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 > 基于“全人教育”理念下高校公共体育创新培养模式的探索??

基于“全人教育”理念下高校公共体育创新培养模式的探索??

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 G 811.5文章编号:1009783X(2016)04032305文献标志码: A

  “全人教育”(holistic education)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种带有强烈批判色彩的教育思想流派。全人教育以联结、整体性和存在3个基本原则为基础,以了解学生心理需求、能力、经验、性格和意愿为主观条件,强调以学生心智及体魄等方面的健全均衡发展为目标[1]。20世纪末,全人教育思想理念和模式已在世界范围内具备了一定的影响力。我国台湾和香港地区已经在全人教育方面成功践行。我国台湾地区从1997年将全人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目标,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例如台湾海洋大学等多所高校在全人教育方向取得了成功。香港于1998年提出以“全人教育”和“终生教育”为中心的教育体系,并全面落实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作为“全人教育”在国内的首块试验田,将国际化和本土化的文化、教育相结合,教育内容涵盖身体能力、文化价值、人际交往、情绪控制、意志品质等方面,开设“大学之道”“户外运动”“素质拓展”“体育文化”“情绪控制”“逆境求生”等必修课程。整个课程体系采用“体验式”的教学方法,强调体验、经历、参与和反思的重要性,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2001年11月,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学校在香港联合主办了“大学通识课程暨文化素质教育研讨会”,充分探讨“全人教育”模式和大通识课程体系。2005年复旦大学正式实施全人教育课程体系,将全校68个专业教学整合为综合教育课程、公共基础课程、文理基础课程和通识教育课程。通过1年的全人教育课程学习,学生接受了5至8个领域的教育[2]。我国众多一流大学对全人教育的不断关注和实施,标志着全人教育已经受到国内高校的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公共体育教育作为全人教育模块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在国家层面上备受重视,在众多高校体育工作者中也逐渐得到认可,但一直以来体育教育工作者还是保持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全人教育或者以单一项目形式存在,没有真正形成较为完善的“全人”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突出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新思维。”纲要还指出:“各高校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大纲,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户外环境,制定教学目标,自主选择教学内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改革和试验。”[3]在全面推进改革的大环境下,通过户外教育为基础,专项制教学为重点,社团体育为延伸拓展的综合体育教育教学改革,是贯彻“全人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新型教育模式,是对学生“体”和“育”的全面教育,能够充分发挥体育在育人教育中的重要教育意义。同时,既符合国务院和教育部的政策导向,又符合新时期高校对全面发展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求。

  1研究方法

  1.1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目的和内容,查阅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以“全人教育”“户外教育”“专项制”“社团体育”等为关键词,检索到从1990―2015年相关文献94篇,梳理选择了9篇主要参考文献,获取理论素材,为实施研究并提出新观点和对策奠定了理论基础。

  1.2实地考察法

  为进一步了解“全人教育”体系下公共体育教育的结构和模式,提高对策的针对性,通过实地考察,对台湾海洋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进行考察学习,综合分析几所学校的教育教学成果,为本研究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1.3访谈法

  通过对我国港台等地区全人教育学院院长、体育部主任、教师进行面访和电话访谈,就“全人教育”体系下体育教育的模式、内容、课程结构等相关问题进行咨询,吸取了我国台湾和香港地区教育的新理念和观点,为本研究提供了实际参考和创新启发。

  2户外教育为基础的公共体育创新培养模式的建构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实施,我国高等教育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回顾近年来我国高校公共基础教育的发展历程,我们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当正视存在的不足,例如,教育理念落后、育人模式单一等问题。在此背景下,以“全人教育”理念为指导,全面转换高校公共体育育人模式,更新教育理念,已经成为现实的迫切需求。

  2.1创新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结构

  户外教育为核心基础的公共体育“全人教育”模式,在教学实践中以户外教育为基础,突出户外全面育人功能,以专项制教育强化体育特长教学,注重学生专项能力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以社团体育为延续,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是适应社会发展,顺应高校教育教学发展路径的有效途径,如图1所示。

