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已实行了本科生导师制教学模式,但很多高校仍未实行这一教学模式。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型,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满足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需求,需在未建立本科生导师制教学模式的高校建立宿舍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导师制是对学生的学习、思想及生活等方面进行个别指导的一种教导制度。”[1]本研究中的高校宿舍导师制是指由专任教师自愿报名并经过学校审批担任本专业某个年级某个宿舍学生的导师,负责对本宿舍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进行因材施教、个性化指导与建议的一种人才培养制度。
一、高校宿舍导师建设的现实诉求
高等教育大众化使很多高校扩大招生规模,也引起了人们对高校教学质量的反思,如何培养思想道德素质高、专业基础扎实、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如何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导师制在我国的出现是基于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以及学生高发的心理问题等多种因素复合情势下共同推进产生的。”[2]部分高校实施了本科生导师制教学模式,给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平台。因此,有必要在未实现本科生导师制的高校,实施高校宿舍导师管理模式,突破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弥补第一课堂的不足,为高校教书育人注入新的活力,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一)高校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型,大学生成长需要更为专业的指导
当前,我国高校正在向培养应用型人才模式转型,社会、高校对教师及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如何育人,大学生如何成长,这就迫切需要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即建立宿舍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生为本,加强沟通,开展民主性协商性的交流,激发双方的主动性,促进导学关系的良性发展。导师为本宿舍学生建立个性化培养方案,激发学生的潜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导师也在交流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根据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高校宿舍导师要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在对学生开展教育和指导的同时,要鼓励本宿舍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高校宿舍导师指导学生参与科研课题的研究,提高他们的科研能力,培养其对本专业的热爱及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动态。同时,高校宿舍导师可带领自己的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参与社会调研,引导他们将理论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活动中,提高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师生的良性导学模式,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
(二)学生宿舍各类心理问题层出不穷,需要宿舍导师予以引导
大学教育是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型,使不同层次、不同阅历的学生进入大学校园生活。面对同样的学习、生活,他们有不同的承受力、缺乏意志力、独立能力较弱、适应能力差、盲目攀比、依赖性强、自卑、任性等等都使得大学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云南大学的马加爵案件、复旦大学毒死舍友案件等等都是由于学生心理问题造成的,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通过宿舍导师予以疏导显得尤为重要,这样既可以有效控制宿舍各类冲突的发生,又可以使学生乐观地面对学生及生活。
(三)辅导员配备不足,工作烦杂,无法满足当代大学生行为举止的内化需求
按照教育部的要求,辅导员与学生的配备比为1:200,但在现实工作中,尤其是西部地区高校很少能达到这个配置,往往在1:300左右。此外,辅导员往往承担着资助、就业、团学、党建及日常事务等多项工作,工作繁杂,他们尽管将学生思想教育放在第一位,但无法满足当代大学生的行为举止的内化需求。如作为一名一线专职辅导员,每次开会都三令五申强调安全方面的教育尤其是宿舍火灾隐患的排查工作,但每次走访宿舍还是能看见一些宿舍在使用大功率电器。如果能在宿舍配备导师,通过导师实施全面教育、个别指导,一定可使学生树立安全意识,规范自身不合理行为,防患于未然。
二、高校宿舍导师的角色定位及特点
(一)高校宿舍导师与辅导员之间的角色定位及职责
高校宿舍导师负责对本宿舍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开展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指导,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巩固他们的专业基础知识,加强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高校宿舍导师需要与辅导员之间进行角色定位与职责划分。
首先,高校宿舍导师要经常深入学生宿舍,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关爱学生成长,端正学生行为举止,指导学生开展专业学习、课外实践及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及专业技能等应用型人才需具备的各类素质。宿舍导师往往通过对学生的了解,从学业指导、人生指导来给予所带学生帮助。《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辅导员班主任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辅导员主要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日常事务的管理工作。其次,高校宿舍导师与辅导员的配备比例不同。高校宿舍辅导员的配备比例在1:8,而辅导员的配备比例为1:200。第三,高校宿舍导师与辅导员同属于所在院系管理,但归口不一致。高校宿舍导师应由教务处统一管理,辅导员则由学工(部)处管理。
(二)高校宿舍导师的特点
1.以宿舍为单位进行指导,因材施教,教书育人
