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一、高校基层行政人员的角色
高校基层行政人员是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执行者,是实现高校教学、科研等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保障,是教学、科研、师生、社会之间信息沟通的重要桥梁。高校的基层行政人员按职能部门可划分为人事管理行政人员、教学管理行政人员、学生事务管理行政人员、财务管理行政人员、科研项目管理行政人员、后勤保障管理行政人员、资产管理行政人员、校办行政人员、党务工作行政人员、图书管理行政人员以及各二级学院行政秘书等。
二、影响高校基层行政人员工作积极性的因素
工作的积极性对提高工作的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准确地分析影响高校基层行政人员工作积极性的因素对探究提高其工作积极性的方法有指导性的意义。笔者通过设计并发放针对高校基层行政人员的调查问卷,研究结果显示,影响高校基层人员工作积极性的主要因素包括:
1.工作内容缺少变化和挑战。
由于缺少人事机制的管理,大部分的基层行政人员都是一个岗位从事数几年,每个学年都重复基本相似的工作内容,使得工作变得乏味而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
2.工作任务繁重,付出与回报不平衡。
调查发现,由于岗位控制、工作任务分配、规律性突发性并存的工作特点等客观原因,许多基层行政人员都有一人多职、工作量繁重、工作疲惫的情况,且相对于其他岗位的工作,无法收获相应合理的回报,继而失去工作积极性。
3.与领导沟通存在困难。
领导的工作作风、工作习惯影响基层行政人员的工作态度、工作效率。因此与领导的沟通障碍也是影响工作积极性的因素之一。
4.工作地位不受认可。
由于高校的工作中心是教学和科研,基层行政人员的工作容易受到忽视。许多高校的绩效考核制度、人才培养政策等都偏向于教师或科研系列人员,他们可以根据制度对自身工作进行合理的提升规划。而基层行政人员由于缺少制度的关注,一方面工作无法量化从而进行有效的评估,另一方面也得不到学校有关发展制度的支持,缺少个人职业发展的规划,导致工作积极性降低。
5.其他因素
此外,工作地点与家庭的距离问题、工作时间限制缺少深造学习机会等也成为影响工作积极性的原因之一。
三、提高高校基层行政人员工作积极性对高校管理和发展的必要性
从心理学的角度上看,提高工作积极性是通过某些方式以持续激发人的某种动机,以到达某种目的的最大化,是激励所体现的成果之一。高校基层行政人员在高校的建设和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内承上启下、协调沟通,对外联系交流、互通有无。如果高校基层行政人员工作懒散、消极被动、不服从学校的管理,不但无法实现其岗位的作用,且对高校的教学、科研也必将造成严重的阻碍作用。相反,提高高校基层行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既可以减轻高校管理者的工作压力,也有助于高校教师、科研、学生、乃至于社会各个群体的有效沟通,促进高校长期健康快速的发展。
四、提高高校基层行政人员工作积极性的策略
1.增加培训机会,提高培训质量。
培训的方式多样化,其一是增加校内行政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培训,定期组织各类人员就内部工作展开思考和议论,集中学习和总结,以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其二可以创造高校与高校间交流的机会,由于各高校在自身发展和建设过程中的实际情况不同,所关注的事物和焦点难免有些差异,因此加强高校间基层行政人员的沟通和交流可以帮助基层行政人员增加信息储备量,接收新知识,获取新思路,在工作中收获新的启发。总而言之,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一方面可以提高基层行政人员的工作能力,另一方面体现了高校管理者对基层岗位的重视,从而帮助提高基层行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2.制定完善的绩效考核标准。
遵循客观、公开、差异化、发展性、全面性和及时反馈的原则制定基层行政人员的绩效考核标准。让被考核者参与考核标准的制定,根据不同岗位的特点应制定不同的考核内容以实现公平,考核的结果应联系薪酬管理制度或职工发展制度。有了标准和制度的约束,才能体现基层行政人员间的工作能力差异,促使基层行政人员自我督促,提高工作积极性。
3.建立稳定和谐的高校文化,营造体现人文关怀的工作环境。
树立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观,培养和谐、民主、互助、共进的团队意识,在严格要求工作的同时在精神上、生活上注重人文关怀,鼓励思考、支持创新,从而建立稳定和谐的高校文化、体现人文关怀的工作环境有助于提高基层行政人员的工作热情, 进而在工作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为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出谋划策,促进高校管理工作的发展和进步。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198048.html上一篇:高校外教教学的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