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近年来,高校乱象频出,“教不成教授、教授不教”、“教学内容老掉牙、不更新”、“教师课堂上随意接打手机”……,对占据高校教师比例过大,且入职不久的青年教师(本研究把高校青年教师界定为35岁及其以下,在高校专职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教师群体)的职业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
1高校青年教师现状
1.1数量比重大,职称评定困难
从2003年至2012年,我国高校青年教师数量比例虽然有逐年下降趋势,但仍维持在44.05%及以上。
且职称评定困难。据统计,2013年,30至34岁年龄段青年教师未定级职称人数为1.7万,占未定级总职称人数8.2万的比例为20.7%,而初级职称人数6.4万,占初级职称总人数20.0万的比例为31.4%;此年龄段未定级职称、初级职称人数8.1万,占未定级、初级职称总人数28.6万的比例仍为28.2%。30至34岁年龄段青年教师副高级职称人数为3.1万,占副高级职称总人数43.2万的比例仅为7.1%。
1.2教学能力不足
赵惠君、曾健研究发现,约82%的研究生在其研究生教育期间没有接受过关于高校教师的相关培训。“大学新教师一般来源于非师范院校的人才,他们虽接受过系统的学科专业教育,基本具备了较好的专业研究素质和较强的研究能力,但却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师职业教育,缺乏教育科学知识和基本的教育教学培训。”
1.3缺乏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
尽管88.87%的青年教师认为职业生涯重要,但只有29.27%的教师做中长期规划。多数新入职青年教师没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并随时准备通过其他考试离开教育岗位。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够使青年教师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然后针对自身的性格特点、专业特长、兴趣爱好等客观情况,重新对自己的价值进行定位。
2职业发展问题归因
(1)学校发展理念驱使。部分学校“重科研、轻教学”,对于教师教学态度、教学实效的考核弱化,导致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达不到有效提升。
(2)教师育人意识淡薄。部分教师只注重知识的讲授,缺乏与学生沟通交流,缺乏对学生的关爱;部分青年教师岗位认同较弱,敬业意识不强。在一项“为中华之崛起而选择青年教师岗位”的调查中,只有16%的调查对象选择此项,24%的青年教师选择这一岗位是为了家庭,而20%将工作“作为跳板”。
3职业发展策略
3.1师德提升,立身之本
恩格斯曾经指出:“每一个阶级,甚至每一个行业,都各有各的道德”。2011年12月23日教育部出台《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确规定“各地各校要将学习师德规范纳入教师培训计划,作为新教师岗前培训和教师在职培训的重要内容。”
作为一名教师,要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学困生”。在工作和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始终做到公平公正,是赢得学生尊重的基础,更要严于律己,注重自身仪表仪态,讲究说话的方式方法;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把身上的正能量传递给周围学生,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去影响周围学生。
3.2教学和科研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作为一名高校青年教师,要处理好教学和科研的关系,不能偏执一隅。教学可以促使教师不断创新,不断探究新知。“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通过科研提升自身的能力,扩大自身的知识储备。最后,教学可以论证和完善已有科研成果,为科研成果的应用和推广提供契机。
3.3职业生涯规划,刻不容缓
古语讲“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体现了出规划、计划对于事情成功的重要性。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简单来说,就是教师通过分析自身和周围环境因素,确立职业发展目标。由一名新手型教师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或教育家型教师的过程,是一个教师专业成长的历程,也是其教育经验不断增长的过程,是不断发现自我,反思自我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对于每一步成长路径都做好清晰地规划,并按照这个规划一步步地实现它。
4结语
作为一名高校青年教师,要以一种主人翁的意识融入到学校的发展中,以开阔的视野和格局关注学校发展,把学校的发展建设与自身的发展建设联系起来,认真规划自身的职业发展路径,努力践行“立德树人”、“教学与科研并重”。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195166.html下一篇:高校大学生功利化学习的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