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 > 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长效机制研究

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长效机制研究

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一、高效网络舆情的定义

  《辞海》对“舆论”一词的注释是“众人的议论……现多指群众的言论”。《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认为“舆论是社会上值得注意的相当数量的人对一特定问题表示的个人意见、态度和信念的汇集”。《现代汉语词典》认为“舆论:公众的言论;舆情:公众的意见和态度”。因此,笔者认为,舆情与舆论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现代社会,人们关注的不仅是社会公众的言论,更关注言论背后要表达的意见、态度、信念等综合因素。

  在学理上,学者们认为舆情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本土概念。冯希莹在他的《舆情概念辨析》一文中这样定义,舆情特指民众的社会政治态度,特别强调被管理者对管理者持有的情绪、情感、意见,其中政治指向性是此概念的画龙点睛之处。有学者认为舆情是社会民众在一定历史阶段和社会空间内,对关乎切身利益的公共事务(事项)或自己关心的特定事件持有的群体性情绪、意愿、态度、意见和要求的总和及表现[1]。有学者认为,舆情是“在一定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项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国家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2]。综上,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网络舆情就是社会舆情在网络上的延升和发展,指在网络这个特定时空场域内,人们对自己关注的社会事件或与自己利益相关的公共事务持有的情绪、意愿、态度、意见、诉求、行为等因素的总和,是民众一种政治意图的表达方式。

  高校网络舆情相对于网络舆情,不论在时空场域还是参与主体与社会大众都有区别,学者们对这两点争议颇大,有的主张场域限于高校校园网,参与主体是高校师生;有的主张场域限于校园网,但主体仅限于高校大学生;有的学者主张高校网络舆情的场域充满整个互联网,而参与主体是高校师生;有学者认为高校网络舆情场域是整个互联网,但主体凸显高校大学生。如有研究者主张“高校网络舆情特指以大学生为主的群体通过网络表达对校园中某些现象、学校管理及他们关注的某些社会现象、社会问题而传播的各种不同观点、意见、态度和情绪的集合”[3]。也有学者将高校网络舆情界定为主要以校园网络为载体,以学生群体为行为主体,由现实社会各种现象引发的,并能对其进程产生影响的、公开的、一致的、具有权威性和倾向性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4]。还有学者认为高校网络舆情进一步限定了网络舆情的范围,主要是高校师生对自己关心的公共事务持有的各种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5]。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探讨高校网络舆情的长效引导机制,高校教育者的确是高校网络舆情的参与者甚或发起者,但教育者本身就应该具备立德树人的基本修养,他们往往会在教学、管理、生活中率先垂范,在教给学生书本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适应社会。虽然现实高校都有实体围墙,美其名曰“象牙塔”,但是,在风起云涌的信息网络时代,实体围墙早已围不住网络信息的轰炸,那么在良莠不齐的网络社区,大学的崇高使命之一是育人,尤其体现在网络教育引导上。因此,高校网络舆情指高校大学生在互联网上因对社会事件和社会现象的关注而引发的对该事件的认知、情感、态度和行为倾向等总和。

  二、高校网络舆情的特征

  关于高校网络舆情的特征,学界看法也不一致。李昌祖等认为,高校网络舆情的特征包括主体的特定性、客体的双重性、空间的限定性和产生缘由的多样性[6];也有学者认为高校网络舆情包括形成过程的迅捷性和交互性、内容的多元性与分散性、制造和参与主体的开放性及问题探讨肤浅和舆情真伪难以求证等特点[7];王芝灵在他的学位论文里对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的主要特点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指出包括自由性与可控性、互动性与及时性、丰富性与多元性、隐匿性与外显性、情绪化与非理性、个性化与群体极化性[8];曹银忠等认为高校网络舆情具有自由性与直接性、隐匿性与外显性、丰富性与多元性、突发性与及时性、互动性与可控性这样五对特征[9];郭秀芝等认为不确定性、群体性、非理性、全球化、复杂性、多元性、迅速性、难控性等是高校网路舆情的特点[10];刘毅持“自由性与可控性、互动性和即时性、丰富性与多元性、隐匿性与外显性、情绪化与非理性、个性化与群体极化性”六因素论观点[11]。