  以“全人教育”理念为主导,户外教育为核心基础,专项制教学为主,社团体育为延续的模式,转变了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提出了新的教育教学质量观和人才培养观。新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体育的教学方式,在户外教学中,更多地采用体验式教学方式,上课时间机动灵活,与传统的体育课1周1次课相比较,户外教育课程授课时间不再局限于1周1次,有时会1天甚至连续几天进行户外体验活动。户外教育课程安排一般采用前8周每周安排2学时的课程,后8周前半段每周安排4学时连续的课程学习,进行徒步、穿越、先锋工程等项目。素质拓展、野外生存、露营等课程则利用周末组织学习。这样既能保证学习和实践的效果,又避免与其他课程的冲突。在专项制教学中,进一步加强高校专项软件和硬件基础,有效保障更多的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进行学习,充分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发挥学生在体育锻炼中的个性化选择,培养能力强、专业性好的教师教导学生。以学生为主体的社团体育,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更广的空间参与到体育锻炼、组织管理、赛事运营、体育管理中,既培养了学生在体育方面的综合能力,又丰富了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有助于高校体育的良性循环和长远发展。   “全人教育”理念下的公共体育创新培养模式,既体现了户外教育中“关系”的构建,强调人文、社会、自然互动与整合的课程体系,又注重发展学生的专项身体素质和能力,强化了学生对专项技能的学习和体验,拓展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同时,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在体育活动、体育学习、体育比赛等方面的自主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整个创新培养模式中的3大结构体系各具特色,同时又相互贯通、交融互补,共同形成较为完善的公共体育“全人教育”课程结构体系。整个教育过程中涵盖了身体能力、心理能力、技术技能、组织沟通能力等范畴的学习和教育,强调体验、经历、参与和反思的重要性,强调回归本能,倡导全人发展,注重专项能力培养和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

  2.2教育教学培养模式分析

  2.2.1户外教育教学模式分析

  户外运动是以自然环境为场地,带有体验性和探险性的体育运动项目群。20世纪90年代,户外运动从欧美传入中国,因其项目多样、专业知识丰富,充满激情与挑战,并具备拥抱自然、锻炼意志、提高野外生存能力和倡导团队合作精神等特质,很快被国人所热衷。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和运动方式开始发生转变,更多的人开始走向户外,探寻原始环境,寻求心灵自由,接受冒险、刺激、环保、健康的户外运动方式。在社会化的背景下,为贯彻新时期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育人目标,全面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在高校公共体育教育中引入户外教育为核心基础的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4]。2002年以来,我国已有7所高校开展了“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实践活动”,深受大学生的喜爱。

  大学一年级公共体育教育全面推向户外,让学生从室内转至户外,在自然中学习和锻炼,养成学生亲近自然,参与户外的良好习惯,同时在体验和学习中提高综合素质能力,达到全面育人,综合发展的教育目标。课程的设置采用素质拓展、心理行为训练16学时、定向运动16学时、野外技能培训12学时、登山和营地教育12学时,攀岩速降等8学时(见表1)。学生必须通过各项户外课程考核、实操和体验方可获得学分。优秀学生通过考核获得户外指导员资质,并作为教辅人员辅助主讲教师完成低年级的户外课程。

  以户外教育为载体,素质教育为核心,充分发挥户外教育在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方面的优势,强化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是高校基础教育创新的一个亮点。户外教育把体育课堂放到大自然中去,对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自然、学会生存、学会生活、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等教育公共体育教学采用户外体验式教育,能够使学生更好地获得认知能力、实践能力、创新和合作能力。在知识、能力、身心、性格等各个方面得到发展,达到身心全面培养的“全人教育”目的,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2.2.2专项制教育教学模式分析

  早在1998年3月,第1次全国普通高校教学工作会议上,我国已经开始对高等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系统改革。2002年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都明确指出: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专项特长、锻炼意识,形成运动习惯,促进身心与技能的全面提高。为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依据[5]。专项制体育课教学模式是根据我国体育课程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总结传统教学经验,遵循专项技能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在更新思想观念、拓宽专业口径、改革内容方法、加强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基本思路指导下,以学生各选所需、学有所长、学以致用、终身体育为目的,充分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差异为宗旨的教学模式和手段。

  在户外教育为核心基础的高校体育教学基础上,大学二年级采用专项制教学,建立长期调研机制,师资培养机制。综合教学模式的重点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满足软件和硬件的需要。据调查,目前我国高校大多采用一年制基础课加选项制模式和两年制选项课模式,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学生对基础课缺乏兴趣,选项教学中项目不足和设置不合理等。选课满意率徘徊在45%-55%之间,不能满足大多数学生的需求[6]。专项制改革中首要解决的问题是满足学生的选课需求,最低达到学生第1选项满意度85%以上,真正让更多的学生学到自己喜欢的项目。其次,按照球类、舞蹈类、武术搏击类、休闲类、技能类、极限运动类分配课程类别模块,每个模块中课程项目丰富,能够满足大多数学生的专项兴趣,选项模块中也涵盖了经典的户外运动项目,项目内容精炼和要求较高,能够满足热衷于户外运动的学生的选择。全年64学时,2学分的专项制学习,才能从实质上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终生体育的养成奠定基础,因此,在项目设置和师资配备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育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个体学习的前提,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能以特定的方式影响个体对所选择的对象产生积极的、带有倾向性的学习态度和情绪,直接影响学习效果[7]。从兴趣爱好出发选择项目进行学习和锻炼,再通过正确的引导,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他们学习和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的教育理念、模式及教学形式符合学生学习心理的发展规律,并对知识的吸收和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的效果。针对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以户外教育为基础,通过专项制教学奠定学生专项能力,学校调整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为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习惯,培养学生终生体育的目标进行改革,成为高校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之一。

