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一、高校内部控制现状分析
尽管我国高校在内部控制方面制定了一些政策,对抑制高校腐败、办学质量差等现象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相比发达国家高校治理而言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校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从财务角度而言,高校内部控制体系主要是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尽管我国对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理论和规章成果,但针对事业单位尤其是高校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却很少,因此可以说我国目前还没有一套相对严格、完整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导致高校在具体的经营运转过程中出现了内部控制失效问题,从而引发了许多弄虚作假和腐败现象。具体而言主要包括内部控制项目不完整,缺乏制约和制衡机制,内部控制的范围太窄,忽视二级财务在内部会计控制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二)高校管理层内部控制意识薄弱。在企业中,内部控制是管理层特别重视的环节,然而在事业单位尤其是高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却未得到认识,究其原因,可以概括为如下两点。一是我国高校管理人员多为普通教师提拔而来,缺乏管理知识和经验,不清楚内部控制在高校的重要性,仅将内部控制制度作为应付检查的工具,未发挥真正的作用,形同虚设。二是我国高校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财政全额拨款,不同于企业会对成本进行核算,会计工作简单而轻松,管理层缺乏实行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外动力,内部控制基础薄弱。
(三)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首先,我国高校实行垂直管理模式,权力集中于少数几个人手中,高校大小事务由一人做主,领导层相互制约和牵制机制欠缺,缺乏民主和协商,导致治理效率低下,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其次,内部机构的设计存在缺陷,机构臃肿,岗位职责不明确,会计人员出现不相容岗位兼职情况,对会计核算和内部控制遗留了很大的风险,贪污腐败、偷窃财务等行为屡禁不止。
(四)预算编制与执行脱轨。我国高校预算控制环节普遍薄弱最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得到管理层和会计人员的足够重视,外部监督不力,缺少编制预算和执行预算的动力。其次是预算内容粗糙,编制工作没有与实际经济活动挂钩,导致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出现偏差。第三是预算的审核流于形式,缺乏约束力。最后是预算的执行过程中监督力度弱,预算的约束力低,出现偏差时随意调整预算,预算控制成为摆设。
二、高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优化对策
本文认为在当前内部控制环境下,高校财务管理应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改进:
(一)建立健全高校内部控制体系。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改革势必要顺应时代潮流,与经济接轨,学习企业的管理理念,建立与市场经济接轨的内部控制体系。首先,要从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两手抓,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的工作要相互衔接和协调。其次要将事后控制变为事前、事中和事后全过程控制,从引发问题的源头入手。最后要建立一整套切实可行的内部控制方法和程序,并切实落到实处,建立各层级经济问责制度,实行分级责任制,明确各岗位职责权限。
(二)强化管理层内部控制意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要把内部控制观念深入到高校每一位员工的心中,尤其是管理层,必须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贯彻内部控制理念,才有可能推动高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必须培养一批综合素质过硬的财务人员,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会计功底还要树立正确的是非观以及法律知识,才能为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运行提供保证。
(三)合理设置组织机构。我国高校当前实行垂直管理模式导致管理权过于集中,国外的实践证明扁平化的组织模式更适合高校的管理,适当放宽二级院校的办学自主权,可以提高办学积极性和教学质量。同时实行岗位分级责任制管理,划分权责分明,明确责任人同时加强岗位建设,根除不相容岗位兼职的不良现象,强化岗位牵制机制。
(四)强化内控监督和奖惩力度。强有力的内外部监督是高校风险防范的重要工具,是内部控制制度有效运行的良好保证。一是要加强内部监督力度,在高校内部设置独立的审计部门,加强对预算编制、审核、执行的监督控制力度。二是要加强外部监督力度,可以通过外部审计部门如会计师事务所予以实现,重点审查财政资金使用情况,并借助媒体部门的监督报道对会计行为施加压力,减少或杜绝侥幸心理。三是加强奖惩力度,实行各层级经济问责制和行政问责制相结合,对在内部控制方面有突出表现的人员实行物资及精神奖励,对违反者予以严惩。(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院)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195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