  不难看出,研究者们从高校网络舆情的主体、客体、内容、载体、形成、影响、渊源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得出高校网络舆情特征诸如开放性、直接性、随意性、多元性、突发性、快捷性和偏差性等观点。除此之外,高校网络舆情具有如下特征。

  (一)信息传播的即时性。

  在高校网络平台上,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发生了任何事件,只要发表在网络上,避开网络壁垒不说,以光电速度,世界各地人民只要能上网浏览消息新闻的,都能在事件发生的瞬间得到消息,并能在第一时间表达自己的看法、态度、观点、情感。以西南某高校大学老师周某在网上发布的《自白书》为例,周某在2014年12月23日凌晨零点59分在微博、微信上发布了《自白书》,这个时候,按照中国传统的作息时间,大部分人们已经进入睡眠时间,但这个《自白书》仍然在第一时间传播开来。笔者在微信圈里发现最早关注并转发的是凌晨2点13分,而其本人微博截止2014年12月24日20时23分,已有38498人次转发,评论多达8636条。之后,这条信息以当事人不可预见的速度和广度迅速传遍了全国高校,并引发了师生的广泛关注,超过9085万人次阅读过此信息,评论超过4.7万条,媒体人也在第一时间关注这个事件①。   (二)高校网络舆情中,大学生人人都是媒体人。

  1998年5月,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年会上正式把互联网确定为“第四媒体”,根据当年报告,人们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比例达到47.4%,而通过传统报纸获取信息降到15.7%②。互联网高速发展,人们已经不满足于只在网络上浏览信息,开始探索新的发表公民意见的途径。美国新闻学会媒体中心于2003年7月发布了由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两位联合提出的“WeMedia(自媒体)”研究报告,里面对“WeMedia”做了如下定义:“WeMedia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自身事实、新闻的途径。”简言之,即公民用以发布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事件的载体,如博客、微博、微信、论坛/BBS等网络社区。也就是说,“自媒体”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多数或者特定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自媒体平台包括但不限于个人微博、日志、主页、微信朋友圈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托管平台是美国的Facebook和Twitter,中国的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朋友圈、微信公众平台、人人网、百度贴吧等。当今大学生几乎每个人都拥有一个微信账号或QQ账号,高校BBS论坛主要为学生开辟。高校学生工作正在向无纸化办公转变,学生接受管理服务教育信息,都能通过网络获取。方便的途径促使学生成为“媒体人”,他们可以把自己对某一社会事件或与自己相关的高校管理的看法态度观点情感发表在网络上,形成高校网络舆情。

  (三)作为高校网络舆情的客体事件较传统舆情范围扩大。

  传统舆情形成内容,与学校传统管理体制相关,学生能接受的信息是与自己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包括校园管理和师生权益相关的信息,诸如教育教学改革、管理服务、奖勤助贷、招生就业、师德学风、后勤管理等相关工作。而在当前互联网迅速发展的时代,学生不仅关注与自身有关的事件事务,还包括从网上获得的间接信息,如关乎高校及社会稳定类,如学生对国内外重大热点问题、民族情感等敏感问题发表的言论及对有影响力的老师发表的针砭时弊的博文、微信等的关注评论转发符,渗透到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

  (四)高校网络舆情的真伪与影响的不确定性。

  高校大学生可以在网络上不经任何官方审核方式发布自己关于某事件的认知、情感、态度和行为倾向,他们发布信息时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审稿人,也就是说信息发布是没有“把关人”③的,势必因个人倾向性而有失客观公允,会让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网络的随意性、即时传播性和影响范围广的特点,抓人眼球赚取噱头,博取点击率,进行商业营销炒作,造成社会的恶劣影响。对于网络事件,有人断章取义,有人别有用心,大学生由于自身的身心特点,对社会事件的认知不够全面,部分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遭遇挫折,特别感觉遭受不公平的待遇,加上他们对社会问题认识片面等,就会借由贴吧、微博、微信等新型网络渠道进行情感上的宣泄。对于浏览信息的大学生,由于不是第一现场经历者,往往断章取义,攫取符合自己价值认同的信息予以评论传播扩散,从而影响其他大学生网民对事件和社会的看法。因此,高校网络舆情更容易出现与客观事实不符的情况,有时甚至出现与事实完全相反的状况[12]。

