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一、互联网思维与应用型英语人才的内涵分析
(1)互联网思维。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快速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在互联网时代,每家公司都需要以用户为导向,不断满足用户个性化需要,否则就可能会被市场所淘汰。在这种时代境遇下,以用户为中心的、去中心化的互联网思维应运而生。互联网思维最早是由百度创始人李彦宏提出的,李彦宏认为,企业家要有互联网思维,用互联网思维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形成了互联网思维的概念范畴。此后,互联网思维成了学术界讨论的热点话题,也成为倍受关注的经营和管理理念。互联网思维是一种开放、合作、平等、互动的民主化思维和去中心化思维。同时,互联网思维也是以用户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它强调把用户当成粉丝、体验者、参与者、设计者等,将用户与公司打造成利益共同体。
(2)应用型英语人才。学者潘惫元将国内高校分成研究型大学、应用型大学、职业院校三类,这三类学校分别对应着研究型、应用型、技能型三类人才培养目标。同时,潘惫元认为,应用型人才是指“在理论规范指导下将抽象理论转换为具体操作和产品构型”的高素质人才。应用型英语人才是拥有丰富英语基础知识、宽广的英语文化背景、较强英语应用能力、强烈的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英语教学大纲》提出,高校应培养有扎实英语基本功、丰富英语知识的,能够适应翻译、教学、管理等英语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从总体上看,应用型英语人才有着以下特征:一是扎实的听、说、读、写等英语基本功,拥有语音、句法、章法等英语表达能力。二是具有英语专业知识和英语文化背景,拥有较多的其他学科或行业知识。三是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拥有良好的文化素质、道德修养、心理素质等。[1]
二、高校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的互联网思维框架
在互联网思维的指引下许多不可能变成了可能,比如,雷军用四年时间将小米打造成了互联网巨头,这些充分体现了互联网思维的威力。如今,互联网思维已突破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领域,成为学校管理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因而,可以用互联网思维考察高校英语人才培养问题,分析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方法和新措施。从互联网思维出发,可以将高校看成“企业”,将应用型人才培养看成高校的“产品”生产,将高校的服务对象(学生、用人单位等)看成“客户”,这样就形成了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互联网思维框架,并可以从这种思维框架分析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
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内容是以用户为导向,对用户进行数据分析、价值挖掘等,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因而,在高校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中,学校应通过观察、访谈、问卷等方式分析用人单位的“用户”需求,然后制定针对性的英语人才培养计划,设计科学的英语教学目标、教学方案等,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同时,高校可以“个性化产品”生产的理念分析:如何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强、语言文化知识丰富的应用型人才,如何在人才培养中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等等。
三、以互联网思维培养高校应用型英语人才的建议
用互联网思维看,高校英语教学必须以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学校英语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培养方式等,以更好地推进高校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
(1)建构以需求分析为导向的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互联网思维的核心是以客户为中心,这种思维方式同样适用于高校应用型英语教学,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可以通过客户需求分析的方式审视外语教学的教学目标、课程设计、教材编写、课时安排等,分析学校外语教学与应用型人才培养之间的差距,建构以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为导向的教学体系。比如,可以高校可以通过微博、微信、官方网站、网络论坛等建构学生与用人单位交流之间交流平台,以此了解学生和用人单位对学校英语教学的观点、看法、要求等,收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相关信息。再如,学校可以根据社会需要调整英语课程设置,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以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英语人才。
(2)以增值服务为目标开展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活动。互联网思维的核心思想是为客户创造价值为目标的,通过客户的价值体验确定企业的发展目标、管理模式、市场经营等。在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中,可以用这种以客户价值为核心的互联网思维优化学校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提高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的“产品”附加值。以河南医学院为例,学生毕业后往往就职于医药企业、学校、医院等机构,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各不相同。为此,学校成立了“英语教学服务中心”,通过该机构优化学校英语教学的课程体系、英语教材、课堂教学等,提高英语教学的针对性、实践性,提高了应用型英语人才的培养质量。[2]
(3)以用户对企业模式培养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互联网思维是一种先有用户需求后有企业生产的思维模式。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制定产品,或主动参与产品设计、生产、定价等,而企业则可以生产个性化的产品,以满足用户需要。在英语教学中,高校可以采用“用户对企业”的培养模式,根据用人单位、工作岗位的要求进行“订单式”培养。比如,学校可以根据用人单位的个性化需求将人才培养分成定向培养模块,制订多层次、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更好地满足用人单位的个性化需要。此外,互联网思维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让用户充分参与到产品设计、定制、生产等过程中,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要。因而,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学校可以运用“只做最擅长的事情”的互联网思维,专心于英语知识教学、英语能力培养等,将英语实习、英语实践活动等交给合作企业或实训单位。再如,在学生实习活动中,学校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精力帮助学生联系实习单位,而且效果往往也不尽人意,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可以将这些业务交给中介机构。[3]
综上所述,互联网思维是一种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为用户提供增值服务为目标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对高校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学校可以用互联网思维优化学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以更好地提高英语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用人单位的个性化需求。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196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