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一、传统高校就业教育的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大学生就业教育工作由高校学生工作处等部门负责,学工部门统筹安排、指导大学生就业工作。主要教育模式是对在校生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发布,校园招聘会的组织工作。从目前看,这种教育模式是存在某些问题的。
首先,就业指导内容空洞,限于说教。虽然大部分高校开设了就业指导课,但是根据学生的反馈,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普遍反映课程内容陈旧古板,课堂形式无法引起注意。就业指导老师对毕业生的求职指导,还依然限于强调求职简历的制作、求职态度诚恳、勿弄虚作假等道德教育层面,对于学生比较实用又急需的求职技巧的传授、提升应聘者素养等需求无法给予专业的指导,至于帮助学生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更是难以做到。
其次,就业信息服务仅仅是少量招聘信息的发布,组织校园招聘会,开展就业形势指导与培训讲座,等等。这种传统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观念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同时也没有对大学生走向社会后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使得我国广大的高校毕业生毕业后难以很快融入单位企业工作。甚至在有些高校中,大学生就业教育并未纳入课程体系。
再次,大部分高校的专职就业教育工作人员严重缺乏,就业教育工作者职业素养有待提高。有的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只有一两个专职工作人员,而在国外高校中,就业指导工作队伍至少在30人以上,这样来看,差距很大。人员偏少的现实造成,就业教育工作者大部分时间忙于制作整理就业推荐表、三方协议书、毕业生成绩单,维护就业信息网站,组织用人单位专场招聘会和大型校园供需洽谈会等行政性事务,难以有时间参加诸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及求职心理辅导等业务知识的培训学习,以至于本领不足,大学生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满意度普遍较低,毕业生对个人生涯发展比较迷茫。因此,传统的高校就业教育工作并没有对大学生的自我认知、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新媒体对高校就业教育工作的影响
新媒体是一个相对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来讲,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新媒体必然是未来媒体发展的趋势,它突破了单一形式传播信息的限制,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运用数字媒体技术开发完成信息的传播加工并赋予信息新的诠释。以互联网为主要媒介的新媒体深刻影响了高校就业教育工作,新媒体正在成为就业指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在当代新媒体环境下,社交网络、微博和微信等新媒体因具有实时性和便捷性的优势,相比传统媒体,新媒体的覆盖面广,可接受度更高,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者借助新媒体融入大学生中,更好地了解毕业生的困惑和面临的实际困难,有利于就业指导工作的改进和提高。
以应试教育作为其课程开设目的的传统就业教育,课程内容过于教条和形式,授课方式比较单一,同时由于课程资源有限,大三阶段才开始开设,因此该课程的教学时间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新媒体的出现,使大学生就业教育课程实现了多层次、全方位的覆盖,借助互联网平台,针对不同年级的需求,开设不同的课程,通过互联网进行学习,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同时新媒体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了更多就业渠道和更宽广的就业平台,大量的就业指导知识、就业信息,通过网络媒体进行广泛的传播,教师与学生之间通过网络讨论区、电子邮件等方式进行交流互动,极大地推动大学生就业教育指导工作的进行。
但是,新媒体在就业教育工作中存在一些消极作用。大学生的社会认知度毕竟还很有限,有时对新媒体就业教育平台存在着一定的认识偏差,误将其作为生活中娱乐、消遣的工具,缺乏正确的学习态度,不会主动了解大学生就业方面的信息,使得新媒体未能发挥其实际价值。同时,由于媒体信息具有不受控制的爆炸式呈现特点,很多大学生缺乏对信息的筛选和判断能力,以及网络素养的缺失,往往会受新媒体消极信息的影响,做出有违道德、触犯法律的错误行为,反而为就业教育工作带来新的更大的难题。
三、新媒体在高校就业教育中的运用策略探析
在高校规模逐步扩大,每年毕业生人数逐渐增多的情况下,毕业生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越来越难,同时也是家长、老师最关注的大事。因此,我们应该具备冷静的头脑,科学探讨新媒体在高校教育工作过程中的运用策略,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便捷性、互通性等优势,对于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既可以开展第一课堂教学,又可以开展第二课堂素质活动;既可以组织团体辅导,又可以提供有针对性的个体辅导。同时,充分发动组织就业指导部门、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专业职业指导教师及各行业的杰出校友等资源,打造一支专业化队伍,为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可靠的组织保障。
(一)提高高校就业教育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应当加强就业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增加对就业政策及形势敏锐且熟悉互联网的教师的吸纳,建设一支专家化的就业指导工作队伍。高校应当制定就业教育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关注新媒体人才,为新媒体就业教育工作提供充足的智力保障和技术保证。高校还要对负责就业教育工作的师资队伍定期进行技术培训和专业能力提升,研究和制定高校的新媒体就业指导实施方案,并制定适合新媒体环境要求的就业指导手册,指导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二)利用新媒体搭建完善的就业教育指导平台
针对目前高校就业形势严峻的事实,高校就业教育应该前移工作,从新生入学抓起,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分阶段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大学生创业意识教育、大学生就业技巧训练等课程,使在校大学生能有计划地规划个人大学生活,为走向社会做好准备工作。对于毕业生,建立就业指导平台,实时发布就业政策及就业信息等内容,同时加强对招聘企业的资质鉴定,主动向毕业生推送高质量的校园招聘信息。就业指导平台设置留言区,毕业生课随时留言提问,由就业指导老师进行解答。利用好学校官方微博,与企业互动,与毕业生互动,把招聘活动和就业信息融合在一起。如此一来,多样化的就业渠道增加了毕业生的选择,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他们将不再被动地接受信息,机械地去消化,而是有选择主动出击寻找能够迎合自身特点的机会。
(三)注重提高学生的网络认知能力
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应重视大学生网络认知能力的培养,通过对主要学生干部进行技术培训等形式,提高大学生对新媒体的利用能力。通过训练,学生熟练掌握各类媒体终端的使用,并通过新媒体实时了解就业形势、单位招聘需求、应聘技巧等内容。要加强培养学生对各类信息的检索和判断能力,引导学生形成网络了解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求职意识,全面了解招聘企业的发展情况,真正找到适合个人发展的工作机会。
如今,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各个方面的工作不可避免地需要新媒体的参与,就业教育工作中对各类媒体的使用也在不断深化。传统简单的就业教育工作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高校就业工作的需要,只有不断探索与创新,根据学生所需及时调整工作方式方法,以更人性化和以学生为本的工作态度替代呆板机械的就业工作模式,才能真正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进而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197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