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作为党员,高校教师是党员队伍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群体,是党的教育方针在高校的一线执行者,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中坚力量。加强党员的党性教育,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一个根本原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当前加强党的建设的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加强高校党员教师的党性教育,建设一支具有坚强党性的高校教师党员队伍,对高校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极为重要。
一、党性意识及其重要性
党性是一个政党固有的本质规定性,是阶级性最高、最集中的体现。中国共产党的党性是她作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而明显地区别于其他政党的特性。党性不仅体现在党的纲领、章程和组织生活中,更体现在每一位党员的思想、工作作风和言行之中。党员的党性意识是党性原则在党员的思想上牢固树立并积极转化为实践行动的自觉认识,是党员对党的性质、宗旨、使命以及党员的权利义务在思想上的高度认同,是党员政治觉悟的集中体现,是党员对自己作为共产党员身份的一种高度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和归属感,所以,党性意识,又称党员意识。共产党员增强党性意识既是保持党的先性、纯洁性的根本要求,也是成为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根本保证,更是确保党的事业不断走向成功的基础和关键。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对党员党性意识的培养和强化(早在一九四一年七月一日中央政治局就通过决议做出过《中央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从而确保了我们党所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了胜利。高校教师党员是党在高等教育事业中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推动者和实践者。目前,高校教师党员已占到教师总数的一半左右,而且大多数身处教学、科研第一线。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增强高校教师党员的党性意识,使他们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中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本色,充分发挥他们在培养社会主义可靠接班人这一伟大事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对于实现党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中的光荣使命至关重要。
二、高校教师党员党性教育现状
在改革开放的30多年时间里,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校是整个社会的一部分,它同样面临着市场经济构建过程中形成的经济冲击波和两个重要趋势的影响。从总体上看,高校教师党员素较高,政治立场坚定,大是大非面前能够保持清醒头脑,甘愿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勤奋工作,具有较强的责任感。但也有部分党员没有认真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脱离群众,认为党性空洞且没有实际用处;有的党员偏重科研、教学等业务能力的提升,忽视党性教育;有的党员在教学或管理工作中怕麻烦、怕吃苦、怕吃亏,以是否获得名利作为自己做事的标准,淡忘了党的宗旨;有的党员口号喊得多,但不见济困助人、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有的党员组织性、纪律性不强,不按时参加组织生活等。此外,高校还承担着自身改革和发展过程中暴露出来的困境和压力,特别是教育大众化时代以来,教与学的矛盾、学生数量猛增与学生质量下降,管理行政化与服务意识淡薄、科研绩效与项目资金的诱惑等不和谐因素越来越常态化。高校中一些教师党员在这种大环境下迷失了方向,党不再是实现其理想抱负、无私奉献、服务于人民的先锋队组织,转而变成实现个人利益、获取竞争优势的工具。
由此可看出,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日益彰显的同时,当前高校教师党员的党性修养现状不能尽如人意,党性教育尚需加,党的建设任重道远。
三、加强高校教师党员党性教育的对策思考
党的十八大的胜利召开,对高校教师党员党性教育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的高校教师党员的党性修养与锻炼,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一)健全高校党员党性教育机构
作为教育机构,高校给人们的第一印象就是传播知识的功能,教育应该是其首要任务。但通常我们所理解的教育一般都是在知识的教育上,很少想到高校中教师党员这个特殊群体的党性教育。实际上,教师党员作为高校中一个庞大的群体,在高校人群中拥有绝对的数量和质量优势,他们的党性教育更是关系着高校办学质量的好坏。一个常设的党性教育机构,能够管理和教育好高校教师党员这一群体。因此,高校教师党员党性教育必须要有一个常设机构,不能延续以前那种肤浅的认识,单纯的认为高校应该注重的是知识教育,教师党员的教育可有可无,即使有教育也是临时的、敷衍的。没有一个常设的党员教育机构,我们是很难管理和教育好高校教师党员群体的。现在各高校都要有校一级的党校和院系一级的党校分校,这样很好地承担了高校教师党员党性教育功能。
