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引言
伴随着多元文化思潮的冲击,国人的道德素质水平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传统文化作为人类发展道路上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以其丰富的内容为高校德育的发展与创新储备了理论支撑。大学生失信失德的现象屡见不鲜,这种不良的道德现象出现的原因离不开家庭和学校道德教育的缺失与实施不力。传统文化是历经历史的洗礼与积淀后凝结而成的文明瑰宝,重视并传承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利用传统文化的内涵来丰富高校的德育建设,才能更快地实现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利他的价值观、利益观、诚信观,最终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文化传承与高校德育的相互关系
文化传承从文意上理解,是指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在世界传统文化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其中唯一能够延续几千年而没有中断的文化。从诸子百家的思想争鸣到社会主义文化的百花齐放,历史走过五千年的岁月,作为华夏民族之魂的传统文化始终如一。传统文化在民族发展的舞台上一直担当着精神之魂、文化之根的重任,在发展的关键阶段,在大学的德育亟待加强的重要时期,急切地需要向传统文化借力,在构建高校德育的过程中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学习传统文化的同时,发展传统文化,用传统文化点燃大学生内心对真诚、正义、善良、自信的渴望与坚持。传统文化以其深厚的内涵与潜在的价值对于唤醒人们内心的理性与仁爱具有强大的力量。而高校德育的重要目标是教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坚定的理想信念与崇高的民族精神,使其在未来发展的道路上以仁爱与正直的心态,以君子的德行来建设祖国,构筑中国梦。
高校德育建设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同样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高校德育以丰富大学生精神世界为主要工作,以提高大学生的个人修养为目的,德育是德性的养成与培育,它在教育中处于核心的地位,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中便包含了仁爱、诚信、自立、责任等价值观念,对于大学生的个人完善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在大学生德育的过程中引入优秀的传统文化使得传统文化发挥了应有的价值,使传统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能够得以延续、发展,使之获得新生。德育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同时作为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时代赋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承、创新、引领文化的历史使命,对高校德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文化传承中的作用与价值
高校德育对优秀文化的继承和保持、不断地创新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高校德育的内容并不仅仅是形式化的课程,其中渗透与体现的是各种人生观念与道德理念,隐含的是价值观念的养成教育,是一种意识形态的教育与培养,这其中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参与,也必然丰富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面对国内外多种价值观念的影响与冲击,高校在传授大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也极其重视对大学生积极的心态与健康的社会观的培养,在这一过程中也发展了潜意识层面的文化。文化传承是高校德育的迫切任务,在进行德育的过程中,传统文化的内容与灵魂将扎根于每一个重视个人修养的大学生心中,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的延续与创新。
高校德育所传承的文化,是对大学生的社会性的启蒙。以文化理论提高大学生的知识底蕴,使其具有冷静的头脑与科学的自我发展观,这是高校德育的任务之一,更重要的是在以文化育人的过程中,塑造大学生高尚的人格与自我修养。大学生的德育建设要以文化理论的积累为基点同时培养大学生的君子品行,促使其成长成才,全面发展。高校德育的最终归宿是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来感染大学生,使其成为有能力、有信念、有道德、有社会责任感的仁爱之人。当然,高校德育的职能也是为了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给作为祖国未来的每个大学生,保证优秀文化在更广泛的领域得以传承,文化的功能得以更完整的体现,让大学生用五千年来的优秀文化实现民族更大的发现与振兴。当然,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高校德育在运用传统文化、传播与发展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对其也具有一定的不良影响,对此,我们应该冷静地分析其成因,客观地对待不良影响,并采取一定的措施将不良影响的危害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三、高校德育对文化传承具有消极作用的原因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观念也逐渐变得多元,呈现出大众与精英、主流与非主流、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等多元文化相互并存的局面。各种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同时也使我们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
第一,在这个人被工具化的社会,德育工作的内容和方向,也难以避免地迎合社会的需要与社会的责任,过度地强调大学生的工具性价值的塑造,渐渐地忽视了对大学生的内心的关注与疏导,忽视了大学生个性心理的培养。在德育的过程中,大学生处于一个接受者的客体角色,成为文化知识的接受机器。大学生不可避免地进入接受知识、形成概念、记忆规范、反复练习的机械性怪圈。
第二,高校德育工作对传统文化的运用程度还有待加强。任何时候文化的渗透与掠夺的打击都是毁灭性的,在文化信息高速流动的当今世界,任何不良的文化思潮的涌入都将影响大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建立。部分大学生所具有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对民族历史不了解的现象都是德育工作的缺失,是德育工作对传统文化的运用程度还远远不够,德育工作对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普及力度还不够的表现。另外,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人文素质不高、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等问题,从而使得高校德育工作、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面临许多挑战。 四、解决高校德育在文化传承中的消极作用的对策
高校德育要以包容的心态,积极地应对世界文化的互动对我国文化发展带来的挑战,吸收各国文化融合后的精华,也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传统文化,高度重视传统文化对德育工作的意义以及传统文化发展创新的必要性。
第一,正确引导学生接受外来文化,客观地对待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引导学生热爱民族优秀文化,将弘扬民族文化、发展中国文化作为理想信念之一;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选择观,学会科学分析和利用各种文化,合理地扬弃和吸收不同的文化;教育大学生以本民族优秀文化为主导,在学习外来文化的过程中建设本民族文化。
第二,高校德育的工作者要具有宏观的眼光和发散的思维,把吸收与借鉴不同的现代文明中进步与理性的内容作为德育工作的一部分,与时俱进,引入科学的思想观念与全新的教育理念、德育方式,让中华文化实现自我超越。高校的德育工作要立足于世界各国的教育理念与文化成果,实现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共融与良性互动。
第三,重视并强化校园文化的构建。用校园文化来引导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树立,在强化大学生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重视其精神世界的充实与培养。将具有激励作用的校训的宣传与践行作为大学生德育的一部分,积极开展符合多元文化时代要求的、反映校园精神需求的、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校园活动,把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融入到具有鼓舞性的校园文化中,塑造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与君子风范。
第四,实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统一。高校德育的开展需要整合家庭、学校和社会资源,使之形成合力,为高校德育提供更强大的力量、更充足的资源。国家要加大对高校德育工作的人才供给与资金投入,重视专业人才的引入,发挥专业人才的带动作用。设立专项资金,为高校德育提供物质支撑,与此同时,用法律政策积极引导高校德育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使高校德育在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学校作为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关键环节,是连接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桥梁,要以正确的教育理念与创新的教育方式引导大学生在增加知识储备的同时,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家庭是大学生的归宿与心灵港湾,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德育的构建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家庭教育是大学生的德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助力。只有协调好家庭、学校、社会在高校德育中的关系,充分利用三方的资源,才能更好地实现高校德育的教育目标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五、结论
作为华夏民族之魂的传统文化的传承是高校德育工作必不可少的内容,在借鉴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高校德育工作成为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五千年的历史轨迹中,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不容忘却与忽视,在当代社会依然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高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高校德育工作内容的丰富与完善、高校德育工作路径的发展与创新都需要以传统文化为契机,向传统文化借力。只有将高校德育工作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使高校德育工作的内容不流于形式,实现预期的目标,才能使传统文化吸收时代的营养――发展与创新。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196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