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 > 中国煤炭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问题分析

中国煤炭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问题分析

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9-0062-04

  目前,我国本科工科专业布点数达到15718个,普通高校工科在校生、毕业生规模均居世界第一,工程教育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1]。作为能源生产和消费主体的煤炭产业,今后一段时期将仍是我国的基础产业,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2]。根据工程院“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我国现有39所煤炭相关高校,其中东中部地区30所,新中国成立以来不断为煤炭行业输送着大量的专业人才。课题组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到有半数以上的煤炭企业招聘人才时选择应届毕业生。

  然而,受我国经济增速放缓、清洁能源推广以及煤炭行业“智能化、少人化”的发展趋势等因素的影响,煤炭行业对高校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3]。有70%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行业发展对专业技能强、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将不断增加,有53.12%的被调查者认为目前高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发展实际脱节的问题较为突出。基于以上问题,本文运用问卷调查的分析方法,系统分析我国煤炭行业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该类高校优化人才培养的思路和相关建议。

  一、问卷设计与问卷调查

  为确保所获信息的准确性,本研究运用社会学[4]与统计学[5]理论和方法,分别设计了煤炭企业问卷(下文称A类问卷)和煤炭高校问卷(下文称B类问卷),全面系统地了解煤炭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煤炭高校人才培养的现状。为反映企业发展需要具备什么素质的人才,A类问卷设计中,涉及到企业人员招聘、薪资待遇、员工培训、人才需求等方面;而B类问卷主要反映高校在行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以及高校教师对我国煤炭行业专业人才培养的认识,问卷问题主要包括高校矿业类专业设置、专业师资队伍结构、专业课程体系、选用教材、实习学时等。最后,将两类问卷折射出的问题进行分类、对照分析,从而揭示出我国煤炭类高校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煤炭工业发展进程中,大中型煤炭企业是核心力量,其对人才的需求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国煤炭行业人力资源发展走向。课题组先后走访了神华集团、神华宁煤集团公司、中煤科工集团公司、山东兖矿集团公司等国内大中型煤炭企业十余家,及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徐州)、河南理工大学、西安科技大学等国内矿业人才培养高校,发放并回收问卷580份,剔除20份无效问卷,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6.55%。企业有效问卷样本数为384,高校有效问卷样本数为176。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不能满足行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管理复合型人才是指工科专业的人才,同时具备经济管理专业领域的理论和能力。A类问卷被调查者中有84%的被调查者认为“企业缺乏高层次管理复合型人才”。有42.19%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所在的企业不能够招到理想的大学毕业生,且主要原因为“学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存在差异”。在高校问卷调查中,问题“您认为采矿专业的课程设置与煤炭企业需求相关性是否密切?”有一半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课程设置与煤炭企业需求的相关性一般,10%的教师认为两者相关性不大。

  因此,我国煤炭类高校培养的专业人才已无法满足当前煤炭企业对工程类科技创新人才的需求,专业设置与行业人才需求脱节,专业课程设置与煤炭企业需求关联度一般,迫使高校探索建立新的人才培养机制以适应行业新的发展要求。

  (二)教材老化,双师型人才缺乏

  B类问卷对煤炭类高校主体专业教材、教学条件能否满足教学需求等进行考察,统计结果如图2.1所示,仅有2.27%的教师认为专业课教材能够满足教学需求,17.05%的教师认为一般,超过80%的教师认为目前专业课教材不能够满足教学需求;同时,有77.27%的教师认为教学条件一般,还有14.77%的教师认为教学条件不满足教学需求。针对专业教材不能满足教学需求,在B类问卷中设置“贵校专业课程使用的教材是”,调查结果显示89.77%的教师选择“校本教材”。

  B类问卷还针对教师的培训和实践能力设置了考察项。在“您有没有接受过学校安排的培训?”考察项下,91%的教师选择了“偶尔培训”,9%的教师选择了“经常但不系统”。在企业挂职经历方面,只有12.5%的教师有到企业挂职锻炼的经历,而87.5%的教师没有企业一线挂职经历。对于“为提升煤炭类主体专业建设,您最希望得到的帮助是?”这一问题,调查结果显示,91.48%的教师希望得到的帮助是专业培训。

