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一个时期以来,高校思政课教学忽视学生主体、忽视学生体验和忽视学生成长的教学理念,以及单向灌输和照本宣科的做法,成为一个“惯性”存在。党的十八大以后,在中国梦这一国家愿景的激励下,高校思政课的运行图式正在渐渐改变。社会实践作为推动大学生把知识内化为素质、把情感和思想与行为“合一”的关键步骤,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于是,对于实践教学如何改进,摆上了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日程表。思政课的实践教学环节,被细分为校内和校外两个部分,其中,校外部分担当了将课堂所学习的理论知识,与校外的社会生活相结合和融汇的重要角色。就《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的校外社会实践来说,不同的组织理念和操作模式,在课程的总体教学效果方面会导致较大的差异。
一、《概论》课的校外社会实践教学必须体现主体性原则
2012年1月,教育部等七部委联合印发了《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文),指出要充分认识“实践育人”的重要性,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应该加强实践环节。为了推进素质教育和推动党的十八大精神进入大学生头脑,2013新版《概论》课程的教材做出比较大的改动,全面增强了在中国梦的愿景下使大学生成才的素质教育要求。
首先,《概论》课的研究对象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以及理论和实践成果,这门课程配套的校外社会实践的视角和侧重,是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问题,比如在社会主义经济这个专题,理论方面讲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信息化、全球化进程,那么,社会实践就要把改革开放以来的“宏大”成就,放在一个“微观”的场域――一个企业、一片新农村、一个开发区、某个创新创业成才的场景。
其次,组织社会实践的首要原则是增加学生的主体性。设计实践教学的目标,包括三个方面内容: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实践操作过程与方法、伴随全程的情感与价值观。实践活动的主体是学生,要以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的提高为目标。在实践的组织方式方面,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多种角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自主的参与者和执行者。教学环节和实践组织流程方面,我们依据自愿原则,学生自主结合产生小组并推选组长、由学生自选实践内容并联系实践单位、小组成员合作完成实践设计和实践活动,最后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完成实践报告(小论文),在初步筛选的基础上,择优在课堂展示和汇报实践成果。以汇报环节为例,通过PPT演示、主题演讲、视频展映等形式进行交流,这些展示把全体同学带到实践地点和空间里去,扩大了一个具体的小组实践活动的覆盖面。学生在交流中总结提高、分享感悟、互相激励、共同进步。在基本面上,全员参与的、自主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促进了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的成熟。
二、教师的全程指导是保证校外社会实践品质的关键
在课程设计方面,在一个具体的学校,《概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路线图”,由教师的综合素质、学生的现实条件、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因素共同构造编制而成,这些要素的协调一致,是完成高品质的实践教学的基本保证。教师的主导和指导要覆盖社会实践的全过程。教师要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要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围绕一个中心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具体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概述社会实践的意义、基本要求和主要措施;指导各个小组选题;督导实践活动的进程;辅导撰写总结报告和完成评价。
以对于社会实践的选题指导为例,根据近五年来的教学实践,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实践活动:第一,就近对于本地的红色资源(展览馆、博物馆、纪念地等)参观访问和调研;第二,地方文化和历史资源参观访问和调研;第三,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主题调研项目;第四,各个方面的志愿服务。这四大类社会实践,既各有适合的运行方式,也有一致的组织原则和策略。
就组织方式和策略来看,首先,四类实践活动都可以归结为“进行社会调查研究”,那么,“选题”是第一件要做的事情。“调查”是一种深入生活,这种深入生活,不是空泛的、空洞的说辞,而是深入一个具体的场所、一个具体单位,有明确的调研主题,是深入到一个明确的“微观环境”。那么,深入到哪里以及如何深入――这就是选题。所以,教师对于学生校外社会实践的指导,是从指导选题开始的。
