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 > 高校新任教师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高校新任教师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10-0074-02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发展,教师为本。高校教师作为高校领域的文化精英,扮演着多重角色,他们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是高深学问的缔造者,更是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示范者。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高校出现了专任教师数量不足的现象,陆续会引进一些硕士、博士毕业生来充实教师队伍,教师队伍年轻化的趋势十分明显。这些高校教师的新生力量很快成为教学工作的主力军。新任教师初到教学岗位,会遇到诸多问题,比如角色过渡、专业发展、教学任务等等一系列困境。因此,积极探寻高校新任教师专业技能提升的发展规律,构建高效的新任教师培养模式,对有效提升他们的教学专业技能、思想政治素质,提升高等院校的整体教育教学水平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高校新任教师培养的现实意义

  高等院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教师队伍的高素质、专业化是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关键。新任教师是高校吸收的新鲜血液,是高校全面发展的未来和希望。欲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首先应从提高新任年轻教师的素质入手,通过有针对性的培养,确立新任教师的发展意识,拓展新任教师的专业内涵,完善新任教师的职业素养等。新任教师的培养,不仅直接影响高校的整体教学质量,对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也起到关键作用。因此,高校应该把新任教师的培养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切实抓紧抓好,它对高等院校教育建设的持续和稳定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从学生到教师,充分完成角色转换

  近年来,高校应届硕士、博士毕业生和专业从事科研人员是高校新任教师的主要来源,他们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过程中,面临着种种问题。首先,他们有高学历,具备相当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却缺少相应的实践教学能力。有些新任教师从学生到教师角色转换不充分,教书育人意识不强,有些新任教师由于教学经验不足致使无法驾驭课堂,有些新任教师初登讲台存在畏惧心理不懂控制课堂的技巧等等……即便高校引进的部分新教师毕业于师范院校,“但高等师范院校也不是为学生毕业后从教准备一切的地方……培养的是一种自主发展能力的成熟的预备教师”[1]。教育学理论认为,从知识的接受者到知识的传授者的角色转换需要辅助性的措施,用来强化角色转变后的角色意识[2]。而新任教师的培养正是通过对新任教师理论水平、教育观念、实践教学能力等方面有针对性的培训,从而帮助新任教师迅速完成角色的转变,尽快进入工作状态。

  (二)有助于提升新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随着我国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青年教师的比例已经达到了教师总数的一半以上,新任教师也自然成为教学的主要力量。由于新任教师教学理论欠缺,教学能力薄弱,教学实践经验少以至于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新任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是高校人才培养和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只有提升了新任教师的教学能力,才能保证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高校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培训,帮助新任教师短时间内熟悉教学的基本理论,尽快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技巧,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增强教学技能,更新教学思想,不断推陈出新,以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逐渐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三)加强师德师风教育,提高新任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

  当今的高校教师,应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爱岗爱生,身体力行,不仅要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还应具备崇高的职业道德水平。高校通过对新任教师的培养,不断加强他们作为教师的职业神圣感,不断夯牢他们终身从教的思想,不断提高他们的自身修养,不断陶冶他们的高尚情操,使其做“崇教厚德,为人师表”的典范,在师德师风、治学态度、育人意识等方面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以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影响和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充分发挥对学生的道德示范作用。

  二、完善高校新任教师培养模式的建议

  (一)健全新任教师的入职培训制度

  入职培训,是指新任教师从受聘入职到转正之前这段时间内所接受的指导和训练。这是对新任教师在角色过渡、职业体验、教学责任和使命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教师专业化不可缺少的条件和基础[3]。因此,充实和完善新任教师的入职培训是教师一体化进程的重要举措。

  1.要完善新任教师入职培训制度。由于高校普遍存在师资紧缺、生师比不足的现象,许多新任教师刚刚入职就要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使得学校组织的入职培训与教师的日常教学任务发生冲突,入职培训随即成为了简单的“走走形式”。教师忙于各种教学和科研的压力而把自己陷于杂乱无章的混沌状态中。高校要解决这一棘手问题,首要任务是正确处理新任教师入职培训与日常教学任务的关系,需制订详细的入职培训计划,合理安排入职培训的时间,增强入职培训的效果。使新任教师能尽快适应教学任务,尽快熟悉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最大程度地促进新任教师的成长。

