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一、高校学风的内涵
“学风”,最早源于《礼记?中庸》,即是“广泛地加以学习,详细地加以求教,谨慎地加以思考,踏实地加以实践。”在教育部最新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中,“学风建设与学生指导”被作为重要的一级指标,其包含三个观测点――政策与措施、学习氛围、校园文化活动,可见学习风气建设的重要性。
一般来说,高校学风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学风是一个融高校管理之风、办学之风,专业教师教学之风、学术之风、治学之风、育人之风,工作职员助学之风、服务之风,以及学生求学之风、探索之风于一体的综合性风气、风尚。狭义的高校学风主要是指学生的求学之风、勤学之风、乐学之风、探索之风。高校学风是学校创品牌、树信誉、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优良而健康的学风是强大的动力源泉和无形资产,能够起到催人奋进、调整心态和规范行为的作用,对于凸显和保持大学规范管理、提高质量、凝练特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高校学风的现状
近年来,各地高校不断扩大招生,在办学规模和办学效益得到发展的同时,给高校的学风建设也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大学生学习风气的状况总体上是好的,有理想、有追求仍然是大学生学风的主体形象,但仍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目前高校学风中主要存在以下五方面的不良现象。
1、部分学生学习纪律比较涣散
目前学生上课迟到、早退、旷课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有的学生是“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上课不认真听讲,或玩手机,或看其它书籍,或低声细语,或埋头睡觉,这些现象几乎成为部分学生的学习“常态”,以至于课堂作业、实验分析报告、专业课小论文、毕业设计以及论文只能依靠网络搜索,东借鉴一段西借鉴一段来敷衍过关,考试采用作弊的过关更是呈上升趋势。少数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多门课程补考重修是常有之事,严重的甚至推迟毕业。我们发现有51.3%的学生承认自己有过“偶尔逃课”的现象,其中经常逃课的学生占23.4%;有78.4%的学生认为上课任意迟到、早退、无故旷课逃学、通宵达旦沉迷于网络游戏、玩扑克、互相抄袭作业、考试舞弊等行为可以理解。
2、部分学生意志不坚定,行为易随波逐流
学分制教学制度的施行使大学生们的课程选择具有了一定的灵活性。以宿舍为单位的同学们的学习、生活趋同性在高校表现的越来越强。也就是说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状态易受同宿舍学生的行为影响。如果所在宿舍有少部分学生出现迟到、旷课、作弊、厌学等现象,在没有得到辅导员等相关人员的及时有效引导下,上述现象将可能演变为整个宿舍的集体行为。
3、部分学生心理素质不高,不能平衡学习与其他方面的关系
现在的在校90后大学生,成长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改革开放时期,加上多数是独生子女,网络的影响,学习能力强、思想活跃,热心国家大事是他们的特点。但其中也有部分学生心理素质不高,呈现自大、自恋的倾向,拼搏吃苦精神缺乏,不能很好的平衡学习与交友、娱乐、休息的关系。甚至有些学生将学习这一学生的本职放于次等位置,把大学这一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消磨在吃喝玩乐、谈情说爱、玩电脑游戏上。即使学校有良好的学习氛围,也会随之被大打折扣。
4、部分学生忽视专业课学习,偏重社会活动
目前,受市场经济影响,部分学生出现了拜金主义思想,在校期间往往好逸恶劳,幻想着自己的职业愿景就是坐在办公室里干着轻松的工作,并且领着不菲的工资。但是,想象和现实是存有差距的。特别是当自己学习的专业与现实中专业就业环境较差且工资水平偏低时,尤其是有些专业毕业后找工作的难度比较大的时候,部分学生往往自暴自弃,对本专业课程学习失去兴趣,出现放弃学习现象。另有部分学生则盲目认为将来的工作主要是依靠可迁移能力,专业能力不足轻重。他们普遍有一种想法,那就是,如果将来找的工作和专业不对口,那么专业能力就更没有学习的必要。所以这些同学在大学期间,更热衷学生社团活动,担任学生干部、提前创业等等校园社会实践活动,而没有把专业课程放在心上,结果是真正的可迁移能力没有提高多少,自己的专业反而被荒废了,大学毕业时,这些学生往往后悔莫及。
5、部分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或偏颇、态度不端正
