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 > 国内高校移动学习的实施设计与分析

国内高校移动学习的实施设计与分析

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17-0098-00

  1引言

  随着科技高速发展,欧美发达国家高校为M-learning开发了数以千计卓有成效的学习策略、APP、教学平台。然而,这些手段和方式在国内却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通过对当前国内移动学习的"教师-学生、教师-材料、学生-材料"――即远程教育三大基础交互纬度的分析,本文作者在《国内高校移动学习的碍因分析》一文中总结出如下3类共6个妨碍因素:第一,由于国内教师及教育决策层的信息化普及教育选材单一,且非正式学习尚未得到承认,所以师生交互水平不高;第二,由于不同阵营的移动设备OS存在互斥,且如何迁移原有E-Learning资源尚无标准,所以教师未能有规模地建设移动学习材料,从而影响了教师与材料的交互;第三,中西方网络基础环境和人文文化上的差异,导致学生与教学材料的交互效率不高。[1]在国内开展移动学习的时候,各高校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一些“接地气”的宏观设计和考量,切忌“拿来主义”。

  2国内高校移动学习的本土化实施策略

  凭借着特有的移动设备普及性和通信技术先进性,移动学习必将毫无疑问地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主要学习形式之一。然而,面对上文提到的几个妨碍我国开展移动学习的主要因素,各高校需要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去制定相应的开展策略,才能有效地实施移动学习。以远程教育的三大基础交互为出发点,本文认为应从环境基础、硬件设备、人员培训和教学资源等几个部分制定相应的实施策略。

  2.1对全校区和教学点进行良好的wifi覆盖

  良好的无线环境是开展移动学习的基础条件,校方应尽可能利用分校、教学点分布全市的地域优势,建设覆盖所有校区的wifi环境,既方便师生在校内随时随地访问学校教学资源开展教学活动,又利于培养师生借助移动终端开展移动学习的习惯和兴趣。

  2.2向教师配给高性能的智能终端并提供必要的基础培训和教学指引

  Naismith 和Corlett早在2006年就提出,“移动终端的所有权”是移动学习得以成功开展的主要因素。如果学习者觉得自己拥有用于移动学习的技术工具,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主权。但如果学习者所使用的技术工具并不是他们的,至少也要把它当成是自己的东西,可以随时使用,随意定制或升级,甚至是粗暴地使用[2]。要想成功地开展移动学习,就应该为教师提供高性能的智能终端鼓励他们自己开展移动学习,从而带动学习者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开展移动学习。

  要充分发挥移动技术的长处,在配给智能终端的初期,首先需要对教师进行一定的基础培训,使他们能够有效地把移动科技运用到自身的学习活动中去[3]。如果教师自己都不懂得如何使用移动智能终端开展学习,甚至是分不清iPad和Android Pad的区别,又如何能够在教学活动中有效地开展移动学习?而且,以移动学习的方式来开展教师培训活动,将会有效地激发起教师的研究热情。

  另一方面,为教师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开展移动学习提供必要的指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很多研究表明:在没有合适的指引和培训的情况下,教师们往往会倾向于以“新瓶装旧酒”的方式来运用新技术开展教学,而不去考虑如何借助新技术来改善自己的教学方式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2.3设置可供移动终端无线同屏分享的技术环境

  在校内教学大楼、实训室等公共教学场所,设置可供移动终端无线同屏分享的展示设备。一方面,这些设备可以方便教师在面授课时开展更灵活的教学活动;另一方面,教师可结合课本上的理论知识点,布置相关的现实专题作业,要求学生在非面授课时间从现实生活中以及互联网上通过移动终端记录、收集相关的照片、视频和文本材料,并在这些材料的基础上制作学生自己的作业简报,最后在课堂之上与他人进行分享和讨论。同时,在校内教学大楼和图书馆的休息室、英语角、咖啡吧、小餐厅等各种适合开展讨论的场合,同样设置类似的移动终端无线同屏分享环境,鼓励学习者在这些场合开展小组讨论和小组学习。

  考虑到智能手机普及率虽然高但屏幕较小,而屏幕较大的智能平板人均普及率不高,加上国内整体无线网络环境性能有待提高,所以可通过在校区各种场合设置可供移动终端无线同屏分享的技术环境这种方式去有效地激发教学双方在教学活动中使用移动终端的热情。

  2.4鼓励师生BYOD

  对学习者而言,携带自己的智能终端穿梭在校园,顺畅地查阅所需要的课程资料、教材是非常容易的。许多院校和大学也在反思是否有必要还为学生提供计算机房或者个人笔记本电脑。而且,在学习者的智能终端上安装相应的应用程序,能够很容易地建立起属于学习者自己的个人学习环境:里面有他们所需要的所有资源,工具和其他学习资料,同时又能够和其他同学开展互动[4]。