  2.2.3社团体育模式分析

  大学体育社团是在融合各体育单项组织的基础上形成的,活动形式以各运动项目为主,鼓励学生自治、自我管理,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各种体育活动的组织。通过组织或管理及参与体育社团活动,能加强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8]。通过户外教育奠定基础,专项制体育课程作为兴趣和技能培训,延伸至社团体育,拓宽了学生运动选择的自主性、目标的指向性和行为的自觉性,对学生心理品质、道德素养、文明行为的养成、以及在运动习惯和体育教育层面上起到更好的培养和教育效果。   在大学2年学分制体育教育的基础上,将学生输送到大学生体育联合会各体育社团中进行学习,充分发挥学生体育社团的能动性,建立长效的监督管理机制,进一步满足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延续学生运动习惯,巩固两年学分制体育的成果。同时,利用社团体育的优势,扩大学校群众体育活动范围,调动更多人坚持参与到体育运动和体育活动中来,形成天天有活动,处处是运动的大学体育文化氛围。高校体育社团作为发挥学生体育特长、提高锻炼身体能力的自由舞台,自90年代后期在我国高校发展迅猛,如今体育社团在我国高校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热点。作为学分制教育的延续,体育社团教育延伸了体育课堂的时间和空间,体育运动向多样化、个性化发展,充分发挥了学生个人兴趣与爱好,丰富了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培养了终身体育意识;因此,将社团体育有机地融合到体育教育中,作为高校体育教育的组成和延续,是高校体育改革发展的趋向所在。

  3审视基于户外教育基础上创新培养模式的价值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实施,随着全国范围内的素质教育改革的全面推进,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也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近年来,我国高校体育教育课程资源改革已取得一些成绩,但却缺乏实质性的突破,大多数改革只局限于教学形式和运动项目的改良。虽然近年来我国部分高校对运动项目内容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改革,但依然摆脱不了固有的传统思维,难以彻底突破禁锢,实现充分利用资源,重新审视教育教学目标和模式,改革现状,突破壁垒[8];因此,如何建立科学教育平台,搭建综合的教育模式,发挥体育在全面育人中更强大的教育功能,是当前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重点。

  在素质教育为基础,强调回归本能、提倡全人发展,促进专项能力培养,注重运动环境氛围的营造等理念的基础上,所提出的以户外教育为核心的高校公共体育创新培养模式,是以户外教育为基础,突出户外体验式的全面育人功能;以专项制教学为衔接,注重学生兴趣、技能培养,发展学生终身体育的目标;以社团体育为延续,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高校体育教育的综合培养模式,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高校体育课程的内涵,完善了高校体育课程体系,也拓展了高校体育课程的价值,更全面地发展了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全面推广户外教育,结合个性化、兴趣化的专项体育教育,注重学生主体能动性的社团体育为延续的综合体育教育平台,对高校体育教育有着非常长远和现实的意义。

  3.1满足了国家对高校体育教育的要求,有利于实现素质教育和全人教育的目标

  高校开设户外教育为基础的综合课程,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需要,符合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也符合大学生的体育价值观。在2002年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提出,高校应开发自然资源,通过户外运动来完成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目标。首先,户外运动可以使学生完全融入自然,放松身心,充分发挥思维能力,获取运动技能。例如:通过登山、穿越、攀岩等运动项目不仅可以使学生得到身体的锻炼,并且历练了学生面对复杂的地形和恶劣的天气等自然灾害时,沉着冷静、处乱不惊的处事态度和生存自救的技能;通过团队协作,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培养团结一致面对困难的精神。团队间互相帮助,关心和照顾他人,养成团队精神和相互协作的良好习惯,提高了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9]。通过教育教学改革,实现高校体育课程标准中的运动技能领域、身体素质领域、心理健康领域,以及社会适应领域的目标。以户外教育为基础,利用专项制教学满足学生技能需求和兴趣爱好,培养终生体育运动的习惯,通过社团体育延长大学体育运动时间,发展大学生自主管理和组织活动的综合能力,符合现代体育教育的特点,满足了国家对高校体育教育的要求,有利于实现素质教育和全人教育的目标。

