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学到知识、拿到文凭已经不是他们进入高校学习的最终目的。在面临着“就业”这一目前社会极为关注、形势极为严峻的问题,如何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增强自身的实际动手能力、拉近自己与社会间的距离,是大学生最为关注的“生存”问题,也是当代高校改革所要解决的最关键的问题,决定了高校未来的发展方向和院系生存。“专业设置是指高等学校按照学科分类或者是职业分工所设置的各种专业。专业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实施专门的职业的技术教育和专门的劳动技能的活动,是专业分工的需要。”[1]在当前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中,地方高校应当如何打破各相关专业间的壁垒、如何实现跨学科跨专业培养、如何建立起专业群培养模式一直被关注研究,如何培养出具有渊博的各学科综合知识和跨学科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是整个社会和所有大学都在思考的一个问题。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专业群,在课程方向改革方面,应当拓宽学科设置面,增加教育的功利性或实用性[2]。在这一过程中,陕西理工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充分利用所在地汉中在历史上属于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地理上处在秦巴山脉独特环境、旅游上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优势,加强实践教学活动,全方位推进,多元化建设,沟通史地,融合文理,用一条专业群建设创新发展之路培育出大量具有丰富旅游实践能力、历史知识、独特地理认识、图书资料分析的复合型人才,促进了师生、院系、学校、社会、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走出了一条适合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之路,使得专业群建设具有应用性和可行性。具体来说,包括加强实践教学、推进教育实习、贡献区域发展三个方面。
一、加强实践教学
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是一种职业能够被认可为专业的理论依据和技能保障[3]。地方高校应当积极拓宽学生的技能范围和就业选择,从专业的实用性入手,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出大量拥有独特专业知识的专业人才服务于地方产业发展。各个地方高校应当利用学校所在地独特的历史底蕴、地形地貌、旅游资源、人口数量、风俗民情、自然环境等条件,组织各专业学生开展与地方产业发展相关的各类实践教学活动以打通专业壁垒,培养学生拥有多方面的实践能力,在实践中推进专业群建设。
近几年来汉中市旅游经济蓬勃发展,外地游客不断增多,旅游事业需要大量专业人才。利用历史遗迹考察此类实践教学活动的机会,陕理工文旅学院会专门抽调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带队,培养旅游、历史、地理、图书专业的学生灵活运用历史专业知识进行旅游讲解、组织实践。在每一处历史遗迹景点,带队教师都会鼓励同学通过实地考察、记录、拍照等各种方式把平日所学到的书本知识和特定历史遗迹相结合。例如引导学生主动了解考察地区相关的著名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地位、历史遗迹遗存、民风民情、传统文化等历史知识,鼓励学生将地理环境的变化与历史史实结合起来分析历史事件产生的原因、影响、意义等,并安排学生轮流对所考察的景点进行讲解。在讲解过程中,带队教师会以正规导游的标准要求学生,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外界条件、人物不断变化的同时能够镇定从容、灵活运用书本知识为众人讲解、服务,全面提升学生的跨学科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利用所学历史知识和语言表达能力,积极考取导游资格证,投身于旅游策划、景点宣传、游客接待、导游讲解等旅游事业中,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并积极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在当代对普通高校大学毕业生实践动手能力高标准、高要求的社会需求下,拥有多种专业工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必然会受到关注。
二、推进教育实习
对于师范类学生来说,学科专业知识和教学方法知识犹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是过河与舟桥的关系,而教育实习正是将这两种知识结合起来并形成初步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4]。教育实习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重要学习过程,是学生将所学教育理论知识转化为能力、向教师过渡的重要环节。通过教育实习,检查和巩固大学生们的教学理论、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其独立从事教育工作的能力。在教育实习过程中,地方高校的带队教师应当从专业群建设的角度出发,充分利用教育实习时历史、地理、中文、外语、数学、物理、化学、体育、音乐等各个专业的学生在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棱角并不特别分明的学生时代共同汇集于一所实习院校的时机,带领实习学生突破自身的知识局限性,打破专业壁垒,融合学科内容,引导、培养学生向“一专多能”的方向发展,尽可能使学生适应当代社会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的变革潮流,变成集精深、广博、思考、实践、效率为一身的应用型人才。
