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1.师范类高校奖(助)学金发放方面的不足
(1)校级奖学金与助学金分配不合理。校级奖学金标准:一等奖2000
元; 二等奖1500元;三等奖1000元。助学金标准:特殊贫困3500元; 一般贫困2500元。
(2)容易引发诚信危机。如,有些学生为了获得助学金,不惜假造贫困证明,出现道德缺失现象。
(3)助长某些学生依赖心理和不劳而获思想。一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和家长尝到了甜头,甚至对助学金产生了依赖心理,不思进取,一味地依赖学校和社会的资助。且助学金的评定过程中,容易滋生不和谐因素,很多学生“明争暗斗”,在评议小组学生中出现拉票现象等,班级学生的关系不如以前融洽,在学生中产生了不和谐因素。
(4)名额有限,工资较低。以笔者所在学院为例,勤工俭学的名额在前几年是给学院分配的,但由于学院学生难以在所安排的工作岗位长期坚持勤工俭学,工作一段时间后都陆续离岗,给学生处相关机构造成麻烦,后来就不再给分配勤工俭学名额了。许多学生反映,勤工俭学工资相对来说比较低,他们宁愿在外打工或做家教,或到外面的培训机构代课,也不愿意在校内勤工俭学。
(5)助学金发放比例不够合理。目前助学金补助金额的发放是50%打入银行卡中,50%打入饭卡中,而饭卡中的钱是无法取出的,贫困学生不能将助学金用来缴纳学费或购买其他学习用品。
2.师范类高校奖(助)学金发放的对策探讨
(1)额度上,奖(助)学金应分多次发放到受救助对象的账号,一次性发放容易导致学生盲目乱花,可多设置一些分支奖励的项目。新时代大学生不再是只知道读书的书呆子,更强调全面发展,对每个方面有作为的学生都应该有奖励;降低助学金资助额度,增加奖助合一的奖(助)学金金额。
(2)形式上创新。国家奖(助)学金可以教育基金等形式发放;设立受助学生跟踪反馈机制;将资助金额与有效资助覆盖面相结合,建立健全学生资助信息管理系统。
(3)诚信教育,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档案内容包括学生在学校期间各项行为表现,如缴纳学费、考勤、考试等各类详细情况。把诚信档案作为各项评奖、评优的依据。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不仅便于了解学生诚信情况,而且对学生本身也是一种有效约束;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可加强学生诚信教育、道德教育,提高学生道德素质,对于一些不守纪律、旷课的学生,则规定他们没有资格参与奖(助)学金评定;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道德水平相结合,以此为标准,评定学生是否有资格参加评奖评优。完善手续,并签署诚信承诺书,一经核实与其所提供的事实不符,将做出相应的公开处理。
(4)将勤工助学与助学金相结合,转“助”为贷。积极拓展助学贷款工作,助学贷款对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与诚信意识具有重要作用。转“助”为“勤”,成立勤工助学基金,拓展各种勤工助学活动,为贫困生提供更多勤工助学岗位,通过勤工助学发放助学金。这样一来,不仅能迅速找准资助主体,提高资助资金的使用效率,而且能让贫困大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相应的资助,激励他们通过自身努力摆脱贫困。
比较高的奖励额度确实能给优秀的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一等奖学金在额度上应与励志奖学金相当。助学金的评选不仅仅是一个评选过程,也是对贫困生加强思想教育和进行心理辅导的过程,辅导员、班主任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将评定过程变成教育学生宽容理解、奋进友爱的过 程;助学金应该优中选贫,不单注重家庭经济情况。希望本文能为校奖(助)学金的科学管理出一份力,使奖(助)学金能够真正惠及每一位该享受奖(助)学金的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刻苦学习,积极地投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195223.html上一篇:高校普通话培训探寻
下一篇:高校教学改革与创新型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