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一、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模式
相对于国内,欧美国家大学生的创业教育起步较早,可追溯至哈佛商学院MBA开设的《新创企业管理》课程;在国内,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内高校逐渐开始进行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初探,起步于上世纪末。1999年,首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的成功举办,才开启了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大幕。2002年4月,国家教育部启动创业教育试点工作,以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为代表的9所国内顶尖高校开始进行创业教育试点;自此,国内高校分批次、依托各自师资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通过文献梳理,笔者将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模式大致分为如下几类:
(一)聚焦教育模式
聚焦教育即高校依托自身丰厚的科研优势,面向在校学生进行创业普及教育,并将创业课程体系集合在技术创新、技术商业化和高技术产业情境中,着力培养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技术型创业人才。以清华大学为例,在教育部启动创业教育试点以来,该校成立了中国创业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截至目前已开设了十余门创业系列课程;通过设置《知识产权管理》、《特定产业创新与创业》、《技术管理》、《企业管理》等方面课程,以提升学生的技术创业能力;同时,学校还与美国常青藤高校合作建设“技术创业项目”,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以拓展学生创业视野,为学生的创业、创新活动给予指导和支持。
(二)扩展教育模式
扩展教育即是依托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将创业课程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和素质。一方面,通过在课堂教学环节中设置《创业管理》、《企业家精神》、《风险投资》等课程,丰富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坚持以兴趣为导向,提倡大学生自主选修创业课程,提高教育成效。另一方面,号召学生走出教室,将课外实践环节作为课堂扩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实践和爱心公益活动;通过举办优秀创业校友、企业家创业讲座,参加大学生创业竞赛等方式,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提升创业能力和素质。
(三)体验教育模式
体验教育即高校以创建大学生创业实践园(基地)为依托,在开展创业教育过程中,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培养大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当前,国内大部分高校通过整合校内资源为学生提供实体创业体验的条件:开放科研实验室平台,为学生提供科研设备和研究平台;创业导师引导,通过专业师资力量,引导学生创业;申报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为创业学生提供资金支持、创业场所等;切实引导学生在创业实践中实现自主管理和运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能力。
二、地方院校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的瓶颈
(一)创业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自2002年,教育部在9所院校进行大学生创业教育试点以来,各省市自治区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在属地省属高校推进实施了大学生创业教育试点工作,在给予财政资金支持的同时,有选择地扶持申报高校大学生创业园项目;教育部直属和部分省属重点院校正是在此背景下,逐渐形成了以理论教学为基础,创业实践基地为补充的,较为完善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然后部分地方院校,由于地处非省会城市、学校类型较为单一、地方经济欠发达、院校领导重视程度不够等方面影响,学校难以受到教育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给予的帮扶和支持;进而导致这些地方院校缺乏对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的重视,使得学校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较为落后。
(二)创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本职工作;因而,高校要做好创业教育,就应建设有一支专业性强、学科教育背景完备、有创业经历的师资队伍;然而,这一方面却是国内多数高校创业教育的短板之一。当前,在高校中,从事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教学人员,或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兼职,也或是经济、管理、商学院的教师,极少数的院校,会聘请有创业经验的校友、企业家为客座讲师为学生讲学。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薄弱,势必影响创业教育的质量。当前,多数地方院校的形成了以《大学生就业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创新与创业》等课程为主的大学生就业教育体系,而这一体系也成为这些院校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的例证。
(三)创业教育实践基地缺乏
当前,国内发展较为成熟的创业教育模式即是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创业相结合;以教育部试点的创业教育院校为例,这9所院校各自建立了依托本学校的大学生创业实训实践(孵化)基地,供创业学生在基地进行创业。经笔者调查,多数经济较为发达的省会城市和地区,都有省政府或市政府主导发起建设的创业园区,供大学生创业,并给予办公场所免租、仓储优惠、税收、工商一站的服务等便利优惠政策。然而,由于部分地方院校所处城市经济发展状况较为落后、个体、民营经济发展较为薄弱方面等影响,这部分院校难以建设起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由于多数地方院校近几年大都面临着转型发展的问题,设置有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专业的院校在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中显得较为迫切,这些专业的学生对创业的兴趣和行动力是学校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主力军;而摆在这些院校面前的创业实践基地瓶颈就更加凸显。 三、新常态下地方院校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的路径分析
(一)立足学校特色,引进项目支持
地方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支撑,学校的创立、发展都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和教育资源;因而,在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时,地方院校要把好脉络,坚持依靠学校特色,依托其老牌专业的特色优势,改进完善与特色专业相关的行业、市场分析等方面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同时,要积极依托学校专业学科的师资优势,引导大学生参与研发,将科研成果及时转化成产品,发挥部分学生销售管理专长,积极推进产学研。另外,学校要依托现有资源、平台,结合创业教育状况,积极争取省市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对地方院校创业教育所提供的师资培训、创业扶持、资金支持等方面的项目,进一步优化学校的创业教育体系。
(二)结合学校转型,完善师资体系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人才需求的层次、素质转变,国家教育部已经开始倡导推进职业教育发展,面对国家“引导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从招生、投入等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倾斜”的政策,多数地方院校都面临着学校转型的境遇。据调查,目前普通高等教育学校中应用技术类型的专业主要以理工类、农林水类专业为主,涵盖生物、农学、食品、医学、化工、机械、电子等小类。地方院校在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校转型发展的机遇,努力引进专业技能优秀、富有创新精神的专业技术人才,在推进应用技术专业发展的同时,激发大学生创业兴趣;对于兼职从事创业教育工作的教师,要加强专业技能学习和培训,提升教学能力和素质;引导优秀校友企业家走进校园,担任创业导师,与校内教师共同为学生提供创业指导和咨询,进一步完善学校的创业教育师资体系。
(三)吸纳社会资源,改善创业环境
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创业能力和素质,然而,富有创业精神和能力的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却离不开良好的创业环境。当前,以政府主导为主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较为常见,青年创业者们可以充分享受到基地(园区)提供的政策支持和优惠照顾;大学生创业可以依照当地政策,申请低息,甚至是无息贷款。然而,以技术研发为重点的、科技含量较高的创业企业的青年创业者,他们所需的启动资金缺口确实较大,他们所承受的创业风险很高。因此,我们要努力改善创业环境:从政府层面上来说,即是要进一步优化政府职能,激活市场动力;对于高等院校而言,针对创业毕业生要做好跟踪回访,并及时给予技术帮扶,甚至是资金扶持(通过设立大学生创业就业基金进行);另外,也可通过引入风险投资、个体投资人的形式,实现入股创业,实现风险共。
鉴于当前在国内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模式(PPP),笔者认为,我们在推进创业教育,促进大学生创业环境优化的过程中亦可借鉴并改进;即通过设立由政府、私人企业按约定比例共同设立的创业基金,通过项目筛选,利用这一基金对目标的大学生创业项目进行投资扶持,并约定股权分配权益。在促进大学生创业的同时,提升政府扶持资金利用率和收益率,从无偿扶持到有偿使用;在带动就业的同时,实现社会资源再分配。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199646.html上一篇:高校主题班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