  (五)高校网络舆情的法律边界性。

  高校大学生具有高度政治热情,遇到自认为不平的事件好打抱不平,因此,很容易被真伪难辨的网络舆情蒙蔽双眼,一时激愤,点击散播非事实信息,触犯法律。2013年9月9日出台的司法解释对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构成诽谤罪的两个要件“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分别予以了明确。解释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情节严重”,“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以高校学生的QQ群数量来说,当今高校大学生据不完全统计,平均每个人拥有的QQ群个数已经超过5个,同学群如小学的、中学的、大学的、年级的、班级的、各类社团的、实验室的等,有暂时的,也有联系紧密长期的,笔者一些学生干部的QQ群数量多达50个,笔者的工作学习QQ群数量达42个,其中超过千人的就有三个。如果要发帖转载500次以上、浏览5000次以上,是一个很容易突破的限制,对是非难辨的网络信息转发评论很容易形成突破法律底线的网络舆情。

  三、高校大学生的性格特点

  高校大学生的年龄段大体分布在18至22岁之间,这个年龄正值青春后期成年早期的转折点,大学生以前的人生重要任务是学习,至于人格形成、个性发展、情感完善、认知建立都是成长期的附带产品,到了大学阶段,面对所有生活学习社交任务等突然全部让自己做主,不成熟的心理会影响对社会问题和生活事件的客观评价,这时很容易借助方便的网络渠道断章取义、激情表达。

  (一)认知的偏差性。

  大学生的身体已经基本发育完成,但心理发育还没有完全成熟,这个时期的青年人认知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善,主观思维占据大脑。一方面在现实中追求尊重、理解、渴望独立、成熟,另一方面存在心理依存性和不成熟性,自身冲突加上环境不匹配性,认知系统偏差就出现了,这个时期的青年大学生容易以偏概全、错误、消极、偏离客观现实,容易仅根据生活中某一事物的某一细节的了解就片面武断地下结论,而信息的完整性、整体性就会被忽略,在自我整合过程中,在网上对信息按自己的理解感受一厢情愿地解释,并做出相应偏离现实的行动,出现认知偏差。

  (二)思维方式的不完整性。

  大学时代,思想自由得到极大张扬,信息大量涌入让青年人无从选择。面对突发事件,情绪很容易失控,面对现实中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把责任和原因推给别人或环境,他们的社会表述行为具有群体性特征,同时,对社会事件进行乌托邦式解构。这种外归因的方式容易让青年学生求助网络公平,当网络上出现一些与自己内心冲突相匹配的言论时,容易随波逐流,不经思考地发帖或转发,形成有偏见性的网络舆情。   (三)自我管理能力不健全性。

  青年大学生脱离了家庭和老师的监管,整个人突然放松,时间的利用、情绪的管理、品行的提升、自身能力的提高、个人修养的完善等自我管理能力全靠青年学生自己完成,而这些能力是可以通过认同、模仿、内化等途径完善的,高校网络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平台,这里众说纷纭,信息海量,在如此大信息量的网络平台里,自我管理能力不健全的大学生很容易被某些信息带离主流价值,形成负向网络舆情。

  (四)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冲突性。

  转折期的大学生心理发展处于动荡、不平衡状态,这时候大学生思维片面,易怒、偏激、自尊心强,对他人评价十分敏感,情绪激烈,具有两极性、容易波动、表达具有内隐和曲折的特点,这种表达方式在成长中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大学生群体和老师的影响,他们的内心都有倾诉沟通的欲望,使他们更愿意亲近那些能放下架子主动真诚地和他们交流的人,在网络平等性环境下更容易引起价值认同的共鸣。

