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一、中美高校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路径的相似性
中美两国虽然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等方面完全不同,但在高校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路径上存在着相似性,这种相似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课堂教学是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途径
中美两国高校为使学生接受本国的政治制度、社会核心价值观,都从课堂入手,从学生抓起,不仅将修身、养性与品德等方面的内容融入教材,还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向学生灌输各自国家具有阶级性和政治导向的价值观,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渗透性教育,以建立起符合本国社会需要的政治信念与意识形态,实现为本国利益服务之目的。不同之处在于,中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与正确价值观塑造,以培养为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服务的中国公民;而美国是以美国式宪政教育为重点,引导学生对宪法的认同与对祖国的热爱,使其认同和拥护美国国家制度和美国精神,以培养符合美国国家与社会需要的公民。
2.重视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
中美两国高校都十分注重利用校园文化的熏陶,通过构建特定的环境氛围,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方面,美国政府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硬件设施建设,如图书馆、体育馆、教学楼、实验楼等的建设,相关教学设施都很先进且使用状况良好;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高校硬件设施建设也出现了一轮新的高潮,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方面,美国高校核心价值观以培育爱国主义为主导原则,让学生自觉做出合乎其价值观的决定和行为;中国高校核心价值观也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旋律,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和集体意识。在校园行为文化建设方面,中美两国高校都十分注重培育优良的校风、学风和教风。在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方面,中美两国高校在管理制度设计上都体现着各自所认同的公平、人本、法治等价值理念。
3.发挥社会实践的积极作用
中美两国高校都注重通过课外活动进行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一方面,两国高校都注重通过一些校园活动进行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一般而言,大学生关注且参与较多的是学术活动。形式多样、内容广泛的学术活动,不仅可从专业学习上补充课堂教学,而且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价值观的培育具有积极作用。除了学术活动外,学生还积极参加一些勤工助学活动,这些对于学生品格的养成、独立精神的塑造都具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两国高校还注重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美国高校不仅允许学生参加各种社团活动,也支持学生有组织地走向社会,如为移民子女提供外语训练,为伤残人员服务,为监禁青年指导等。中国高校同样也鼓励学生参加一些公益活动,如向孤寡老人、残疾人送温暖,帮助留守儿童学习文化知识等。这些实践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又增强了其社会责任感和伦理道德观念。
4.注重教师的示范作用
中美两国高校都很注重教师的示范带动作用,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在美国,教育界对教师提出了严格的政治和道德标准,要求教师引领学生在政治思想上确立有价值的目标,保持较好的社会道德水平。该标准已成为美国高校教师续聘的主要依据。据报道,在导致美国大学教师失聘的诸原因中,其主要的原因是政治思想具有危险倾向[2]。这足见美国高校对教师政治倾向和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视程度。在中国,高校教师不仅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还要具有高尚的道德品格,做到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自己优秀的人格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自觉增强思想道德素养,提高其思想政治觉悟。
二、中美高校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路径的差异
中美两国高校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路径既有共性,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具体说来,其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课程设置的差异
美国高校对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与思想道德教育,主要是通过人文和社会科学教科书的渗透。其课程设置有历史科、公民科、人文科、社会科等,通过这些课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价值观、政治、社会、民主生活、法律、人权等方面的教育,专门的思想品德课程在美国高校很少见到。中国高校则有对学生进行价值观与思想道德教育的专门课程,即统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按照全国统一要求,各个高校开设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形势与政策”等课程,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教学,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与人格的不断完善起到了重要作用。
2.课外活动的差异
美国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往往借助于宗教活动和社区活动进行渗透。美国人普遍认为,宗教是公民道德的孵化器,教会是公民道德的养成所。宗教尤其是基督教,是美国社会的重要精神支柱,在形式上它为美国提供了重要的价值观与伦理道德标准。据调查,在美国的大学校园里,活动着大量的学生宗教团体。同时,美国高校注重培养学生参与社区活动的能力,一直把培养为社会服务的公民作为办学理念。学生通过社区活动的参与,提升了自主意识和参与精神,增强了其对美国社会作为一个共同体的理解和信任,更加强化了其对社会与国家的责任感。中国高校通常会利用法定节假日和活动周等开展各种庆祝、演讲比赛、节目表演、公益服务,寓价值观教育于学校和社会的全部教育活动之中,以实现核心价值观培育之目的。当然,我国高校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在党团组织的领导下开展的,在此前提下如何地一步激活大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确立其主体性,仍然任重道远。
3.学生社团的差异
美国高校的学生社团具有以下特征。一是社团的规模庞大。据统计,哈佛大学有469个社团,耶鲁大学有588个社团。[3]二是社团管理规范化。美国高校要求学生社团制定相应的管理条例,对其成立、活动、经费等方面予以详细规定。三是社团发展的专业化。一些专业性社团如化学俱乐部、机器人社团等在美国高校逐渐增多,社团的生活性与学术性日渐融合,给每个成员提供了良好的个人成长的机会。相较之下,我国高校也十分重视学生社团组织的建设,如学生会、文艺社、摄影协会、足球队等,然而在管理方面存在着审批、指导、经费等支持不足的问题,社团的管理缺乏成熟的制度,从而制约了我国高校社团组织的发展。总之,美国高校倾向于社团的自主管理,我国高校则重视党组织对社团的领导;美国高校社团组织的价值观教育虽提升了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但也滋生了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我国高校的社团组织本质上是党团组织的延伸,限制了其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发挥。
4.教学方法的差异
中美两国高校在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法上有很大的不同。在美国,教育者认为,直接灌输式教育给学生一种强迫灌输的感觉,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价值观教育的实际效果。因此,美国教师多采用启发式教育,强调现场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独立的价值判断能力。这种教学方法本质上是引导学生自己分析与讨论各种道德问题,在讨论中做出价值判断,进而形成自己的道德评价标准。而在中国,高校道德教育多采用正规的组织教育形式和直接灌输法,有着严格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教师在课堂上往往采用传统的单向灌输法,让学生被动地接受教育。当然,近年来,我国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方法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已从填鸭式教学向鼓励评判式教学转变,开始尝试开展以双向交流为主、鼓励学生参与的价值观教育模式。
