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一、民办高校依法治校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国家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提出,各高校的依法治校工作都有了一定程度的进展,积累了很多好的经验,创造了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依法治校的工作思路,尤其是民办高校的进步更是夺目,通过依法治校工作的开展,使得大多数民办高校都走上了规范办学的道路,对于我国民办高校之间展开良性的竞争创造了很好的氛围。然而,就目前民办高校依法治校的现状来看,我国民办高校依法治校工作的整体水平并不高,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
(一)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法律体系不完善,依法治校的基础不扎实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高等教育对社会影响的广度和深度的全面提升,依法治校的基本方略也逐渐在全社会形成了共识,因此高等教育法制化的全面开展已经是迫在眉睫。自从1980年我国制定第一部教育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以来,我国相继制定了《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一系列教育方面的专门法律,基本实现了我国高等院校有法可依的目标。但是,在看到这些成就的同时,我们不得不承认,我国的高等教育法律体系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从整体上来讲还不完善,还有很多需要加强的环节,比如说学校与教师、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的性质如何界定;各个高校根据法律授权而实施的行为是否超出权限缺乏专门的监督管理部门等等,以上问题的出现严重制约高校依法治校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民办高校管理者的法治意识和依法治校的观念淡薄,管理水平不高
虽然我国公民经过普法教育,在法律意识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由于在进行普法宣传时存在走过场、搞形式的情况,以至于接受普法教育的大部门人只是应付了事,根本不知道如何去用法律的尺度来衡量自己行为的合法性。高校管理队伍本来应该是最应该有坚定的法律信仰的群体,然而他们的法律意识现状同样不容乐观。在民办高校的管理中,部分管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完全无视法律的存在和要求,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肆意滥用自己手中的行政权力去管理学校事务,不能有效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三)民办高校依法治校的内部规章制度不健全,有关法律监督部门执行力度不够、监督不到位
校内规章制度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学校的规章制度与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相冲突,越权行使法律法规赋予学校的管理权力,从而导致学校在管理校园事务的过程中屡屡出现违法现象。另一方面,民办高校的盈利性质决定了他在管理学校事务时存在着重视学校权力而忽视学生权利的情况,致使权利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严重失衡。
二、大力推进民办高校依法治校工作的对策分析
正如上文分析,民办高校在治校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同时依法治校又是关系民办高校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一环,因此,对民办高校而言,如何快速合理地解决这些问题,是摆在高校管理者面前的一项课题,那么针对以上所提到的问题,结合民办高校的实际情况,特提出了以下几条建议:
(一)建立健全高等教育法律体系,使得高校的管理真正有法可依
我国现行的一些高等教育法律,由于受制定时的立法指导思想、立法技术和立法环境的制约,显得有点儿粗糙和过失,因此我们有必要通过借鉴其他国家依法治校的先进经验来修改现行教育法律,使其操作性增强,指导意义更大。另外,对于高等教育法律体系尚未调整的法律关系即法律空白的方面要加快立法的脚步,尽快把需要受到调整的所有法律关系都纳入到教育法律体系中来,真正实现有法可依。
(二)提升高校管理者的法律意识,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树立依法治校的观念
高校管理者作为高校依法治校的主体和参与者,他们的法律意识状况和管理水平以及依法治校的观念直接影响高校依法治校的效果,依次,只要管理者能够提升自己的法律意识,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依照法律法规管理学校,依法行使权力,自觉履行义务,保障师生的民主权益,就能够促进高校依法治校的有效开展。
(三)制定符合法治精神的高校内部规章制度
我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学校的章程是学校进行管理的依据。所以,建立和完善民办高校内部的规章制度是非常必要的,当然,民办高校的规章制度必须要符合法律规定和法治精神,不得与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相抵触,对于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内容要及时废止或修改。同时作为配套设施,可以建立高校规章制度审查备案制度,对其合法性进行专门的审查,从而保障高校内部规章制度能够充分保障师生的合法权益,促进高校依法治校工作顺利开展。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综上所述,高校依法治校工作作为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民办高校生存与发展的命脉,在依法治校工作取得一些成就的同时,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因此,我们要认清依法治校的现状,认真分析面临的挑战,探讨更好的发展路径,从而不断推进民办教育事业向前发展。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200283.html上一篇:高校网络舆情分析及引导机制研究
下一篇:试论高校统战工作的创新战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