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民族传统体育教育是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民族精神的一种有效途径。武术是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之一,传统武术文化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近些年来,武术作为高校体育教学的一部分重要内容,已经逐渐进入了高校体育课程体系,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于武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视与关注。然而,通过对目前我国所开展的高校武术教学进行观察和了解却发现,目前我国所开展的高校武术教学活动,却远远没有发挥其在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民族精神方面的积极作用,很多高校都是将武术作为一项竞技体育项目或者是一种健身的手段来开展的,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其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将传统文化教育贯彻落实到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充分发挥高校武术教学在民族文化弘扬和民族精神传承方面的作用与价值,在高校武术教学改革的工作中,就必须要重视传统文化的挖掘和武术教学理念的创新,鉴于此,本文就针对传统文化导向下高校武术教学改革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简要的探索与分析。
一、传统文化导向下高校武术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概括来说,传统文化导向下高校武术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传统文化导向下高校武术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是我国武术推广和武术文化传播的必然要求。由于在很多高校在开展武术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仅仅将武术看作一项竞技体育项目或者是健身体育手段,教学的内容,也仅限于对武术套路的规范性掌握,从而使得高校武术教学出现了体育化、竞技化的问题,并逐渐出现了向竞技体育项目流向的趋势,却忽略了我国传统武术文化内涵的发掘与传承,从长远的角度看来,这对于我国武术运动的推广与武术文化的传播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文化导向下高校武术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就成为了我国武术推广与传播的一个必然要求。
2.传统文化导向下高校武术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是充分发挥高校武术教学德育功能的必然要求。由上文的分析可知,由于很多高校在开展武术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仅仅将武术当做一项竞技体育运动项目,一种拳艺技术、一种躯体体操或者是一种健身手段,因此,使得我国高校的武术教学正在不断地向着技术化和标准化的方向发展,而其所具备的德育功能却一再的被忽视。很多学校(院系)领导和任课教师并没有看到武术教学所具备的教化人的价值,只一味的强调学生对武术技能的掌握和学生身体素质水平的提升,从而陷入了一种思维的盲从。针对这种现状,为了促进高校武术德育功能的充分发挥,就必须要在传统文化的导向下开展高校武术教学的改革工作。
3.传统文化导向下高校武术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是高校武术教学科学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开展高校武术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材的陈旧、课时安排的不足,场地设施的局限等等,这些都是来自外部的压力。而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武术文化内涵的挖掘与渗透,以至于无法充分的激发学生的武术学习兴趣,则是影响高校武术教学科学化发展的最大障碍,同时也是我国武术传播过程中一个实质性的危机。综观目前我国的高校武术教学,普遍存在重形不重意的情况,再加上,多数高校武术任课教师都是毕业于专业的体育院校的,相对于其自身的技术水平来说,文化水平却略显不足,因此,在开展高校武术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很难将武术定位在较高的文化层面上进行诠释和教学,使得教学活动出现了不结合人文典故,仅仅停留于技术层面、片面强调基本功的学习与训练却不重视学生武术精神的培养等诸多的问题,从而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武术教学活动的科学化发展。由此可见,为了确保我国高校武术教学的科学化发展,就必须要重视传统文化导向下高校武术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
二、传统文化导向下高校武术教学改革的对策分析
(一)以改革教学理念为先导
要开展传统文化导向下的高校武术教学改革工作,首先必须要以高校武术教学理念的改革为先导,具体来说,传统文化导向下高校武术教学理念的改革应注意如下几点问题:
1.应注意树立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理念。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发展的根本,也是影响综合国力提升的关键,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于我国现阶段来说,要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高潮,要提高国家文化的软实力,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和谐文化,其中最为关键,也是最为首要的一点就是要弘扬中华文化。而中国的传统武术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因此,在开展高校武术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必须要树立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理念,深入挖掘武术文化中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的内容,使得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能够通过学校教育的方式来得以弘扬。
2.应注意树立弘扬与培养民族精神的理念。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以及凝聚力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而传统武术文化中所蕴含的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就是我国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内容。高校作为社会注意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其担负着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社会人才的重任,因此,在开展高校武术教学的过程中,就应注意树立弘扬与培养民族精神的理念,通过教学中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武术精神的培养,来促进我国民族精神培养与弘扬。
3.应注意树立武术文化传承与武术技能传授并重的理念。高校武术教学中以技能传习为中心的武术教学理念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社会的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在高校武术教学中应注意树立武术文化传承与武术技能传授并重的教学理念,摒弃单一,只关注武术技能教学与训练的教学指导思想,从武术课程目标的制定、武术教学内容的选择、武术教学方法的应用和武术教学评价活动的开展等多个环节入手,来渗透武术文化的内容,以此来发挥高校武术教学育人和树人的功能,更好的继承和弘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将我国的武术文化传播与普及开来。 (二)以教学内容的改革为辅助
高校武术教学的教学内容,是教学理念的载体,也是教学改革的得以贯彻落实的媒介。传统文化导向下的高校武术教学改革,必须要以教学内容的改革为辅助才能够得以切实的贯彻和落实。因此,在开展传统文化导向下的高校武术教学改革工作时,一定要注意教学内容的改革。
对于我国大多数高校来说,现行的武术教学内容已经延续了几十年之久,很多都是围绕武术教学的“老三样”来开展的,即:初级长拳第三路、初级剑以及二十四式太极拳,这些教学内容不但形式较为单一乏味,而且动作数量多,且难学、难记,很难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不仅如此,由于我国现行的高校武术教学内容基本是延续竞技武术套路的思维模式来开展的,非常重视动作的外观美感,但是教学内容的技击性却不强,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武术学习兴趣,而且还因为偏离了中国武术的根本:技击和文化,而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在高校武术教学中的传承与弘扬无从谈起。因此,针对这种情况,在开展传统文化导向下的高校武术教学改革工作时,就必须要注意组织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武术学习兴趣,且具有一定的文化承载能力的教学内容。例如:拳理知识的教学,拳理知识,如太极阴阳学说、天人合一思想等等,既是拳理同时又是文化,其所具备的文化承载能力是巨大的、不容置疑的,其对于高校武术教学中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的促进作用是无疑的。除此之外,任课教师还要注意通过提高教学内容的技击性来进一步的激发学生的武术学习技击性。
(三)以师资队伍的强化为保障
虽然说,目前绝大多数的高校武术任课教师都具有一定的武术基础,但是能够深刻的了解和掌握武术文化的却不多,这种情况导致了任课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意无意的更倾向于武术技术和技能的传授,而却忽略了文化内容的渗透与教学。针对这种情况,要开展传统文化导向下的高校武术教学改革工作,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注意高校武术师资队伍的强化工作,通过加强高校武术教师的理论文化学习和研究、鼓励和引导任课教师积极的提升自身的传统文化修养等方式,来提高高校武术任课教师的文化素质,为传统文化导向下的高校武术教学改革提供切实的保障。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200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