  2.开发多元化的培训方式,制定全方位的培训内

  容。高校新任教师的入职培训,普遍形式单一,教学内容也仅限于教育学、计算机、英语等学科的理论知识,不能联系到教学实际。新任教师对这种空洞的、与教学工作相脱节的理论学习兴趣不大,积极性也不高,这也极大地影响了入职培训的效果。所以,新任教师的入职培训不能只重视教学理论的培训,应该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充实培训内容,突出对新任教师教育教学技能和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的训练。多元化的培训方式不仅能使新任教师理解枯燥的教育理论知识,也能促进他们提高动手实践的技能和改善教学质量,如分组教学讨论法、观摩教学法、教师互听互评法等。丰富的培训内容应着眼于新任教师对教育技巧的熟悉和对教学策略的掌握。高校一方面可以开设一些关于教学方法、教学语言、教学艺术、教师礼仪、课堂管理技巧、人文修养等专题讲座,另一方面,可以聘请国内、省内、校内名师为新任教师现身说法,传授教学经验。同时可以组织新任教师开展实践教学,请名师专家点评。这样才真正做到了将教育理论知识具体应用到实践教学中,使新任教师在入职培训中亲身感受到教学中要经历的各个环节,在实践中发现自身的薄弱之处及时反思调整并重点培训提高,尽快适应教学的全部过程以达到新任教师入职培训的最终目的,   3.加强“校院”结合的双重培训模式。在新任教师的校级培训后,学院应该配合学校的入职培训,进一步落实新任教师导师制。在新任教师入职培训后,学院应该针对新任教师个人制订专门的培养计划,并在专业教研室内配备专门的指导教师,发挥老教师“传、帮、带”的作用,从思想、教学、科研等方面对新任教师全面指导和帮助。学院定期组织新任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交流活动,通过学院听课、集体备课、学生反馈等形式,对新任教师进行全方位的培训,为校级培训提供大力支持和有力保证。

  (二)提高教育部门和高校对新任教师培养工作的重视

  1.教育部门尽快修订现有高校教师入职培养的管

  理规定。很多高校对新任教师的入职培养重视不够,虽然建立了入职培养制度,却没有完全按照制度实施。教育部门应当加大对高校师资的调查研究力度,尽快修订现有的高校新任教师入职培养的相关管理规定,对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条例进行补充和修改。比如:高校新任教师培养经费的来源、培训教师的来源、培训科目设置及考核制度等等,增加高校的自主权,使新任教师的入职培养不再是新任教师获得准入资格证的方式,而是真正成为提高新任教师教育教学综合素质的载体。

  2.高校为新任教师创建良好的成长环境。高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在全体教师中营造出“知荣辱,明是非,崇教厚德,为人师表”的良好氛围。通过将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相结合,使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任教师尽快融入学校主流中。高校应结合各学院、各专业的特点,进一步整合学术资源,为每位新任教师分析自身优势及发展方向,提供发展策略的指导,使其短时间内适应学校环境并积极开展教学、科研工作。

  3.积极构建新任教师培养工作的激励机制。高校提倡新任教师尽快熟悉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特色建设等文件,鼓励新任教师钻研教学,讲授基础课、主干课,支持他们参与教材的编写工作。激励富有潜力的新任教师启动科研课题,加大研究力度,把学科领域的前沿知识、科技新成果融入到教学中去。积极安排新任教师参加国内外各种学术活动和实践活动,不仅扩大了学术眼界,也提高了创新能力。学校还定期开展对新任教师的教学考核和评比活动,设立新任教师培养专项经费,对表现优秀的将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学校通过合理的激励制度形成灵活的人才培养机制来促进新任教师的培养,培养他们的专业知识、业务水平和科学素养,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高校新任教师的培养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系统工程。新任教师的培养模式将直接决定高校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和教学科研综合能力。鉴于此,加强对高校新任教师的培养,探索和构建切合高校实际的新任教师培养模式就成为当今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值得我们深入分析和研究。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198054.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