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27--01
一、发展课外体育活动的意义
2002年教育部新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要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体育锻炼,校外(社会、野外)活动,运动训练纳入体育课程,形成课内外、校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这一决定,使其成为高校体育教师更加关注的问题,需要重新审视的问题,需要结合各自的实际科学解决的问题。实践证明课外体育活动作为高校体育的延伸和补充,是进一步完成高校体育活动要求,提高高校体育工作成绩的重要手段之一。课外体育活动可弥补体育课堂上不能完成的任务,使校园文化生活更活跃、更丰富,同时提高大学生的组织创新能力和主动锻炼能力,养成学生互帮互学的良好品质,提高大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锻炼大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健康的生活习惯,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全面协调发展,培养大学生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使每位大学生掌握必要的体育技能,具有终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为以后更好的学习和工作做好准备,为实现中国梦奉献自己的力量。
二、陕西省高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学生自身因素
在对高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因素的调查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以身体好不用锻炼,不知道锻炼方法,对体育没兴趣,学习负担重、没时间,无经济能力,身体较弱、不宜参加,没有人组织指导,没有同伴,个人情绪等原因不参加体育锻炼。
(二)学校体育环境因素
普通高校的体育设施是实现体育教学的重要途径,它不仅承担普通高校的教学、训练和开展群众体育活动的任务,还承担着为社会服务的任务。因此,要满足体育功能“多元化”走向的需要,就必须重视体育运动设施。学校运动场地和器材的完善更是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必要条件,如果运动场地和器材不足,就会抑制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好的体育设施和运动氛围能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和欲望。随着高校扩招,学生的人数越来越多,使得本已紧张的运动场地愈加匮乏,导致课外体育活动无处开展,学生的运动兴趣得不到满足。
(三)社会体育因素
现在,大学生巨大的就业压力,需要多方位去找工作和为其做准备。其次是考研,促使他们投入更多的时间学习,从而减少了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各种媒体对体育的宣传、良好的家庭体育氛围、社会体育运动环境等都是影响陕西高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因素。
以上的因素仅仅是客观方面,在与有关专家面谈中了解到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最大限制因素就是一个字“懒”。所以我们在努力改变调查出的客观限制因素的同时更要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必要时实施一些具体的强制措施组织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
三、陕西省高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科学管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建立组织管理机构,从上到下重视;健全体育场地器材管理,合理利用有限资源。根据学生的体育爱好和身体状况制定运动处方,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运动方法,了解运动项目和器材的特点,在无损伤中进行科学健身,要求学生掌握裁判工作等知识,并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修养和体育法规知识。发挥学生在课外体育活动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从培养体育运动兴趣开始,进而培养多种能力,逐渐树立“健康第一”的终身体育观。
(二)改革体育教学模式及竞赛方法
该革高校“田径为主、面面俱到、蜻蜓点水”式的体育教学模式,根据学校情况和学生爱好多开设一些学生喜爱、易于开展的体育运动项目;注重课堂教学、分组练习、考评等,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和积极向上的品质,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运动的乐趣和身体的变化,以利于终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改革原来单一的田径运动会变成人人都可以参与的综合性运动会,可组织团体操表演,或健身性、趣味性为一体的比赛项目,比如花样跳绳、短距离的跳绳接力、抱球跑、踢毽子等,让每位学生都能运动起来,使我们的操场更热闹。
引导学生体育消费的意识,协调好学习与运动的关系
体育消费作为体育产业发展的晴雨表,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体育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体育消费,购买运动服装和鞋、运动器材、购买体育书刊报、参加体育活动培训班、观看体育比赛等,使学生对体育消费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为更好地加入课外体育活动做准备。
课外体育活动不仅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组织能力、完善人格、健全心理,还可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业。这就要求大学生合理地安排作息时间,协调好学习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关系,在完成学业的同时使自己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大学生。
(四)组织形式多样化的课外体育活动
在早操、课余时间、节假日安排形式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发挥体育社团、体育特长生的作用,组织开展学校各级赛事,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积极调动更多的学生加入到课外体育运动中,从各方面为学生创造锻炼条件,使课外体育活动真正成为体育课的补充和延伸,实现“课内课外一体化”。
(五)借助社会力量开展课外体育活动
引进社会资源解决学校体育设施和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通过媒体宣传、比赛、交流等进一步巩固体育教育成果,帮助学生巩固并掌握终生体育技能,并强化其终身体育意识。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200017.html上一篇:加强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对策探究
下一篇:高校法学研究性教学方法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