学科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其他学科的知识也是本学科教学内容的必要组成部分,而扩大知识领域,积累广泛的知识则是中学教师业务修养的必要内容[5]。在实习生教学这个环节中,教师应当努力让实习学生主动突破自己所学的专业学科,鼓励实习学生掌握和了解其他专业的教学知识和教学方法。在听课方面,鼓励实习学生不限于本人、本专业的指导老师,可以根据自己所带年级和所授课程大范围听课。实习期间同学们不仅听指导老师的课,而且听其他老师、实习同学、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课,同学们从各个方面吸取了知识、方法、特点,从专业沟通的角度来说受益匪浅。在讲课过程中,在驾驭和把握课堂教学的环节中,面对着当代中学新课程理论,通过近两个月的教学活动使实习生的理论知识得到检验和应用,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教学和实践技能,从指导老师身上学到规范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同时也感受到中学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引发实习生对新的课程观和教学理念在中学如何贯彻的思考。在辅导答疑过程中,实习学生更深深感到无论自己所学专业是什么,中学生的课后问题涉及所有学科、所有专业、各种知识,这就要求当代大学生今后要向“T”型发展。除了了解本专业课程以外,通过实习活动,各不同专业间的同学们相互沟通以了解各学科目前所面临的具体情况,为全面了解当今中学教育状况积累实际经验。 三、贡献区域发展
作为地方高校,贡献区域经济发展是高校应有的责任和生存的根本。服务区域,首先要熟悉区域、研究区域,然后才能建言献策,建功立业。在地方高校专业群的创建、发展过程中,学校、学院、系部必须立足于自身现状和地方实际,在现代化信息管理的基础上,建立起涵盖各学科、各专业的专业群体系,长远规划各长线专业和冷门学科在当代社会中的进一步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将学术研究、日常教学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将各专业师生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与经济效益有机结合起来,将院系专业群建设的脚步与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有机结合起来,从经济建设的角度推动专业群建设的发展。
陕理工文旅学院的区域研究从汉中盆地开始,沿汉水与蜀道两个轴线延伸,再到广阔的西部地区,走出一条点――线――面逐步推进扩大的区域研究道路,形成了以历史学为主兼容旅游管理学、地理学、文学、图书情报学等众多学科于一体的区域研究新途径。同时,文旅学院师生走出书斋、跨出校门,积极参与到汉中市的经济文化建设中,从历史、地理传承发展的角度就汉中旅游经济发展、城市规划建设提出大量理论与见解,大多被市县政府和规划设计单位所采纳,得到了地方政府领导与省内外专家的一致好评。拥有旅游实践能力、丰富历史知识、相关地理知识、资料整合能力的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占有绝对优势,输送出的大量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获得了贡献区域发展和促进自身建设齐头并进的“双赢”局面。
四、结语
面对着当前高校教育环境下大学生“过弱的人文社科知识、过窄的专业、过重的功利导向”而提出的素质教育观,各高校都在探索着适合自身发展的办学特色。办学特色是院校文化个性的积淀[6],是院校主体根据学院的自身特点和共同愿景,经过长期努力而形成的优良特征的院校文化品质[7]。而实践证明,充分利用学校和院系的环境和传统方面的优势,整合存在内部知识联系的相关专业建立专业群,以专业群发展推动相关专业共同进步,实现相关专业群有机融合,有助于科研、教学、学生、教师、系部、学校、素质、经济、基础、前沿等各个方面共同发展、共同获利,也有助于突显特定地方高校与众不同的特色与品质。陕理工文旅学院通过实践教学、学术研究等方式将旅游管理学、历史学、地理学、图书馆学这四种内容、体系密切联系的相关专业融会贯通,建立起适合自身特色的专业群,并在教学过程中取得良好效果,在进行专业改革和学科建设的同时使得专业发展与社会需求接轨,培养出被社会认可的、具有各学科综合知识和跨学科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以高就业率回报学校和社会,走出一条适合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的专业群建设发展道路。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199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