  在国内高校,以往的那种为学生建设机房、配置设备的信息化建设项目模式是不能运用在移动学习项目里的。一方面,移动设备的生命周期大概是三年,国内高校一般没有财力来每三年更新一次设备;另一方面,移动学习的重要特点就是“移动”,这极大增加了学校的管理难度。移动学习项目最可行的方式就是由学生自己提供设备,而由教育机构提供网络和内容方面的服务。移动学习在西方发达地区的高等教育不断获得成功,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这些高校提倡了BYOD(自带设备)运动。   2.5筛选现有E-learning网上教学资源进行升级

  对现有的E-learning网上教学资源进行筛选和升级,使之变成可用于M-learning中基于浏览器使用的教学资源。这一策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原有教育投资,与此同时,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校在开展M-learning初期的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在对现有的E-learning网上教学资源升级改造之前,必须建立严格的筛选条件,内容平实、难度不高、时间短小、方便检索、可模仿操作性强的E-learning教学资源应该成为资源改造的首选。

  2.6专业技术人员与教师深度合作开发基于html5技术的课程资源

  移动学习是一个全新的学习方式,如果仅靠筛选后改造的E-learning网上教学资源,是无法满足移动学习的资源需求的。考虑到安卓和苹果在特色资源的兼容问题和APP的多系统版本开发成本问题,基于终端HTML5技术浏览器的学习方式是当前国内移动学习课程的主要开发方向。

  学校的教育技术工作者必须和任课教师紧密合作,携手建设全新的移动学习资源。教师以“短、平、快”的教学设计原则对课程进行解构,建设大量的微型教学媒体素材。教育技术工作者则聚焦于移动学习资源著作工具的选型、课程的开发和后台管理。

  移动学习课程的著作工具应至少满足以下条件:1)制作过程简单;2)支持多种素材的输入和呈现(文本、简报和多媒体);3)支持一次制作,多格式发布(Flash和HTML5);4)作品可以跨平台浏览(PC、苹果、安卓);5)支持客观题型的测试题(选择题和判断题);6)学习过程可跟踪。例如,在国际E-learning和M-learning领域屡获殊荣的在线著作软件Rapid Intake,以及新兴的Focusky是国内高校计划自己制作M-learning课程资源的一个很好的选择。

  2.7与国内大型电子书商合作,开发图书馆APP

  图书馆作为大学生课外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具有极大的影响力。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不少高校图书馆已经完成了从传统实体馆向数字实体混合馆的转型,拥有着数以百万计的数字图书资源。以此为M-learning的切入点,校方可与国内大型电子书商合作,开发出适用于安卓系统和IOS系统的图书馆APP,在为移动学习者提供丰富的数字阅读资源的同时提供各种实体图书个人管理服务。

  3预测与讨论

  参考近年《地平线报告(高教版)》的相关内容,本文认为移动学习开展之后将出现以下的这么一些问题和启示:

  3.1提高可用性

  移动学习成功与否取决于使用移动和无线技术工具过程中人的因素。Kukulska-Hulme (2007)根据相关实证研究总结了可用性方面的问题,主要包括移动设备的物理属性、内容和软件应用、网络速度和可靠性以及使用移动设备的实际环境。

  虽然,校园内的wifi环境和移动终端无线同屏分享环境能够极大地提高学习者开展移动学习和小组学习的积极性,但是这种技术环境也同样增加了学习者的娱乐机会。因此需要进一步建立适当的管控机制,包括设置网上行为管理策略和制定公共场所同屏分享环境的使用指引,力求在不会打击学习者学习热情的基础上预防发生“迷航”的情况。

  3.2研发新的学习效果评价机制

  移动学习为我们提供了把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连接起来的新机会,使在课堂上或实验室里的探究性学习可以延伸到现实环境下进行,也可以为接受正式教育打下基础。在移动终端上进行课程资源的学习是正式学习的一种延伸,其学习效果可以通过正式学习中常用的小测验的方式结合移动终端的程序进行收集和评价。

  但是,想对在移动终端上发生的非正式学习的效果进行评价却是非常困难。为此,在接下来的研究中我们将尝试引入Mozilla开放式徽章平台,一方面鼓励移动学习者把他们不断积累的各种证明文件放到这个可视的面向公众的系统平台上面,另一方面教学工作者与学习者密切沟通,通过平台对各类证明文件进行徽章的设计、收集和归档,在此基础上对移动学习者的移动学习效果进行宏观的评价。

  3.3重新思考移动学习设计

  移动学习的特点包括“个人的”“即兴的”“充分利用机会的”“非正式的”“无处不在的”“有具体背景的”“私下的”“情景感知的”“短小精简的”和“便携的”。由于当前国内的公众Wi- Fi环境性能不高,所以学习者在校外利用移动设备开展学习活动时,学习的深度必定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另一方面,校内的Wi-Fi环境性能虽然良好,但移动学习的广度则受到了影响。因此,移动学习的教学设计应该从一开始就考虑上述现实环境的差异,考虑所设计的学习活动如何有效克服现实环境带来的限制并体现出移动学习的独特优点。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197400.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