高校宿舍导师以宿舍为单位,开展学业、思想、生活的指导工作,将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在了解整个宿舍特点的基础上,熟悉每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个性化地开展教育引导。在共性方面,针对90后大学生的迷茫与困惑给予专业性的答疑解难;针对男生买电脑玩游戏,女生买电脑看电视与聊天的不良现象给予纠正与引导;针对不文明无视安全的举止予以教育指正。在个性方面,熟悉本宿舍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思想动态、身心健康状况及学业情况等,因材施教,个性化地予以指导,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挖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指导他们完成学业规划,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2.立德树人,以生文本,培养应用型人才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立德树人应作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高校宿舍导师的出现顺应了这一任务的要求,导师将教书与育人有机结合起来,在传授学生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同时,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坚持以生为本,用关爱排除大学生的心理困扰,用情感支持防治学生的网络沉溺,“通过耳濡目染的方式传授学生知识,影响学生的人格”[3]。导师就是要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及潜移默化的方式教育与引导学生,进而使学生能够成为德才兼备的应用型人才,为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做出积极贡献。
3.建立良好的导学关系,师生“双赢”
作为宿舍导师,会经常通过宿舍走访、谈心、网聊、微信等形式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线上线下的沟通和交流,导师以生为本及民主协商的态度,使得师生之间建立了良好的感情,激发了彼此沟通的主动性,进而形成了良好的导学关系。导师的指导与建议,帮助学生完成学业规划及人生规划,为学生指明了方向,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高尚的道德品质、较强的心理素质及文明的行为举止。同时,导师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加深了对90后大学生的进一步了解,也会根据学生的需求,及时审视自我,修改教学计划,改变工作方式,弥补不足,完善自我。可见,良好的导学关系,使得师生互助提高,教学相长,获得双赢。
三、构建高校宿舍导师建设的路径
在未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学校,试行高校宿舍导师制,需在小范围探索经验,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减少失误,积累经验后再大范围推行。
(一)建立选拔准入机制
高校宿舍导师应由教务处组织专门的科室进行归口管理,负责高校宿舍导师的选拔、培训、指导、考察及考核。严把入口关,将思想政治觉悟高、专业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及责任心强等各方面优秀的专任教师选入高校宿舍导师队伍,加强管理,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锻造一支专业化的高校宿舍导师队伍,从大学生的“小家”抓起,从微观入手,深入学生内心,逐步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进而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二)建立考核评估机制
建立高校宿舍导师的考核评估机制,规定导师具体职责,确保宿舍导师建设的良好效果。建立高校宿舍导师考核档案,定期评选优秀导师,举行表彰活动并大力宣传先进典型事迹,将优秀的宿舍导师作为高校教师学习的榜样,将高校宿舍导师的表现作为绩效考核、职称评审、岗位聘任及表彰奖励的依据,并在科研、进修、晋升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同时,可将高校宿舍导师与深入宿舍、带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时间折合成相应的课时量来发放必要的津贴,建立相应的激励制度,以调动导师的工作热情及工作积极性。
(三)建立沟通保障机制
通过教务处制定导师例会制度,使得全校导师能够相互沟通、相互促进。通过各院系搭建高校宿舍导师、辅导员、班主任的沟通平台,建立定期例会制度,互通消息,发现问题及时予以解决,并可根据会议中涉及的学生事宜进一步商定例会的规格及参加人数。宿舍导师、辅导员、班主任要明确各自的职责。高校宿舍导师要经常深入学生宿舍,关注学生日常生活,端正求学态度,关心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要根据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引导学生建立学业规划,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提高宿舍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帮助其成长为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综合素质较高的应用型人才。
(四)建立监督机制
高校要有一定的经费投入与保障,成立校级与院级两级管理模式,校级管理机构(应由教务处牵头)负责宿舍导师相关条例的制定,负责导师的选拔、考核、培训、评优等工作,保障宿舍导师的基本福利待遇;院级管理明确导师的具体任务与分工,负责提供本院内部导师与辅导员班主任的交流平台,负责提供给导师更好的学习及学生实践的环境。在监督体系中,学校可以建立五级监督体系,即学校监督、院系监督、导师相互监督、辅导员监督及学生监督。学校通过随机抽查、案例分析、互动交流等方式,指出宿舍导师的不足之处;院系通过调查与走访学生、导师互评及匿名等方式对宿舍导师进行监督;宿舍导师之间可以互相进行监督,了解彼此之间与学生沟通的方式,互通有无;辅导员在对学生进行整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及管理的同时,可以间接了解宿舍导师的教育方式及效果,进而向院系领导反映;学生通过与导师的沟通,开展对导师的自我评价及反馈。五级反馈模式,将发现的问题予以及时解决,达到监督效果。
建立高校宿舍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是一项长期工程,适应了高校人才培养改革的形势,适应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适应了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求。高校宿舍导师对大学生进行因材施教的个性化培养模式,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力,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弥补了部分高校在辅导员配备不足及专业教师育人教育不到位的现象。高校宿舍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应通过实践的论证不断加以完善,逐步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199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