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所谓的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是以国家法律法规为根据和基础,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将法律法规精神融入到规章制度体制中去,从而完善学生管理体系,使得权利结构形式及制约机制能够合理的建立,并要在高校学生中严格执行。这样便可以做到对学生管理权力一定程度上的限制,让学生能够正确的运用该权利。高校在管理行为上也更为科学和规范,这样会使得管理结果更能够得到学生的认可,真正实现有效管理。学生的民主法治化管理,会让学生更早的拥有法律意识和防范意识,更促进了高校为社会提供更多规范化复合型的储备人才。
2 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必然性
2.1 依法治国已经成为我国的基本方略
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依法治国已经成为我国的基本方略,并具有统领全局的作用。在新时期党和国家也将其作为治党治军的根本,各项工作的开展都秉承着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而对高校而言,管理法治化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更为具体化的实施。这可以更有力的维护高校师生的切身利益,并在迈向现代化大学跨出了更为重要的一步。法治精神可以让学生自身更具有个人权利尊重和保护意识,也使得高校更为适应社会法治化、现代化的发展。
2.2 法治化管理为以高校的以德治校提供保障
在高校实行管理法治化,首先要建立制度化、规范化及程序化的保障体系。该体系还要体现出人文关怀,并将人文与法治进行更好的结合,实现二者的构建和对接。道德层面在社会中比强制的法律更有感召力及说服力,法律是以一种约束,而道德在其中是根基,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力。在高校,传统的优良美德、大学的校训、大学的精神及教师的人格魅力等都是很好的道德教化。构建和谐的高校环境,就需要将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相融合。才能够实现和谐校园的构建。
2.3 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更有助于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其所针对的主要是大学生人群,为了使得大学生的民主权利得到依法保障,并学校要通过采取措施使得大学生能够树立法律意识,权利观念。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能够自觉的遵纪守法,并努力形成人心向上、和谐共处的氛围,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也要贯彻其中,真正实现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
3 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存在的问题
3.1 “权力”大于“权利”,“官本位”意识浓厚
由于中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历史,封建体制下形成的“官本位”意识根植于人们的内心,随着封建体制的瓦解,并没有完全消除。而在高校行政体制在不断推进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管理往往更多的是通过展现自身的“权力”,而学生是处于被管教的地位,这样便使得高校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发生了扭曲,学生应有的“权利”得不到保障,更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而对于违反规章制度的学生来说,并没有规范的听证过程。这也使得学生在处分过程中没有更为明确的根据。如图1为正规的学生处分听证过程。
3.2 学生管理者及大学生缺乏法律意识
由于学生受传统思维的影响,过于习惯对课堂和教师“命令式”的管理。这使得学生的思维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限制。过于被动的接受,让学生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如表2为高校权力与大学生权利之间相互作用力表)。学校管理者要对学生进行法律指导,可以举行法律知识竞猜等小活动,来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从而学生管理者也很好的做到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4 提高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对策
4.1 学校管理者要增强法律意识,提高依法管理的自觉性
高校学生法治化其实现的重要前提条件是学校管理者要具备良好的法律意识。高校可以通过举办法律讲座、开展法律指导、督促管理者自学等方式,来自觉的规范自己的言行。管理者自觉学习法律知识,在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的同时,高校还要对这些管理干部进行法律知识培训,以具有较高法律素养为评价考核干部的重要内容之一。这样在学生管理者参与学生工作时,不仅能更为充分的保护和尊重学生的合法权益,而且还可以在管理过程中避免学生产生侵权行为。
4.2 学生树立监督体制
法治化其核心是民主。而推进民主的方式更多的是通过对学生在高校管理中参与度的提高。学校规章制度的建立,要以广泛吸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为重要前提;在学校规章制度的执行过程中,高校还要完善学生的监督体系,从而使得执行规范合理;而在学校法治化规章执行后,还要对学生维权申诉途径进行宣传,来真正树立学生的法治观念。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198760.html上一篇:论新时期高校班团干部队伍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