跨过高考这根“独木桥”后,学生们进入大学这个“小社会”开始“独立”学习、“独立”生活。缺少了家长的监管、老师的督促,部分学生便出现了缓一缓、放松放松的心态。特别是在大一上学期,由于课程较少,刚进校的大学生们尚未完全适应大学的学习规律,对自己未来的发展目标几乎没有思考,于是“平时抄作业,考试抱佛脚”的情况并不少见。有的学生学习却带有强烈的功利性,认为读大学就是为“捞张文凭”或“享受四年”。另有部分学生是缺乏求真求善学术精神、永不放弃的科学研究勇气。在学习上往往还停留在高中解答式的学习中,没有转换成大学应该有批判独立思考式的学习方式。所以课余时间没有走进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的动力,偏小阅读量、偏窄阅读面,忙于英语、计算机过级是他们的现状,这也导致相当部分学生知识面窄,知识结构单一。 三、高校学风建设的实践
笔者认为,成都学院作为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要建设优良学风,就必须依靠一整套与学风相关的管理制度来进行规范管理,并且要与时俱进,根据情况变化适时调整学风建设的运行机制。在这方面成都学院已做出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目前成都学院已结合自己的学风建设实际出台了《成都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学习风气建设工作的意见》,开始全面实施和推进学习风气建设系统工程。该工程由学校统筹规划,学院组织实施,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实现学习风气和教风的良性互动,以制度建设和强化管理为突破口,以综合素质的提高、学习计划的完成、学习纪律的好转、考试纪律的严明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从规范走向自觉,志存高远,敬业爱校。具体举措包括六方面。
1、建立新生上早晚自习制度
为加强新生入学管理,从“新”树立良好的学风,学校出台《成都学院学生早晚自习管理办法》,2010级新生从9月开始实行早晚自习制度。根据该管理办法,学生处组织老师和学生干部、学生班主任助理每月实行不定期抽查。该制度实行以来,新生早晚自习出勤率较高,运行情况也比较稳定。该制度的实施,对引导新生合理有效地利用时间、提高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挥了重要作用。
2、实行新生班主任助理制度
根据成都学院学生工作实际,学校出台了《成都学院班主任助理管理办法》。从2010年开始通过全校公开招聘,聘任高年级优秀学生担任所有新生班级的班主任助理。该制度将高年级优秀学生的传帮带作用进行了充分发挥,在引导新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促进他们在思想、学习、生活上健康成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老师和新同学的肯定。通过班主任助理工作的实践,我们感到班主任助理们工作态度积极、大胆创新、成绩显效,促进了学校良好班风、学风的建设。实行班主任助理制度不仅能充分发挥班主任助理的模范作用,并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党员,并且有利于加深老师和同学之间的联系,同时有利于新生迅速适应新的生活、学习环境。
3、加强学生上课考勤三级检查制度
《成都学院关于加强学生考勤管理的暂行规定》的办法出台使学生上课考勤检查工作变得有章可寻。根据规定,学校学生处在督察班级自查、学院抽查的同时,每月组织全处老师和各学院副书记、辅导员不定期开展学生出勤交叉轮查工作,并及时梳理汇总相关检查数据,制作各学院月出勤情况统计表。如发现问题,学生处将及时与学院沟通,采取措施,督促学生进入课堂学习。考勤检查制度实施以来,学生上课出勤率平均在90%左右,学习状况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学生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4、实行学生素质拓展卡制度
从2010-2011学年开始,学校全面推行学生素质拓展卡制度。具体的作法是学校开列的素质拓展项目,这些项目通过素质拓展卡来记录,二级学院的学工办执行。学生如果要在本年度获得各类奖学金和荣誉称号,必须拿到相应素质拓展分数。通过素质拓展卡制度,广大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满足了不同年级的学生素质发展特点和需求,从而逐步构建起多样化、模块化、动态化的素质拓展体系。
5、选树学风建设正反典型
树立学风建设的先进典型和榜样可以很好的带动其他同学。在树立正反两面典型上,一方面,大力表彰先进,发挥榜样示范作用。通过表彰先进、组织优秀学子巡回宣讲、倡议背书包进课堂、号召优秀党员与班级结对学习辅导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形成勤奋好学、创先争优的校园学习氛围。另一方面,加强学生日常行为管理和违纪处理,做到事实清楚、程序合法、定性准确、处分适当、教育为本。近年来,学校违纪处理后无一人上诉。与此同时,学校对违纪处理的事件也加以“宣传”,充分发挥反面案例的警示作用,并对违纪学生建立跟踪教育机制,对学生违纪的情况、动因等做深层次分析,有针对性地跟踪开展教育引导工作。