(二)建立健全高校教师党员党性教育长效机制 一是高校党委和各基层党组织要提高认识,将教师党员党性教育纳入党建工作重中之重,制定详实、操作性强的党性教育计划。二是建立工作责任制,将党员教育工作责任落实到人,具体负责筹划、制定培训方案。三是健全监督机制,对教师党员教育全过程进行监督、指导和考核,使高校教师党员党性教育工作成为常态工作,成为考核、提拔党员干部的一项重要指标。四是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将高校教师党员党性教育活动和各种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评选“五星级共产党员”、“优秀共产党员标兵”、“优秀党校教师”等,大力宣传典型,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使高校教师党员有一个为之奋斗的方向和目标,并由此产生动力,进而期待通过勤奋工作得到认可,为争取荣誉不懈努力。
(三)高校教师党员实施分类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变化,吸收党员的政策也随着改变,高校发展教师党员的力度也随之加大,因此,高校教师党员的分布也更加广泛,不同层次的教师党员教育重心肯定不完全相同。面对新形势教师党员队伍的变化,我们原来的党性教育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时期的党性教育,我们必须更新教育方式,进行分类教育。高校教师党员党性教育难,难就难在教师党员群体的知识分子身份,而且知识分子的知识背景和专业各不相同,教育经历和入党背景也各不相同,因此,对他们进行党性教育时应该有针对性应该区别,教师党员和教学服务的党性教育应该区别,而教师党员中不同专业的党员党性教育同样应该区别,特别是文理科背景的党员,对他们的教育方式更应该区别和有针对性。
此外,党性教育还应根据教职工党员身份和工作岗位的不同科学安排教育内容,不能搞“一刀切”。例如:对于预备党员,因其刚入党,对党的认识和党的基本知识的理解尚处于较浅层面,对党内政治生活准则不很熟悉,应侧重于党章的学习;对于正式党员,应侧重于党员享有和行使权利的教育,确保他们正常行使权利不受侵犯;对于领导干部党员,应侧重于科学发展观和反腐倡廉的教育,为提高执政能力提供理论武装和廉洁从政保驾护航;对于在职教职工党员,党性教育应与其教学、科研或管理工作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让他们认同“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而共产主义的实现建立在千千万万人努力工作的基础上”;对于退休教职工,要让他们认识到“作为教职工是退休了,但是作为党员没有退休”,鼓励他们发挥余热,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
(四)严格组织生活,坚持不懈地提高党员素质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建立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制度,为增强党员党性教育的有效性指明了方向。学校党组织要认真执行“二会一课”,定期召开支部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按时上好党课的制度,坚持和完善民主评议党员制度,认真落实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制度。
(五)为教职工党员搭建加强党性锻炼的平台
进行党性教育,理论学习是首要前提,党性锻炼是有效举措。进行党性教育,必须与党员的工作实际紧密结合。教职工党员工作的对象是学生,其党性锻炼的受益者自然也应当是学生。高校中贫困学生是弱势群体,学校党组织要认真开展教职工党员结对帮扶贫困学生的活动,教职工党员要积极参与其中去,给予贫困学生生活上的帮助和精神上的关怀,在奉献爱心的行动中提高思想觉悟和升华道德情操。
(六)加强舆论宣传工作
一是“引进来”,大力发掘高校教育系统或本单位的先进典型,组织专场报告会,以身边的人教育身边人,充分发挥优秀共产党员的引领示范作用。二是“走出去”,高校教师党员到先进单位访问先进人物、到革命圣地重温党的历史轨迹与到监狱进行警示教育紧密结合,促使高校教师党员审视自我、净化心灵,自觉改造世界观、价值观、利益观。作为高级知识分子,高校教师党员更要坚定理想信念,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影响与侵蚀,实践党的宗旨,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另外,我们还应该充分发挥校园网的作用,建立党员教育红色网站,拓展教师党员教育的空间。高校教师党员教育工作应充分发挥校园网作用,利用网络的交互性改变以灌输为主的传统教育方法,努力建设因特网上的“红色阵地”,让教育工作乘上网络快车,从而占领高校宣传教育的主阵地。
四、结语
加强教职工党员的党性教育是一项长期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需要学校各级党组织高度重视和密切配合。在教育培训中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指导,把广人党员、干部铸造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
总之,党性教育贯穿于共产党员终身,作为知识分子的高校教师党员,更应该加强党性教育,提高党性教育的有效性,增强自身的党性修养,努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育更多的合格人才。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199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