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一、互联网+的内涵
“互联网+”就是将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相结合,促进各行各业的创新发展。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这一计划在各大传统行业得到推广,我国开始进入“互联网+”时代。
互联网+时代下,高校传统课堂的教学无法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培养人才的全面性呼声愈加强烈。我国高等教育即将进入一场基于信息化技术的伟大变革中。互联网+时代,如何通过信息技术的传播性和影响性对课堂进行改革,让全面教育真正的“辐射”到每一个大学生,培养具有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的创新型全面发展人才?这一问题在互联网+时代更具研究价值。
二、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发展和时代内涵
(一)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出现和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无产阶级领袖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它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指出,现实的个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也是社会历史的起点,人类所达到的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最后的目的是为了达到每个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社会目标。
我国建国后在1954年9月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这一大会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政治条件。在毛泽东等人思想引领下,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使劳动人民占有了一定的生产资料,获得了全面发展的最起码的物质条件。
(二)时代内涵
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变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成为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这就是说,学校应该把培养和造就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型人才作为头等大事来抓。进入21世纪以来,人的发展从物质文明到精神文明,逐步开始向两种精神的完美结合方面转变。我国教育和对人才的培养一方面提倡创新人才的培养,对人才智力、能力的开发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对人的全面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高校是为社会直接输送人才的地方,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贯彻程度,不仅深刻影响到学校人才的培养和未来,也进一步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未来。
三、互联网+时代高校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现状分析
我国对人才的培养一定要根据自身的发展特色积极响应。因此,要落实人才的全面发展,就要对现行的人才发展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一)高校人的全面发展现状及问题
1.忽视全面发展理念的重要性。面对知识科技日新月异和高等教育加速一体化,许多的大学为了扩大招生提高收益率,失去明确的发展理念,采用灌输式的授课方式抹杀学生的创造性,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这促使贯彻全面发展理念的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和迫切。
2.课程改革的粗放。改革开放后,我国高校的课程结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等不断的更新,对人才的培养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高校的扩招,学生学习内容不断细化,知识面狭窄,无法适应激烈的社会变革。近几年,教育部提出了“厚基础,宽口径”的课改要求,这一要求的基本概念就是教学生“学会做人”。全面发展理念的实现能够为高校应对这一要求提供良好的契机。
3.创新能力的缺失。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现代大学改革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由于我国大学不断扩招导致高校的师生比比例扩大,创新课堂的实施无法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创新能力的培养大打折扣。全面发展理念提倡人的个性的体现,要求老师特色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强大的推动力。
(二)高校人的全面发展可行性分析
每一种理念的出现,都有其存在的现实条件,高校作为先进理念的吸收者,在互联网+时代下,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吸收有着充足的应用基础。
1.社会要求。作为直接我向行业输送人才的高等院校,在知识、能力的培养上既要与行业接轨还要具有前瞻性,培养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样才能适应社会、行业的变化。互联网+时代,传统的传授型教学模式培养的“统一型”人才更难被职场青睐,逼迫学校从培养全方面学生入手,进行教学改革。
2.技术设备。信息化教育中,高校是教学理念和教育资源研发及应用的前沿阵地,各种适合于网络教学的平台都比较健全,信息化设备可以基本覆盖。图书馆资源丰富,最新科研成果等都为学生答疑解惑提供了条件,高校实施全面发展教学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还可以根据学科的特点不断创新。
3.教师资源。人才的全面发展不仅是智力和能力的发展,也是培养人格健全的完人。高校老师学历层次高,有一定研究能力和较强的创新能力,还有较高的文化素养。
4.学生条件。据资料显示,我国大学生的普遍年龄在18周岁―25周岁之间,学生的身心发展渐进成熟,对自己人生也有一定的规划,能够较好的实现全面发展。同时思考、提出问题等也比较有逻辑,不会使全面发展的过程流于形式。
四、我国高校人的全面发展思想贯彻方案
(一)理念推广
只有在教育中全面贯彻教学理念和指导思想,才能在人才的实际培养中起到明显效果。本文通过对全面发展理论的发展分析,将全面发展的本质定义为“德、智、体、美、劳”的充分、统一的发展。要想在高校发展中贯彻人的全面发展,就要在高校中普及这一理念,从学校、老师、学生都接受全面化的教育。
(二)坚持正确发展方向
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人的全面发展”无法适应我国高校的改革。只要不断促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提高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就是在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并为最终实现理想目标奠定坚实的经济和社会基础。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195733.html下一篇:关于高校预算管理精细化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