  由此可见,煤炭类高校教师普遍缺乏系统培训、无企业挂职经历。尽管近年来国内高校专任教师学历水平不断提高,但因一线经验缺乏,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判断授课内容是否反映行业发展现状和最新技术水平,导致多数毕业生就业后,还需要至少3年的再学习,才能胜任专业岗位的工作,人才的作用不能得到及时发挥。

  由于高校教师赴企业挂职制度尚不健全,导致相当一部分教师授课内容与行业发展现状存在不同程度的偏离。同时,由于企业兼职导师制度未能广泛推广,进一步加剧了高校“双师型”人才缺乏的局面。   (三)?n程设置与行业人才的需求不匹配

  A类问卷中设置“您认为高校毕业生在工作岗位所需技能上的主要缺陷是?”问题,旨在考察高校毕业生哪方面无法满足企业需求,造成此方面的原因是否与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关。调查结果如图2.2所示,煤炭企业69%的被调查者认为高校毕业生项目实践经验不足,25%认为所学课程与企业需求不符,6%认为缺乏基础理论。由此判断,企业希望招聘到项目实践经验充足、所学课程与企业需求相符的高校毕业生。而这就要求高校毕业生在校学习时就要向未来入职企业所需人才具备的能力靠拢,在学校时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更要认真对待实践课、把握实习机会,弥补自身实践经验的不足。

  针对以上问题,在B类问卷中,课题组设置了考察煤炭类高校培养过程中的实践课、实习等问题,了解实践课效果是否达标。问题“您认为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实践课程教学和实践课程考核执行情况如何?”,在被调查教师中,73.86%的教师认为实践课程教学和实践课程考核执行情况不太严格,23.3%的教师认为执行情况一般。此外,B类问卷还对培养方案中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匹配度、设置比例的合理性进行了考察。认为理论课和实践课匹配的教师不足10%,九成以上的教师认为理论课与实践课匹配度一般。96.2%的教师认为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比例设置不合理,3.98%的教师认为一般。煤炭类高校中煤炭行业主体专业现行实践课的培养模式亟待优化。

  为进一步考察学生实习的效果是否与学校预期相符,在B类问卷中设计了“您认为学生到煤炭企业实习是否达到预期效果?”,调查结果如图2.3所示。42.05%的教师认为学生到煤炭企业的实习效果一般,接近一半(49.43%)的教师认为未达到预期效果。对于学生实习未达到预期效果的原因分析,而将原因归结为“学校重视力度不够”(21.09%)、“与实习煤矿未取得有效沟通(22.6%)”、“实习执行力度不够(21.72%)”、“保障措施不完善(20.08%)”的教师数量基本相同,仅有14.52%的教师将原因归结于“学生实习积极性不高”。由此可见学生实习未达标的主要原因还是来自于外部。

  三、优化院校人才培养的建议

  将A、B两类问卷对比,分析得出煤炭类企业所需人才所应具备的能力与素质,结合以上分析,本研究提出以下改进煤炭领域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建议。

  (一)规范高校专业设置标准,更新专业教材

  我国目前高等院校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还是延续之前的前苏联模式设置的,当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已跃居为世界第一大发展中国家,各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煤炭行业亦不例外,人才培养需要更强的针对性。调查发现,我国煤炭类院校专业设置过专、课程体系不合理、教材老化的问题较为突出。根据行业发展需要,优化专业设置,实时更新教材,使学生及时了解和掌握行业发展动态,与岗位实现“全方位对接”。

  (二)加强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建设“双师型”队伍

  煤炭行业专业人才培养需要的“双师型”教师既要懂教育又要有行业从业经历。同时,“双师型”要求教师既具备良好的专业理论水平又具备丰富的一线工作经验。

  一是完善企业兼职导师制度,聘任企业工作经验丰富、管理技能强的资深管理者或技术专家,全程参与学生的培养。同时,企业兼职导师带来了煤炭行业生产一线的先进技术,可以有效缓解高校专任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

  二是定期选派教师赴企业挂职学习,丰富教师实践经验。多措并举,逐步构建起一支既具备较高理论水平,又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

  (三)开展校企合作,实行“订单培养”

  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合作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训基地,突出人才培养中的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岗位适应能力,为煤炭行业培养更多符合发展要求的技能型人才。

  四、结论

  如何紧抓“双一流大学建设”的契机,积极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将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行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我国煤炭行业“智能化、少人化”的发展趋势,对高校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论文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系统分析了我国煤炭高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高校优化人才培养的思路和建议,以期对行业高校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194873.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