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09-018
[文章编号] 1671- 5918(2015)09-0039-02
[本刊网址] http://www.hbxb.net
引 言
作为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组成部分之一,陶行知的体育观突出了学生发展与个体成长之间的必然联系,将教育的出发点置于乐观向上的生活当中,这是人本观念在体育课程教学中的呈现。将学生良好发展与健康成长视为体育教学人文关怀与教学目标的体现,这对于素质教育在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中的渗透有着积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这其中就涉及到体育教育的根本性转变问题,除了应试教育模式向素质教育模式的转化之外,还涉及到体育教学数量型及规模型相质量型的转变,突出素质教育过程中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师生共同要求的体现需要突出教育科研的先导作用,通过促进教学质量提升落实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上世纪初期,关于教育创新陶行知先生就展开了系统化的研究与探索,并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教育指导理念与教学思想。通过教育实践工作的开展提高教育思想与教学主张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这对于高校体育教学的改进有重要的督导和指引作用,是素质教育理念在当代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贯彻与落实。
一、陶行知体育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
作为陶行知教育理论的组成部分之一,陶行知体育思想突出了体育健身的目的,将健康的公民和健全的公民视为体育教育的核心,无论是体育教学中的运动锻炼还是卫生预防环节都应当将其作为一些手段的根基和依据。在陶行知教育观念当中,将教育的归宿视为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并反复强调康健为人生的第一要事,教育的中心应当为生活,且生活的出发点也应当为健康。从生活与教育之间的关系分析,只有足够康健的生活才能凸显教育生活的康健。陶行知先生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同时也应重视善护和休息的重要性,适当的健身和休息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否则便是不重视自身的生命健康。这正是与我们如今提倡的“终身体育”和“健康第一”相符合的内容,这对于当代高校体育教育的组织和实施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
二、当前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学生的体育积极性难以得到调动
现阶段体育教师是高校体育教学实施的核心主体,在体育课程教学内容接受方面学生的地位显得较为被动,基于这一教育模式导向不仅导致学生主体地位的缺失,且无论是教育内容亦或是课程考核标准的制定都以教师的意志为核心,学生需要做的是完成教师安排的教学内容和完成对应的学习任务。固化的体育训练项目很大程度上变成了对传统应试教育的延伸,而学生的参与也更多地表现为对一项学业课程的完成,并非是出于自身提高身体素质的目的。这既是对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的压制,且不利于学生身心素质的发展,在此基础之上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理解显得较为漠视和肤浅,影响到当代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且是对高校体育教学目标实现的阻碍。
(二)落后的体育教学思想
落后的体育教学思想也是当前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存在的普遍问题,教师在体育教学方面仅仅是为了更好地提高课程考核的达标率,因此在对体育教学课程进行设置时也鲜少会考虑到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问题。这显然与当前世界体育发展格局极为协调。从体育教学的目的分析,应当表现为对学生体育参与热情的培养,而并非仅仅表现为完成对应的体育考核指标,这显然不利于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树立。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实现对学生体育爱好的挖掘,并非是在考核指标下完成体育训练项目,可见单一的教学内容是当前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这一问题的形成与体育教师自身的综合素养有着直接联系,忽视了体育课程教学中学生主体性意识的发挥,这就使得课程的设置也显得过于单一。球类运动和田径项目是当前高校体育课程设置中较为常见的项目。随着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高度发展,当前体育课程实施已然难以满足实际的体育教学需求,新颖体育元素的缺乏也使得终身体育的概念难以深入人心,影响到高校体育课程最终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单一的体育考核方式