其次,参观考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到企业参观考察、到社区调研、到养老托幼残障保育单位进行志愿服务等,这些活动的主旨都是实现《概论》课的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中,要使学生正确理解中国共产党在现实社会中成功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历史使命和具体责任。那么,在各个形式的社会实践教学中,自然就要学生更加自觉关注周围的人、关注社会、了解社会,促进思考、质疑、调查、探索。什么是“理解”?“理解”就是读懂、了解、反思、自省。读懂一个人物、了解一个事件、反思一个时代、自省自己的生活和价值――从历史看现在、从历史看自身、从历史看未来。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力图避免社会上流行的对于红色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娱乐化、休闲化、旅游化”使用,在各类选题中,都讲究政治化,反对“去政治化”。严肃的态度以及严格的管理,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认真对待实践教学活动,而且,使学生越来越深刻地了解社会,越来越深刻地思考身边的事情、思考自己的人生,获得真正的助益。 三、在实践原型的基础上升华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思政课的社会实践教学要具备解决时代困惑的自信。2014年5月4日,习近平同志在北京大学发表重要讲话,寄予青年学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我们培养的青年,“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
思政课的社会实践,应当针对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困惑,需要尊重青年实际、立足青年发展、服务青年需要,与时代偕行,在普遍规律中找到具体做法和个性措施,找到经典理论与实际生活结合的具体途径,弥补理论与实际的落差和裂缝,把在社会多重转型过程中被边缘化、被弱化、被淹没的“育人就是育德”的教育自信找回来,把高校进一步建设成“立人树德”的主阵地,使思政课真正成为大学生“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三个自信的培养场域。
以多元文化和多元价值观对大学生的争夺为例,现在的时代是网络统领青年群体的时代,而网络生存的环境却异常复杂。多元文化和多元价值观念在网络上面集散、放大和博弈,那些以“反传统”“非理性”“低俗幼萌”“炫富哭穷”“消费至上”“欲望话题”为炫耀点的言论和思想;那些网络名人、意见领袖、大V、网络水军――都拥有众多青年粉丝和跟随模拜者,其中,就含有相当多的在校大学生。毫无疑问,这些“虚拟言行”会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和三观。在一片众声喧哗的汪洋之中,使大学生具备甄辨的素质,养成正确的思想和观点,给高校思政课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实践教学方面,参观访问和调查研究,不能停留在“只是看一看、听一听、体验一下”,而是要在“育人”的高度使体验得到升华。
高校“育人”首先要“育德”。育人重在品德教育的思想古已有之,比如《说文解字》对于“教”和“育”的解释是,“上所施,下所效也”“养子使作善也”,教是使人向上,育是使人向善。“育德”的重要方法在于实践,在儒家文化中,实践育人的思想家由孔子首先表达为“学而知之”,强调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应该在“学”的过程中体会“知识”应该怎么去应用,同时,去实践才有机会体验生活,才有可能“知行合一”。孔子的这一教育思想,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阐述的正是所谓远大的理想要从脚下迈步,要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读再多文字、说再多话语、唱再多歌曲,都不能替代践行。反复进行的实践行为,对于坚定信念、对于砥砺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真正做到“知、懂、信、行”非常重要,真所谓“做出来,证明你有德”。
总之,思政课的课外实践环节,使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历练心智、培养品格,在增强大学生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思政课的社会实践教学,有利于帮助大学生自觉抵制各类庸俗甚至丑陋的价值观,有利于帮助大学生进一步认识民族国家的历史和现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当前,一些具体的知识可以通过网络唾手可得,但是关乎社会运行、自身成长的道理,却要反复探索才能习得。为了使大学生坚定信仰和执着追求,在追求中国梦加强思政教学效果的大背景下,改进校外实践教学环节,不断创新方法,把校外社会实践做成学生热情参与、自主学习、成长受益的场域,就能够逐步改变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脱节的状况,增加思政课的说服力和吸引力,为思政课教学效果的升华提供现实途径。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199311.html上一篇:高校二级学院安全稳定工作机制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