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1 高校科研团队知识转移的主体
从项目过程来看,高校科研项目科研分为申报立项、执行控制和结题验收三个阶段,知识转移随着科研活动的推进而发生。在这过程中,知识转移的主体分为两种:其一为知识的拥有者,可称之为知识提供方;其二为知识的接收利用者,称之为知识接收方。依据团队构架和项目流程,在高校科研团队中知识转移的主体主要分为四大类:
第一,个人。不管是项目主持人、还是主要参加人或是一般参加人,都可以是知识转移的主体。
第二,小组。近年来高校科研项目来源渠道逐渐拓宽,一些重大科研项目则根据研究内容或因跨组织、跨领域现象的出现把项目团队划分为各小组。这些小组则为另一层级的知识转移主体。
第三,将整个科研团队视为知识转移的主体。即在科研活动中表现为结题验收时,对外输出的科研成果,也可以视为整个科研团队综合实力的表现。
第四,项目的验收方或研究成果的利用者。目前科研项目由单一的纵向基金管理部门资助向多部门多层次横纵交叉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项目的验收方和利用者不再是单一的资金管理部门,它可以是各企业方、咨询方。
在科研活动过程中,个人、小组、团队、项目验收方或者成果利用者均可以是知识的提供方也可以是知识的接收方,知识转移活动频繁地在这四类主体之间发生。
2 高校科研团队知识转移的原因
从知识转移活动本质来看,高校科研团队发生知识转移的原因有二:其一为知识转移主体双方存在知识势差;其二为接收知识的一方承认另一方的知识价值。两个因素缺一不可。
(一)存在知识势差
在知识转移研究领域里,在知识转移研究领域里,知识势差是指在同一时点,对于同一个参照系而言,两个个体或组织所拥有的知识势能的差量。其中,所有物质都有由高流向低的倾向性。
在高校科研团队里,根据科研人员研究领域专长和研究能力,逐渐形成层级式的团队人员架构,产生项目主持人、主要参加人和一般参加人的角色区分。团队人员的知识势能层级分布与人员架构层级大致相似,项目主持人最高,一般参加人相对较低。但存在一种特殊情况,专家顾问在总体知识势能上低于项目主持人,甚至低于个别一般参加人,但是知识的转移方向却是由专家顾问流向其他人。这是因为每个主体各自掌握的知识具有特殊性导致知识的数量、质量以及结构各自势能的方向性不一致。例如,专家顾问与项目支持人相比,由于专家在项目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较为缺乏,导致专家的知识结构和数量低于项目主持人,从而整体知识势能较低。但专家在特定领域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要素层次上具有高势能。这样的情况导致在该层次上专家顾问的知识势能高于项目主持人,因此知识则由专家向项目支持人转移。由此可见,不仅在整体势能上有高低之分,在不同要素层级上也存在知识势差,即在这过程中既可以发生整体的单向转移,在要素层次上也会发生反方向的转移。
(二)价值认可
在高校科研活动中,价值认可是发生知识转移的必要因素,即知识的利用方要认可另一方面所提供的知识的价值。在高校科研团队中,无论是科研人员还是小组团队,所拥有的知识及掌握程度各有不同,知识势差普遍存在,因此知识转移双方对知识的价值是否认可在很大程度上会决定是否成功转移。
3 高校科研团队知识转移的内容
随着科研活动的开展,高校科研团队的知识不断积累。根据性质和功能定位,可做如下划分:一方面,根据Polyani提出的分类方法,从显性-隐性维度对管理咨询公司内部的知识进行划分;另一方面,根据该项知识在科研团队中的功能和应用层级,从核心知识-日常管理知识维度进行划分。具体如表1所示:
4 高校科研团队知识转移的工具
针对不同的知识,高校科研团队运用不同的转移工具。一般来说,编码化的策略有利于管理咨询企业显性知识的转移,而人际沟通的策略则有利于内隐程度较高的隐性知识的转移。结合高校科研团队知识的可编码化程度,可从编码化策略应用程度和人际沟通策略应用程度两个维度,把知识转移工具划分成三种类型。
(一)编码化知识转移工具
编码化工具主要以文本化和编码化为基本策略,即将知识系统地加以编码处理以文本形式输出。在高校科研团队内部,编码化知识转移工具主要用于申报书、中期报告、典型案例等这些显性知识的转移,常用的工具主要包括小知识库和电子邮件。其中,电子邮件是高校科研团队使用得较多的转移工具。它可以实现科研人员之间、科研人员与项目验收人之间的远程和即时交流,交流的内容以文本形式呈现并保存下来可供后续反复查看阅览,整个过程操作便捷。
(二)人际沟通型知识转移工具
