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一、传统本科高校发展存在的问题
地方高校缺乏地域优势,且在大学不断扩招的大背景下,一大批地方院校合并以及高职高专升格为本科院校,但市场并不是十分认可这类高校的毕业生, 不容忽视的现实从侧面反映出地方院校尤其是地方本科高校的发展转型已经势在必行。
一是办学定位趋同。众多地方本科高校的发展规划把发展目标定位为综合性大学或者研究型大学,但是由于历史原因,这类高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均在一定时期内无法达到综合性大学或者研究型大学的要求。
二是学科专业无特色。这类高校普遍因科研实力、教学资源不足而不能满足较高层次的教育需求,转而设置大量的文、经、管等专业。造成毕业生难就业。
三是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地方本科高校在国家层次的教学评估中存在一刀切的问题, 其结果是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既无法做到综合性大学那样本硕博的系统培养,也无法突出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四是服务地方经济能力低。由于办学定位的同质化,地方本科高校在科研上追求达到登峰造极。这使得地方本科高校的发展进入恶性循环,本该好好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大学成为封闭的象牙塔,并由此产生搞科研的不管技术、搞技术的不参与科研现象。
五是教师实践能力弱。地方高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普遍存在重学历、重理论水平、重出身的现象。要求教师具有博士学位且出身名校,但是很多刚毕业的博士即使理论水平很高,其实践能力也存在不足,这些都势必影响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六是办学经费短缺。地方政府对本地高校经费支持不足,地方本科高校的错误定位也导致其难以吸引社会资金,这直接影响了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
七是教育目标和企业需求不对接。现行高校管理体制客观上使地方本科高校没有或失去了行业背景,地方高校的错误发展目标和企业尤其是当地企业的需求背道而驰,导致地方高等教育无法对地方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二、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基本特征
在我国,应用型高等学校是相对于学术型高等学校而言的,并没有严格的定义和区分,一般研究认为,应用型高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应用型高校的本质属性。
一是办学的目标――服务地方经济。在理论上要求具备良好理论知识和文化基础,在实际操作上要求能解决一定职业领域的实践问题,专业设置上具有显著的应用型特色和职业导向。这样的大学培养的学生直接面向经济社会生活,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二是灵活的学制――满足学习者需求。应用型大学由于其人才培养目标的特殊要求,一般不会强制学生的学习时间,而是允许学生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在专业教育上不放松,在实践上不放松,以实际应用为主,对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真正开展因材施教的教育。
三是招生政策――注重生源的多样性。在当前体制下基本上只能招收参加高考统一考试的学生,应扩大招生来源,如职业高中的对口生源,以及完成中等职业教育欲进一步深造的学生,甚至可以包括专升本的学生。在培养时,要文理兼顾,有计划地加强对基础较差的学生的辅导,提高基础好的学生的实践标准。
四是人才培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考试以及毕业论文上更注重应用性,其可以是一项工程改进方案,也可以是一项试验方案,基本上告别闭卷考试这种考试形式。
五是办学经费――政府和企业。应用型高校在经费来源上一般除了政府的投入,也会有企业的投资。企业一般愿意和这类高校进行科研合作,投资新建研发中心,学生可以在中心实践,中心的成果输出既可以指导企业发展,又可以带动学校科研的发展。
六是理论研究――研发创新。应用型高校应该瞄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与地方政府、企业共同设立研发项目,与当地产业部门密切协作,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为区域发展做出贡献。
三、向应用型本科发展的举措
一是确定发展目标。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目标的制定,必须建立在自己的办学特色、办学质量和效益之上,要紧紧围绕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进行。一方面要大力培育自身特色,提升应用型本科院校整体办学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必须从实际出发,围绕社会需要,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如果抛开市场需求,不顾自身的办学特色与优势去定位自己的发展目标,其结果只能是背道而驰。
二是拓展学科专业。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主要任务则在于实施应用性本科教育,培养大量应用型创新人才,因此,必须加强学科专业建设,通过学科带动和促进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学科建设与发展要服务于专业的建设与发展。要深入分析本地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调整专业或专业方向,及时增设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性专业,为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培养所需要的各种应用型创新人才。同时,以灵活实用的课程设置来培养具有多种技能的学生。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应集中体现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学科专业结构既决定人才培养规格,也直接影响办学的特色与质量。应用型本科院校应根据自己的独特优势,发展一些重点学科,建设好特色学科并使之成为优势学科。在优势学科上培养一批有特色、高素质的应用型创新人才,产生一批社会需求的科技成果,从而形成自己的特色。因此,特色优势学科的建设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形成自己特色的基本出发点。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不能沿袭传统的课程体系,而需要构建充分反映社会需求,满足地方、行业对人才需求的应用性课程体系。构建应用课程体系必须注重基础理论教学,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同时要高度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强基础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的相互融合,通过实践项目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要防止因突出应用而使专业设置缺乏学科支撑,进而导致发展后劲不足。 三是培养创新人才。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安于本科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面向区域和行业经济的发展,积极开展应用技术开发研究,发展应用技术产业,努力形成产学研良性互动局面,培养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在高等教育发展的格局中找准自己的位置,理清办学思路,确立办学宗旨,明确发展目标,把握发展方向,确立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加强应用性的学科专业建设,发挥优势,形成特色。
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走出传统的“精英教育”办学理念和“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开展应用性教育,培养面向地方、服务基层的本科层次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应用型本科院校不是要求知识的全面系统,而是要求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最佳结合,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大批能够熟练运用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适应社会多样化需求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应用型大学培养的是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其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具有鲜明的特点,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并有较强的科技运用、推广、转换能力等。
四是建设“双师型”队伍。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双师型”教师是关键。要大力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保证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可持续性。为此,必须通过引进、培训、自学、兼职等途径,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以满足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
应用型本科院校需要一大批熟悉业务和专业知识的“双师型”教师,他们不仅能传授本专业的基本知识,也熟悉岗位操作,并善于通过恰当的教学法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因此,传统的教师并不能完全胜任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为此,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需要大力培养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师资队伍,同时,可以通过聘请校外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作为兼职教师,逐步形成一支相对稳定的、既有较高学术水平、又有较强应用能力的教师队伍。应用型院校的教师队伍建设,既要抓好新任教师的职前培训,又要加强在岗教师的职中培训,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加快与市场接轨的步伐,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传统本科院校转型是不可逆转,只要采取新的方法、新的模式、新的理念来发展,走开放式的办学道路,坚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原则, 普通本科院校就一定能转型为满足社会需求、受到社会肯定和欢迎的应用型本科院校。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200191.html上一篇:高校创新团队建设与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