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思想体系,是关于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联的价值观等思想信仰体系。意识形态的本质是按照统治阶级的意愿使社会制度得到不断的改善和进步,使人们的信仰和理想能够契合社会主导意识形态,从而使人的价值得到实现。“社会意识形态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上层建筑之上的,反映一定阶级、集团的持久的经济政治利益,具有鲜明的阶级性。”①社会意识形态反映的是统治阶级的利益,对于政党和国家来说,具有了不可撼动的绝对重要作用,对于统治阶级维护国家政权,维护社会稳定,教化人民群众,传承历史文化,推动社会进步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高校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建设的前沿阵地,具有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文化传承、服务社会的四大功能,最为重要的是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面对全球化各种思潮交融交锋的浪潮,高校已经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图谋实行意识形态渗透的重要对象。随着网络化迅猛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转型带来的一系列深刻社会问题,这些复杂形势对当前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挑战。
一、当前意识形态工作的现状和不足
当前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总体来看,主流健康积极向上,广大师生坚决拥护党的领导,对党的路、方针、政策高度认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拥护,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充满信心。不过,在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新形势新变化下,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高校党委在意识形态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需改进的问题。
1.部分高校党委思想重视程度不够。部分高校党政领导对宣传思想工作尤其是意识形态工作重视不够,少数干部缺乏责任意识、担当意识,总觉得意识形态工作是纯党务工作,与学校中心工作联系不紧密,思想消极懈怠。在工作上表现为工作主动性不强,对上级的要求部署敷衍了事,找不到更好更有效的抓手和途径,表面功夫做的多,实际成效不明显。
2.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途径较为单一和落后。随着互联网时代的迅猛发展,对于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不成熟、社会经验欠缺,思想开放的大学生来说充满了诱惑了挑战。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正处在改革阶段,教学方式方法普遍单一僵化,不能及时适应社会发展的快速变化,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表现出漠然的态度,兴趣不高,甚至有抵触的情绪。
3.制度机制不健全。200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对形势报告会和哲学社会科学报告会、研讨会、讲座管理的意见》,2011年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课堂教学、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网络和接受境外基金资助等管理的意见》,这些意见下发以来,部分高校能够严格按照意见要求执行,也有些高校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例如没有制定相关的校内规章,没有严格按照要求进行一会一报制,对外聘教师资格审查不严等情况,导致极个别高校出现极为严重的问题。
4.队伍建设还有待加强。高校中,从事意识形态工作和宣传思想工作的群体很大、很宽泛。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班导师、学生工作干部、宣传思想工作人员等,但是真正专职从事宣传思想工作和意识形态舆情监控的人员却很少,有些人员身兼数职,分身乏术,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提升自身的素质和业务能力,导致遇到紧急突发问题和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没有预判能力,缺乏处理经验。
5.网络监管工作创新性不强。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已经成为意识形态战场争夺的重要阵地。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大学生又缺乏一定的甄辨能力。由于缺乏一定的网络舆情监管机制,缺少高素质的网络评论员队伍,缺乏迎战网络攻坚战的主动性,导致一些高校出现网络负面信息的时候,采取的拖延、逃避、推诿扯皮的现象,往往遗失了网络控制的最佳时期,由一小点扩大到一大片,造成不可挽回的负面影响。
二、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原则策略
1.要始终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的旗帜和方向。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都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是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高校不仅要坚持马克思主义,而且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元化,始终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将马克思主义讲深、讲透、讲活,真正使广大师生真学、真懂、真信马克思主义,自觉抵制不良思想的影响。
2.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推进意识形态工作法制化。意识形态工作的未来发展,需要用法治的思维推进工作不断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使人们的行为有法律的约束、制度的约束。同时,也使高校对于开展意识形态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在运用法治原则上要始终以宪法和法律作为依据和遵循,加强对广大师生的法治宣传教育,加强现代大学的制度建设,在学校人员招聘、干部晋升、财务管理、后勤保障等方面推进制度化,不断推动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法制化和规范化。
3.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意识形态工作思想理念。在思想上要想感化人、教育人、激励人,不能只靠生硬的说教和强制的灌输。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解决的是人的思想观念、政治立场、道德品质等问题,是建立在人的基础上的一种实践活动。其主、客体是人,出发点、归宿点也是人,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所在,以人为本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本质要求。②意识形态工作要将广大师生的需要(包括物质、精神等)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使广大师生接受意识形态教育的同时,体会到被尊重的感觉,体会到自身的价值,自觉认同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更加坚定地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领导。 三、提升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实效性的对策建议
1.切实加强党对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领导。做好顶层设计,把宣传思想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学校党委会议要经常研究宣传思想工作,提出具体任务,加强督导落实;明确工作分工,高校党委书记和校长要旗帜鲜明地站在意识形态工作第一线,充分发挥高校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构建工作格局,形成高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党委宣传部门牵头协调、有关部门和院系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构建全员参与的宣传思想工作大格局。
2.充分发挥广大师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加强党史国史、爱国主义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各类党员培训中;开展先进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和党务工作者评选表彰,选树爱岗敬业、勤学修德的师生党员代表,充分发挥广大党员的榜样力量、示范带动作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共产党员工程”等党员活动。
3.切实提高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和育人能力。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完善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制度,丰富政治理论学习方式,积极推荐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和辅导员参加各类专题研修班,深入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活动等,促进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扎实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完善考核机制,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严把教师聘用政治考核关,严格聘用程序,规范聘用合同和入职程序;完善外籍教师和海外引进人才聘用管理办法,规范高校重点人员教育管理。
4.营造良好宣传思想工作氛围。提升宣传效果,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和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改进新闻宣传的文风作风;不断创新校报、校刊、校园网、广播电台、官方微博、微信等宣传阵地的管理模式,大力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为高校改革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5.切实加强宣传思想工作阵地建设。完善校园网络安全阵地管理,加强对学校门户网站的建设和维护,制定网络信息发布工作规程,组建网络文明志愿者队伍,制定舆情引导工作制度,组建网络舆情团队,加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业务培训,着力提高网络评论能力。严明高校课堂教学纪律,健全完善课堂教学管理制度,严格课堂教学纪律和学术规范,建立完善教学督导评价体系,严格执行教学考核制度。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8.
②李咏梅.《新时期高校意识形态控制研究》博士论文,苏州大学,2009年.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195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