三、中美高校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路径比较的启示
通过以上对中美高校核心价值观培养和践行路径异同之比较,可得到以下启示。
1. 坚持价值观教育的政治性和阶级性
历史实践证明,价值观教育是任何国家和社会都不可或缺的基本教育,教育的政治性都十分突出,美国也不例外。在实施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美国高校对资本主义制度及其优越性的教育、国民精神教育、公民权利与义务教育、反对共产主义的教育等内容做到了一以贯之,其个人主义、自由、民主、人权等核心价值理念的宣传教育长期保持不变,体现出鲜明的政治性。美国人认为,作为合格的美国公民,最基本的素质是具有爱国精神与爱国意识,而学校教育就是激发美国公民个性的自由、发展与完善,以此赋予美国公民以优越感和自豪感,培养与其国家的社会政治制度、历史文化传统相适应的价值观,并为这个国家而奋斗。
每个国家都在旗帜鲜明地宣扬本国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要警惕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在实施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更应注重政治性。政治性是价值观教育的核心内容,我们对此决不能忽视。近年来,中共中央一直强调,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对于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当前,应加大人、财、物的投入力度,支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与科研工作,通过法律、行政手段进行综合治理,树立“大政工”观念,形成学校、社会、家庭齐抓共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除了“两课”这个主渠道外,我国高校也应在其他专业课中引入价值观教育,不失时机地进行价值观渗透,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品德和能力全面发展的人。
2.课程设置要注重连续性与层次性
在美国,价值观教育的课程设置都是围绕着政治、道德准则而进行的。例如,大学开设了“今天的道德”“现代生活伦理学”和“社会研究”等课程,并且与幼儿园、中小学生的价值观教育课程设置具有很强的衔接性,如幼儿园开设了“幸福生活”、小学开设了“公民的道德”、中学开设了“自我决定”等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置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奠定了基础。在中国,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课程设置主要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其目标是培育“四有”新人。但大学价值观教育与中小学价值观教育之间缺乏严密的衔接性,有重复、有交叉,其原因是当前我国价值观教育的目标体系不够完善。 鉴于此,当代中国的价值观教育,应创造性地设计出适合高校价值观教育的目标体系。这一工作大体上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明确价值观教育目标的层次性。学校的价值观教育,应体现出不同层次的目标和要求。譬如,将培养学生成为爱国、遵纪、守法的公民设定为第一层次目标;使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设定为第二层次目标;使学生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设定为最高层次目标。只有通过这样的区分层次并逐步深入的目标体系,价值观教育才能满足社会对广大青少年的思想品德要求,助其成为社会中坚、国家栋梁之才。二是强化价值观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当前,高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向学生提出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价值准则方面的要求。这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和辐射力,构成了一个紧密联系的逻辑整体。学生只有在真正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义之后,才能从心底认同并接受它,进而自觉自愿践行它。三是将先进性、整体性与广泛性、具体性相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先进性与整体性的特征,而高校价值观教育的对象都是单个的个人,因此高校价值观教育的目标体系要凸显广泛性与具体性。只有这样,高校价值观教育才能做实做好。
3.综合利用多种价值观教育资源
在美国,高校通常会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要,充分利用多种价值观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和引导,以实现培养合格公民的基本目标。鉴于此,中国高校也应多管齐下,通过各种途径去感染和陶冶教育对象,使其切实受到启发。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组织有关校园活动,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和政治教育,积极抢占这一重要的价值观教育新阵地。二是继续利用传统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如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电影、报纸、杂志等宣传和弘扬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价值观的教育。三是优化校园环境建设,注重教风、校风、学风、校貌、校容等方面的建设,将无形的环境与有形的环境相融合,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要注重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努力克服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发挥实践对学生道德品质和政治素质的塑造功能。四是重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积极作用。家庭教育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美国政治学家迈克尔?罗斯金指出:“家庭具有其他任何机构所不能比拟的作用。”[4]我们应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对青少年价值观塑造的重要作用,将之作为引导青少年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途径。社会教育对青少年价值观教育也承担着重要职责,它可以弥补家庭、学校教育的不足。当前我们进行社会教育,就是要努力营造一种良好的社会文化风气,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青少年自觉秉承的道德准则。[5]
4.实现教育方法由“硬灌输”向“软灌输”转变
“灌输”理论是列宁在1920年代提出来的,其核心思想是:任何一种理论都不会自发地产生,因此要有意识自觉地加以灌输。灌输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本质。美国在价值观教育方面同样采取了灌输的方法,以保持其根本制度和核心价值观的高度稳定性和连续性。然而,美国高校则更多地使用“软灌输”方法,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启发式教育。这种教育方法注重“教”与“学”之间的联结与互动,把学生当作教育活动的主体,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导作用,从而使其自觉、自愿地接受教育内容,在实践中自觉地把价值观念内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
灌输是德育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本质所在。因此,结合世界各国的经验,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不懈地对大学生进行灌输教育。当然,灌输应讲求方法,那种“填鸭式”“满堂灌”的硬灌输应逐渐向软灌输转变;要创新灌输方法、拓展灌输空间、讲求灌输效果。基于此,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通过说理,引导、启发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从而使灌输达至“润物细无声”之境界。同时还应将灌输与学生自身需要相结合,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因人而异地开展教育,引导学生自觉认识自身的责任与义务,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196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