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一、高校的创新教育及其必要性
创新教育又被称为创造教育,由英国心理学家高尔顿开创的。创造教育最初在欧美、日本等国家得到重视并迅速发展起来,并逐渐扩展到其他国家。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知识、创新思维为教育目的,以期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而进行的教育活动。我国的《高等教育法》第五条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创新教育的兴起是知识经济时代、国家发展和青年大学生成长的必然要求。
二、网络文化是一种先进的文化
(一)网络文化代表了新时期文化的发展趋势。伴随着网络的发展,产生了网络文化。网络文化是指各类主体以计算机网络为载体,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进行网络操作以创造出网络精神产品的一种新型的文化模式,包括网络文学、网络课程、网络新闻、网络论坛、网络视频等文化形态。网络文化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和折射,不但内容丰富,而且形式多样。因此,网络文化这种新型的文化模式,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涵,扩充了以往文化的外延,代表了新时期文化的发展趋势。
(二)网络文化是一种先进的教育载体。目前高等教育的现实是无法满足每个大学生的个性教育与创新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网络信息时代的教育则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这种困境。网络文化的信息量是巨大的,它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视听需要,还能使学习者根据自身情况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交流互动学习,以增加信息的获取量。如国内外各大名校、名师的精品课程、视频讲座、公开课程随处可见且易下载,为高校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学习平台。再加上网络文化信息更新速度极快,网络文化为我们建立终身学习型社会提供了理想的教育载体。
(三)网络文化是一种更适合人发展的文化。网络文化之所以能在短短几十年时间内得以迅猛发展,是因为它是一种开放的资源,在网络中融汇了古今中外各种文化资源,打破了传统文化传播的时空限制,真正实现了无障碍传播。任何人不分国家、民族、种族、身份地位,都能以平等的身份快速、有效地获取网络资源,学习、借鉴网络文化。网络文化具有多样性、平等性、自由性、兼容性、共享性等特质,它创造新的文化世界必将带动整个社会的发展与变革。
三、网络文化背景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途径与模式
(一)构建学生网络学习平台。通过网络平台,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学习内容、学习过程,系统学习网络文化,自主学习创新教育相关方面的知识,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并通过网络学习系统得到相应的指导与帮助。网络学生学习系统针对不同学习者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习兴趣提供创新教育学习内容与理论知识,采取个别学习、小组学习和师生团体学习,实现学习过程的自主性、多样性和趣味性。
(二)建立健全网络教学管理系统。网络教学管理系统是网络创新教育平台正常运行的保障,主要负责学习资料库的建设与教学信息的反馈。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管理、指导、监控,收集整理相关数据,随时反馈网络创新教育的整体状况和个别情况,为教学管理者调整与变革提供依据。网络教学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学习资料库建设与教学信息反馈两个模块。管理者通过建设学习资源、案例库、课件库、习题库等信息,确保学生网络学习资源的丰富性与完善性;教师通过教学信息反馈系统查看学生学习的进程,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帮助,以提高网络教学的实效性。
(三)提供必要的网络支持系统。学校应提供校园网、卫星电视网、远程教育网和网络开发工具,为网络创新教育的开发与改进提供技术支撑,为本校制作创新教育资料提供最新素材与软件工具,让外界“新鲜血液”源源不断流入信息渠道,从而使得网络创新教育平台成为丰富、完善的创新教育资源库。
(四)组建网络小组进行相互教育。在网络创新教育的学习中,有着共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可以组成学习小组或学习团队 。他们在各自个性化学习的同时,又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弥补,对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合作能力、思辨能力以及个人的成长都具有极大的好处。
(五)建立一支有创新精神的新型教师队伍。首先教师应当具有深厚而扎实的专业知识,完备的知识体系,并能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使自己处于学科的前沿。其次教师应积极从事教科研活动,不断接收新的科研成果,并在教学中加以应用,把理论转化为创新实践,以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再次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还应重视培养学生收集信息、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潜能。最后教师要善于运用网络文化的教育平台激发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培养追求真理、热爱科学、敢于冒险、勇于创新、不怕失败的学习精神。在网络中创建一个自由交流与平等研讨的环境,努力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良好氛围。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199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