  四、高校网络舆情的长效引导机制

  现任哈佛大学校长福斯特女士说:“大学的精髓在于它对过去和未来承担着独一无二的责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国高校使命之一的“文化传承”功能,同时,大学还承担着推动国家和社会科技进步的使命,最现实的是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和服务于社会的责任,那么,新时期的高校教育关于高校网络舆情的长效引导,在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培养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界对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的研究也是百花齐放,有学者提出“合作治理模式”,以合作治理为理论依据建立校园网络舆情治理模式,是在目前已有技术监控和人力引导基础之上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实行学校主导,学生多元主体有序参与,引导学生形成积极正确的价值观进行自我管理健康上网,实现着重预防预警的高校网络舆情应急管理方针[4];也有学者提出,培养优秀网站建设和管理使用人员,培养成熟的网络意见领袖,在学生群体中选拔培养一批政治过硬、理论扎实、思维敏捷的优秀学生,及时关注网络动态、发现安全隐患、疏导网络情绪,牢牢掌握网站主动[13];还有学者提出优化高校网络舆情环境、加强高校网络论坛舆情引导、加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队伍建设、加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主体教育的引导机制[9];还有学者建议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高校网络舆情引导体制机制,定期开展网络舆情分析,有针对性地进行舆情引导,强化主导声音和上下联动,寓舆情引导于教育服务之中,做好大学生宣传教育工作,加强大学生网络文明和网络道德教育,开展文明网站创建活动,建设网络宣传和评论工作队伍,针对各种突发事件及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开展正面宣传,有效引导网上舆情,建立预警处置机制和有效应对机制。

  这些应对机制无一例外地强调网络舆情出现后的紧急应对方式,这样能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在工作中是必不可少的。教育最高目标就是受教育者达到“自我教育境界”,高校进行网络舆情紧急处置的同时,通过建立长效引导机制提高学生理性看待社会事件发生发展的内在规律的能力,全面提升大学生在网络上客观公正地发帖、评价、转帖的能力。高校应根据网络舆情的特征、大学生的身心特点,把提高学生法律意识、提高全面认识问题能力、力求客观理性解决问题、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全面提高道德水平作为长效引导机制,贯穿大学教育各个阶段,这样“气朗风清”的高校网络舆情才会成为常态。

  (一)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增强自媒体人的网络“媒介素养”。

  所谓媒介素养,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定义:指人们对于媒介信息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的能力,以及制作和生产媒介信息的能力。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提出占领网络思想教育新阵地,媒介素养教育要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结合。国内有学者在研究网络媒介素养内容、意义的基础上,提出四条网络媒介素养原则:去伪存真的辨别原则、去粗取精的整合原则、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优化原则、由此及彼、由旧至新的创造原则[14]。高校网络媒介素养是媒介素养在高校网络场域的延升和发展,也就是说高校大学生对网络媒介信息的发布拣选识别评估能力是一项综合素质,不仅包括知识层面的素养,还包括职业道德操守。2014年2月27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时指出,“要抓紧制定立法规划,完善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等法律法规,依法治理网络空间,维护公民合法权益”。因此,国家社会和学校应顺势而上,健全网络舆情引导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建设。

  一直以来,关于网络立法都是很被动的,很多规定处于案例催生下的“司法解释”层级。如关于网络转帖,也是在2013年9月9日才出台的,大有事后灭火之势。但是,高校可以把现实社会中的管理规章应用到网络管理中。“自媒体”时代,高校每个学生都可以成为网络新闻事件的发布者、传播者,媒体人应该遵循职业道德操守,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以往只在新闻传播专业内开设的课程,可以直接沿用到所有在校生的教育上。如果把高校网络普法教育和职业操守教育作为一门课程设置,则其课容量不足以成为一门独立课程,可以通过系列讲座,融汇在通识教育里,作为素质教育课程。这样,学生在互联网上浏览发布转载信息时,心中有了法治和职业操守理论支撑,知道什么是法律允许的,什么是法律禁止的,就能做到有法可依、有规可循,用高超的媒介素养和法治意识引导网络舆情。

  (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

  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在全面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网上舆论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创新改进网上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

