培养创业者从单纯的求职者转变为岗位创造者过程中所需要进行的知识、能力及相应实践活动的教育。
二、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耦合的内在逻辑
耦合是物理学上的一个概念,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之间,通过要素的相互作用,彼此产生影响以至联合起来的现象。引申到社会科学领域,指两种社会现象通过某种条件有机结合发挥作用称之为耦合。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有效耦合对于地方高校培育适应“新常态”需要的创新创业型人才有重要意义。
1.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彼此依赖是实现耦合的前提。(1)创新教育是创业教育的基础。创新教育的核心是促进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形成,其主体也就是针对大学生的创新教育。创新教育的实现过程,是创业者将自身的创新价值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并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力量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创业。创新教育的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到创业教育的质量,创新教育是创业教育的重要基础。创新能力的培养脱离创业教育就失去了依托;创业教育是创新教育在实践中的延伸,创业能力的培养脱离了创新教育就失去了基础和灵魂。(2)创业教育是实践创新教育的载体。创业教育不是要求学生直接从事创业活动,而是要求大学生通过接受创业教育,了解创业的基本规律,掌握创业的基本路径,为未来的创业活动提供必要的知识、素质和能力,尤其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准备。在创业教育过程中,高校为学生提供的形式多样的设计和创造性活动,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勇于突破传统思维的禁锢、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从而使得创业教育成为实践创新教育的有效载体。
2.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的差异性是实现耦合的驱动力。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作为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的教育模式,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方面存在一致性,但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创新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品质、创新思维、创新实践等创新能力,把受教育者塑造成创新型人才;创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新精神等,可见二者又无法互相替代。正是因为二者之间有着各自明确的边界而又相互交融,这就为二者的耦合提供了驱动力。
三、地方高校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耦合的实践路径
1.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主体层面的耦合。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主体包括高校、学生和社会,因此,二者的耦合也涉及三个方面。从高校方面看,在耦合创新创业体系中,需要提出培养适应“新常态”发展需要的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具体目标、类型和专业等;明确自身的办学目标和办学特色;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水平;能敏锐地把握社会需求的变化并能及时地反馈给学生,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从学生方面看,学生作为耦合的主体,应在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从实践中提高自身的创业素质和创新能力,并通过社会实践了解自身与社会需求的差距,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自我。从社会方面看,社会应将新形势下自身的需求变动及时反馈给高校,以便高校能根据社会需要及时调整,并为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社会实践与社会适应能力。
2.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体系的耦合。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体系主要包括教学目标、课程设置、社会实践以及校园文化等四个方面,二者的耦合涉及到如下四个层次:
从教育目标看,在耦合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高校需要不断提高创新创业意识,把教学目标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方面,将创业的理念融入创新教育之中,将创新的意识融入创业行动之中,同时将创业创新教育纳入到学校课堂教学、教育管理、校园文化等各个环节,使创新创业教育形式更加多样化,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教育体制。 ?目纬躺柚每矗?在耦合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要注重专业理论课的渗透和层次化。地方高校应根据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关专业课程,并根据学生的专业基础和认识层次进行分层指导;在专业理论课程教学中纳入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同时,可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开设相应的选修课或专题讲座等;另外,高校还要不断开展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教育。总之,高校要通过多途径、多渠道落实课程教学,给学生提供更多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机会。
从社会实践看,在耦合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高校应充分利用实践活动等载体,保证教育活动的多样性与层次性。社会实践作为学生巩固专业知识、产生创新思维和提高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平台,地方高校可根据学生能力的个体差异,制订个性化、多样化、层次化的教育方案,保证不同能力的学生都有机会平等地参与到实践中。
从校园文化看,在耦合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高校要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并使之融入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形成富有内涵的校园文化理念。良好的校园文化能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创新创业的氛围。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创新和创业教育的文化活动中,为二者的耦合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194628.html上一篇:互动课堂中高校教师的角色扮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