依据课程标准来对考核方式进行设置是当前高校体育教学在考核方式方面的主要形式,统一化考核标准的形成突出了指标性考核的所占比例,这一考核方式不仅不利于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的培养,且使得学生对体育学习产生了厌倦和恐惧心理。我们从先天遗传及后天锻炼等方面来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分析,一些先天素质较好的学生能够更加轻松地完成考核,然而先天素质有所欠缺的学生尽管在课后不断练习,但却还是很难通过考核或是达到心中理想的考核成绩。付出与回报之间不成比例使得学生极易对体育学习产生抵触心理,并且害怕参与体育项目。由此不难分析,过于突出体育教学考核中的竞技性因素是不利于学生对体育学习热情培养的,这会使得高校体育课程在诸多课程教学中受到排挤,甚至影响到学生自身身体素质的提高。
三、陶行知体育教育思想在当代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一)体育教育课程新体系的建立
“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是陶行知先生针对当下体育教育状况提出的终身体育观念,这对于高校体育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现阶段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实施显得过于狭隘,学生的学习仅仅局限于体育测试方面,体育学分的获得与学生身体素质提高之间并无直接联系。从终身体育理念的重要性出发,陶行知先生指出应当将终身体育的理念融入高校体育教学当中,切实做到与时俱进,完成对学生体育爱好的培养,在乐于参与的过程中提高高校体育课程教学质量。与此同时,教师在进行体育授课时还应当从技能传授及体育思想传授两个方面来促进体育教育课程新体系的建立,引导学生在掌握体育技能的同时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体育教学的涵义,将体育锻炼与生活学习相结合,促进学生体育素养的提高。与此同时,高校体育课程教学还应当积极和国际接轨,体现体育教学的创新。在具体的课程设置方面不应过于单一,通过实验性扩展在体育教学中的融人更新体育课程内容设置,一些新型的体育项目比如柔力球、橄榄球等都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这对于学生体育学习热情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促进意义。 (二)体育教学考核方式的改进
陶行知先生提出的人本教育观念对于当前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从实际的体育考核方式分析,考核形式过分注重对学生体育技能的掌握,而对于学生体育素养的培育却鲜少涉及。课外实践性是体育课程教学的特殊优势,因此学生天生素质和后天努力共同保证了体育课程的实施质量。在考核方式方面若是采用单一的竞技方式则有碍于体育竞技公平性的提高,因此针对体育教学考核方式的改进也是陶行知先生体育教育思想对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启示。健康发展是高校体育课程实施的本质目的,因此全方位考核的实施显得不可缺少,这对于学生体育兴趣的激发尤为重要。具体的考核方式方面可包括体育课程参与、体育竞技考核以及体育思想考核三个方面,通过全方位考核的开展明确高校体育教学的目的,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促进高校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突出全面教育的教学目标
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三育并重”突出了德育、智育及体育之间的辩证关系,主张从全面教育方面体现人才培养和国家发展之间的联系。作为智育和德育的重要基础,身体是促进全面发展目标实现的根本所在。在体育教育实施过程中,陶行知先生始终将学生的全面发展置于首位,本着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构建体育教学的逻辑体系,从个人生活方式及和谐生活目标确立等方面彰显体育教学的重要价值,这是学会思维和学会学习的基本前提,同时也是高等教育全面发展目标落实的理论依据。从陶行知先生的全面发展教育观分析,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使得高校体育教学从传统技能传授向身心健康培育角度迈进,教学目标的确立充分考虑到社会需求及学生实际情况,这是提高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当代高校体育教学中陶行知先生体育教育思想应用问题的分析,总结出两个方面的结论:其一,高校体育教学中针对陶行知先生体育观的应用突出体现在体育教育的评价体系构建方面,从体育教学的全过程落实陶行知体育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其二,教学实践过程与新型体育教育思想的融合应当从小范围实践开始,论证体育课程教学中这一新型体育观的可行性,并逐渐扩大这一教育思想的实施范围,这也是陶行知教育思想应用需要切实考虑的问题。当前社会改革背景之下,教学改革成为了高校体育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路径,体育教学的终极目标与人的发展休戚相关,因此教育的本质也应表现为对人全面发展的推动作用。作为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组成部分之一,丰富的体育教学思想才能够辩证法精神方面明确了人的全面发展与体育教学之间的关联,突出了教育理念形成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因此对于陶行知体育教育思想的应用在具体的措施制定方面应当明确教学规划与发展动向,提高教育评价体系改革的实效性,突出陶行知体育教育思想对高校体育课程的指导价值。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199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