  大学生的性格特点注定了他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不成熟性,长期一贯的教育引领作用尤其重要。道德伦理的缺失是当前网络舆情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对道德伦理的呼唤已经成为一种共识。加强伦理建设是网络主体权益最大化的要求,也是我国优质文化传承发展的必然要求。加强网络道德伦理建设要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是坚守“底线伦理”。“底线伦理”这一概念来自于何怀宏研究员的同名书籍,书中阐发一种普遍主义的底线伦理学,作者认为在现代多元社会中,人们可以追求各式各样相当歧异的目标,做各式各样相当歧异的事,但有一些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是所有人都应遵循的,即所谓的道德底线。这一道德底线也可以说是社会的基准线、水平线,这一原理被学界广泛认同。高校在计算机网络知识教学课程中融入网络伦理教学,世界上已有先例,如美国杜克大学开设“伦理学和国际互联网”课程,美国计算机理论协会制定“计算机伦理十诫”等[15]。这些成功的案例为国内高校大学生网络道德伦理教育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高校可以联系人才培养目标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课程方案,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伦理道德底线教育,贯穿大学教育的方方面面。   其次,通过网上优秀文化的传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报告向全体国民提出“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的倡议,其中“唱响网上主旋律”指通过网络媒介实现优秀文化的传承、主流思想的传播、正能量的传递。校园网络文化是网络时代下大学文化意蕴的特殊表现形式,也是传递优质思想文化的重要载体[13]。对传统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培养模式提出挑战,人才教育要因势利导,时移而事异,不能故步自封,教育方式要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当今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也要顺应网络时代的需要,不论是教育方式还是教育内容都要贴近大学生实际,实现知识教育、能力教育和价值观培养相统一,如习主席所讲的“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在这样充满正能量的氛围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会得到潜移默化的塑造。

  (三)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培养知行合一的大学生。

  “知”为思想教育活动的起点。大学生生活阅历有限,与现实有一定距离,因此在网络上谈论、评价和思考社会与人生等问题时常带有片面性,存在认知失调[16]。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首先是一种认知性教育,目的不仅在于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应用知识、发展知识,而是通过向学生传播相应科学知识,帮助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从而形成坚定的理想信念,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形成政治认同。通过这样长期一贯相应理论知识教育,大学生会在认知基础上从不同视角、多种维度进行思考,实现“知”、“情”、“意”、“行”的协调一致。面对网络舆情时,他们能从理论高度观察、思考、分析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在提高大学生认知理论素养方面,长春师范大学做了有益探索,他们以“百名优秀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工程”为平台,实现系统化的“大课堂”改革,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日常思想教育、日常实践、精英带动普通、教师队伍的整合等密切结合,大大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实作用[17]。高校应根据学生实际加强对思政理论课程研究的投入,从源头上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面对热点事件、社会事务,在网上能站在历史高度科学理性地发帖转载,这也是大学另一使命――科学研究的价值所在。

  (四)营造“气朗风清”的高校网络环境。

  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在全面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到,“根据形势发展需要,我看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人在哪儿重点就在哪儿。我国网民有近六亿人,手机网民有四亿六千多万人,其中微博用户达到三亿多人”。“必须正视这个事实,加大力量投入,尽快掌握舆论场上的主动权,不能被边缘化了”,“要依法加强网络社会管理,使我们的网络空间清朗起来”,“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体现了社会主义中国国民素养水准高低,高校学生素养是一个风向标,是大学的使命之一,即社会责任的要求。如何形成一个“气朗风清”的网络空间,是摆在高校教育者面前的一道难题、一个跨世纪的大项目大工程。互联网思维强调“民主”、“开放”、“参与”,强调“我思献人人、人人助我思”。首先,高校自身和谐稳定发展,教育设施要齐备,教育资源要优化,办学层次和服务质量要提高,管理要规范、民主、科学,校园环境要有序。其次,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系列,充分发掘校园网络文化活动的价值,重视高校校园网络平台建设,通过网络实现信息共享、互动交流,将高尚的人文精神蕴含其中,使大学生受到熏陶感染,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最后,大力推进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以正确网络舆论引导大学生,在人力、财力、物力上加大投入,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加强网上正面宣传引导,形成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思想舆论氛围。通过大力推进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把我国优秀文化瑰宝以同学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发布在网络上,激发同学们的正能量,从而潜移默化地引导高校网络舆情的方向和走势。

  高校网络舆情积极正向可控和充满正能量,正如山涧流动的清冽,浸润着整个高校网络生态圈,而长效引导机制正如源头活水,涤荡着附着在网络空间里的污垢尘埃,为新时期高校教育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

  注释:

  ①数据来源于腾讯微博.

  ②数据来源于网络.

  ③“把关人”(gagekeeper)这个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提出来的,他认为,在群体传播过程中存在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渠道。之后,怀特将这个概念引入新闻研究领域。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200367.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