隐形知识内隐在科研人员的脑中和整个团队的综合实力中,很难通过编码化的方式进行输入输出,更多的是依赖于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互动实现知识转移。常用的人际沟通型知识转移工具包括研讨会、实地调研观察和聘请专家顾问。
(三)编码化-人际沟通型知识转移工具 编码化知识转移工具和人际沟通型知识转移工具之间并不是独立分割的关系。一方面,科研人员之间的良好沟通和频繁的交流可以对编码化知识转移工具形成很好的补充;另一方面,编码化知识转移工具可以给内隐程度高的知识提供方向性的指导,例如文书材料虽然仅能反映出显性知识,但从它的来源处可以寻求到该知识的拥有者,借此可以找到背后隐性知识的来源。
在高校科研团队中,以例为鉴是常用的编码化-人际沟通型工具。在向他人叙述之前的研究例子时,讲述者会将一些理论模型和方法论融入其中,知识的接收者则在具体的例子中逐渐体会和领悟到这些方法模型。由于研究例子来源于知识提供者本身丰富的研究经历,因此与其他隐性知识转移的方式相比,它会更具象而被容易了解,因此给知识接收者更容易掌握,以便运用到日后的研究中。
5 高校科研团队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
(一)知识本体层面
在知识本体层面对知识转移产生影响主要体现在知识的内隐性、复杂性和专用性三个方面:第一,内隐性。知识的内隐性影响最大的是隐性知识的转移,它不易于借由规范化的语言和文字进行表述和传达,而存在于内隐于人员的脑中和行为习惯中。而隐性知识往往是最重要的知识,是解决研究问题的关键。因此,研究人员要善用各项沟通工具的搭配使用,减弱内隐性带来的解码和编码的难度。第二,复杂性。解决某项研究问题所需要的知识不仅仅是某一项单一的知识,而是需要多领域知识的贡献。研究问题越深,项目规模越庞大,所需要的知识就越复杂,但这些知识很难在某一个研究人员身上得以全部体现和掌握,因此需要有不同知识背景的人来传授和分享自己的研究经验,共同攻克某个研究难题。第三,专用性。知识的专用性指的是这些知识用于特定的环境和实践中,难以迁移到别的领域进行运用。在高校科研项目里,这些专用性知识更多的是针对研究对象和项目验收方而言。正是由于这些专用性知识的存在才使得研究存在必要性,并构成这只研究团队区别于其他的团队的优势。
(二)知识主体层面
在知识主体层面对知识转移产生影响主要体现在主体的转移能力、转移意愿、吸收能力和接受意愿四个方面。
第一,转移能力。转移能力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研究人员所拥有的该项知识的价值独特性,知识价值越独特则吸引力越大。其中,知识的价值体现在:该知识是否不可复制以及是否与研究问题密切相关。其二该研究人员清晰表达、编码和传达该项知识的能力。
第二,转移意愿。高校科研团队的知识积累主要来源于各研究人员和小组的贡献与分享,他们的转移意愿直接影响到研究成果的输出。
第三,吸收能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校科研团队自身和研究人员本身已有的知识与新流入知识的关联程度;二是转移双方的相似相容性。例如两位研究人员知识结构相似,另一方对这些新流入的知识就较为熟悉,那么知识的转移障碍就越低。
第四,接受意愿。研究活动本身就是知识在不断更新的过程,科研人员工作的开展和未来的发展都需要不断的扩充知识储备。在这样的背景下,科研团队自和研究人员自身对知识的接受意愿都普遍较高。相比起来,项目的验收方意愿相对较弱。随着高校科研项目的来源渠道拓宽,最终成果利用方的身份越来越复杂。这些利用方在利用研究成果同时往往会引起自身的变革,出于对未来变化的怀疑和对变革的抵制通常会导致他们隐瞒部分信息,或只接受部分新知识的流入,最终导致研究成果欠佳。
(三)转移主体之间关系层面
对于高校科研团队,一方面,主体之间的信任程度对于内隐性高的知识转移产生极大的影响,研究人员之间、团队和验收方之间的信任程度越高,团队里的信息交流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就越高。另一方面,沟通渠道的丰富性对高校科研团队里发生的知识转移也会产生影响。在这里,沟通渠道指的是研究人员之间、小组之间、团队和验收利用方之间知识流通的媒介和途径。特别是在二者不在同一地点时,沟通渠道的丰富性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195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