6、开展学风建设评优评奖活动
加强了对学习风气建设工作的考评力度,开展学习风气建设先进学院、先进班级等评优评奖活动,将学风建设作为年终学院学生工作考核体系的重要内容,极大的提高了学院对学风建设的重视程度,促进学风建设的健康发展。以提高大学英语、计算机过级率为主要抓手,建立健全学风建设与学生的评优评奖直接挂钩的制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实践,我们发现此举能很好的调动师生的积极性,有效的促进了学校学风建设的长足发展。
四、高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的建立
学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优良的学风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高校全员育人、全全方位育人、过程育人的共同结果。笔者认为,搞好思想政治教育是加强学风建设的先导,强化行为规范是加强学风建设的保障,好学喜学的校园文化是学风建设的环境支撑。在成都大学学风建设实践的基础上,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探索“全校参与、各显特色”的优良学风运行监督机制
建立学校、二级学院、学生行政班三个层面学风督察机制。学校专门成立了教学质量办公室,着力加强老师课堂教学的检查力度,严肃处理教师的各类教学事故,机制上确保教风带学风。各二级学院也加大教师的教学质量的监督,采用例如学监会、教师与学生座谈会等形式,营造良性的教与学的互动。加强考试诚信教育,严格考试管理、严肃考试违纪处理,建立学业警示制度,从而保证学风的良好运行。
2、完善“以评促建、创先争优”的优良学风建设激励机制
以“先进班集体”创建为龙头,以优秀学子事迹报告会和“十佳大学生”评选为载体,广泛开展学风建设优秀个人、优秀寝室、优秀班集体评比活动。通过拍摄年度优秀学子宣传片,编辑优秀学生励志事迹宣传册、设立200万学生创新创业专项学生活动经费等一系列激励手段,引导学生创新创业,积极参加各种科技竞赛和文体比赛,满足他们对个人发展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热情,促使从“要学生学”向“学生要学”转变,从而形成学风建设的内在动力。
3、研究建立“全面覆盖、科学合理”的学风建设考评机制
建立学风建设考评机制是学风建设能否落到实处的核心。只有合理的考评机制,才能保证学风建设的稳定运行。因此,学校学风建设考评机制的设立应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办学目标和学风建设现状,重点突出指标设计的科学性、导向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力求能反映出学风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笔者结合工作实际,认为学校学风建设的评价指标应主要由学生毕业率、英语通过率、升学率、就业率、学风建设评优评奖情况等指标构成。除制定一套适合学校实际的、完整的、且操作性较强的学风建设考评体系外,还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要组建一支称职的考评队伍,这是考评工作得以落实的基础。二是要坚持正确的考评原则。应将公平、公正原则贯穿于考评全过程,不带个人感情色彩,不根据自己的喜好收集、取舍考评信息。三是建立一套畅通的信息反馈机制,及时将考评结果和意见反馈给相关部门和个人。
五、结语
大众化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全新的阶段,旧有的学风建设经验面临着根本性的解构。学风建设要真抓实干,要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并为之建章立制,要不断分析学风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并实事求是的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抓学风,应该同时注重“教”、“学”、“管”三个方面,否则,从长期来看,效果可能会受到影响。但是高校学风建设的长效之举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学风建设要与人才培养结合,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结合,与满足学生成才需要结合,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199792.html上一篇:高校学生寝室文化建设探微
下一篇:陕西省民办高校啦啦操发展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