  3.2满足了当代大学生个人全面发展的需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适应能力

  户外教育主要采用技能学习、体验和分享来完成教育过程,达到教育目标。户外运动以其新颖和刺激、体验和分享的独特教育优势,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调整学生心态,培养其完善的意志品质,提高个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和应对能力,发展学生良好的社会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促进社会交际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做事风格和正确的分辨能力等。专项制教育具备了专项体育技能的学习和终生体育的优势,使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体育技能,结合社团体育的延伸和发展,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适应能力上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体育综合培养模式在高校的推广和普及,满足了当代大学生个人全面发展的需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适应能力。

  3.3拓宽了高校体育的时间和空间,有利于实现高校体育课程目标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指出,“普通高校应充分利用山川、绿地、阳光、空气等自然资源,开展野外生存生活等户外运动课程,并熟练地掌握体育专项技能和方法”是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10]。以户外教育为基础的高校体育综合培养模式,使高校体育的时间安排更加赋有弹性化,充分拓宽了高校体育课程的时间。同时,将传统意义的体育课堂从校园转移到大自然,打破了传统体育教学受空间的局限而产生的封闭格局,充分拓宽了高校体育课程的空间。户外教育与专项制教学相结合,并延伸至社团体育的模式,使得高校体育课程与自然和社会紧密相连,校内和校外紧密结合,构建了校内体育和校外体育,课内体育和课外体育有机结合的课程体系。这一模式延展了高校体育教学的时间,同时也扩展了高校体育教学的空间,有利于实现高校体育课程目标。

  3.4实现了“体”与“育”综合培养,对高校人才培养具有积极的意义

  通过户外一系列课程的学习,培养大学生优良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思想素质,在身心健康的基础上,进行专项制教育和社团组织教育,大学体育课将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对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生理健康、终身体育的综合培养目标。高校综合体育教育模式教学,能激发学生的潜能,丰富学生的知识,使学生掌握生存和运动技能,内容丰富、形式灵活、途径和方法多样化,具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弥补了高校体育教育中知识结构失衡、创造力培养缺失、心理健康教育不足、体教过度育教缺乏等问题,实现了身体教育和育人教育双重发展的教育目标,对高校人才培养具有积极的意义。   4户外教育为基础的高校公共体育创新模式改革的建议

  4.1建立完善的政策与制度保障

  教育教学改革的有效实施和发展,需要建立完善的制度保障。户外教育为基础的综合改革需要学校在后勤保障、设施保障和教学机制等方面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在“三自主”的专项制改革中保驾护航,在社团管理的政策和制度中,结合体育教学的特殊性,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另外,需要在与教学改革相配套的教学管理制度、教师教学评价制度、学生学习评价制度、培训制度、互评制度等方面提供配套保障。

  4.2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与体系

  成功的教育教学改革必须有全面、多维的综合评价机制和评价体系作保障。根据教学改革目标和教学原则,对“教”与“学”,“过程”与“结果”进行全面的价值判断。通过改革考核目标,改变传统的考核方法,将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有效结合,重视对考核结果的分析评价与学生的自我评价。

  4.3加强教育资源的整合与拓展

  高校体育改革不仅需要拓展校内体育资源,而且需要充分挖掘地域资源,将校内外资源整合使用;既要保证专项课程硬件条件,也要发挥地域优势;发掘和利用公共资源和自然资源,才能有效保障高校综合体育改革和教育教学的需要。

  4.4加强教师综合能力的培养与培训

  高校体育教学的出路是改革,改革的关键是教师。作为高校体育教师,面对多元综合的体育改革和发展,应不断学习、转型和深造,拓宽知识面,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以适应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此外,学校要根据发展需要,进一步引进和吸收专业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能够适应新教育教学模式的学科和技术带头人,为教学改革和长远发展储备人才。

  5结束语

  教育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理念和思想指导下建立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是为了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设计和构建的,是教学现实和教学理论构想的统一体。本研究在“全人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提出构建以户外教育为基础,专项制教学为重点,社团体育为延伸拓展的大学公共体育“全人教育”综合培养模式,强调回归本能、提倡全人发展,促进专项能力培养,注重运动环境氛围的营造,是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高校体育教育的要求,实现“体”与“育”相结合的综合培养模式。创新培养模式不仅能丰富高校体育课程的内涵,完善高校体育课程体系,也是高校体育课程价值的体现,有利于实现素质教育和全人教育的培养目标,对高校体育教育有着长远和现实的意义。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196182.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