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 > 高校跨地区多校区运行管理模式的思考

高校跨地区多校区运行管理模式的思考

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5.04.002

  Reflections On the Path of Multi-sectional and Multi-campus Management

  ZHANG Wei

  (Zhejiang Institute of Mechanical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Hangzhou, Zhejiang 310053)

  Abstract With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elite education to the popular education of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multi-sectional and multi-campus becomes the tendency, which brings out several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for the running of multi-sectional and multi-campus. This article set forth the elements of the path of management top-level design, functional position, comprehensive security system and campus culture, which calls for the need of raising education equality and talents training quality.

  Key words college; multi-sectional; multi-campus; management

  根据《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总体要求,自1999年开始中国高等教育拉开了扩大招生的序幕。高校的扩招加速推进了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伴随了招生数量、学校规模、校区数量的扩大,跨地区多校区办学成为高校中的常态,对高校管理架构、功能定位、综合保障、校园文化、人才培养质量体系等提出了新要求。

  1 跨地区多校区办学产生的背景

  跨地区多校区办学,是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办学单位,在两个及两个以上不相连的不同地域、不同地理位置上开展教学活动的模式。高校跨地区多校区办学紧跟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步伐,通过兴办新的校区、扩展已有高校的规模来实现,另一方式是由多所学校的归并来实现。跨地区多校区办学促进了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资源优势、管理优势、办学声誉,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另一方面促进了高等教育办学思路、管理架构的改革调整,适应经济社会要求进行学科整合、专业调整、学科间交叉融合,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办学,有助于缓解教育资源紧张局面,促进了校区所在地经济的发展。

  2 跨地区多校区办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高校跨地区多校区办学发展迅速,综合了解跨地区各校区的历史和现实状况,深入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是进行学校综合改革、提高办学效果、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

  2.1 跨地区多校区办学的现状

  目前跨地区多校区办学高校在空间距离、功能定位与办学环境、办学规模上有各自的特点。

  第一,各个校区在空间距离上弹性较大。有的在同一城市内一些,如浙江大学紫金校区、玉泉校区、西溪校区;有的在同一省内不同城市间,如山东大学济南、威海校区;有的则分布在国内不同的省区间,如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山东校区,北京大学珠海校区,哈尔滨工业大学山东威海校区等。校区之间距离较远,在客观上存在交通、信息、沟通上的不便,对学校的日常管理存在一定的挑战。

  第二,各校区间功能定位不同,办学环境存在差异。高校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发展要求,原校区在城市中欲扩大办学规模,存在土地储备不足的问题,通过高校归并重组、大学园区的建设、高校新校区建设、与地方政府合作办学等方式,形成了一所校多区的办学格局。然而不同校区由于建成时间、占地面积、专业设置、办学层次、运行模式不同,在整合或扩建后系统复杂性大大增加,对学校办学智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三,学校办学规模扩大,师生数量增多。高校跨地区多校区办学,显著扩大了学校的占地面积、在校生人数、教职工数量会得到大幅度的增加,如吉林大学占地面积611万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6.9万人,成人教育学生11万人,教师6630人;浙江大学占地面积4.5平方公里,全日制在校生4.5万人,专任教师3350人。

  2.2 跨地区多校区办学存在的问题

  高校跨地区多校区办学,扩大了学校的规模,为学校今后长期发展提供了空间支持、硬件设施支撑。但应当看到,跨地区多校区办学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由外在规模扩大的“外延式”发展向内在质量提升的“内涵式”发展的理念和行动转变,需要学校决策层、教职工、学生共同面对。

  一是跨地区多校区办学的思想认识问题,用何种理念来统一师生的思想,贯穿跨地区多校区办学的主线;二是多个校区间的功能定位、发展方向问题,如何在多个校区间凝心聚力、共同发展;三是学校较为成熟的单校区运行管理架构如何改革,以满足跨地区多校区运行需求,保持多校区稳定,在学校规模扩张的同时降低管理费用,提高学校管理效率;第四是跨地区多校区之间的软硬件资源分配与共享,保障各校区学生能够按照教学大纲规定的要求接受教育,保证不同校区学生培养质量,赢得多方的认同。   3 跨地区多校区管理模式的路径

  3.1 跨地区多校区管理架构的顶层设计

  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实现学校办学目标,各学校校情和校区所在的地区情况不同,因而管理架构、管理模式也并非一成不变。在传统小规模的单校区状况下,进行集中管理效率会更高一些,但这种方式并不能简单地延伸到跨地区多校区运行管理中。从一个校区到多个校区办学,会要求校区管理方式的较大的变革。目前较为常见的管理架构有三种模式,分别是条式管理、块式管理、条块结合式管理。“条”式管理是纵向管理,是管理职能在各校区的延伸;“块”式管理是横向管理,在各校区内实施本校区内管理。

  条式管理是将管理的重心放在学校本部,决策管理层通过学校职能部门对跨地区多校区的人员、财物、教学、科研、后勤等进行集权式的管理。该管理架构突出了整体性,有利于学校的统筹规划和资源配置,缺点是各分校区管理的主动性丧失,职能部门管理延伸力度减弱,各校区对学校本部的管理代价高。

  块式管理将学校的管理重心放在各个校区,各校区是相对独立综合管理个体,将管理权限和责任分解到各校区,学校负责整体调控,各校区办学的积极性得到激发,管理质量提升、管理成本下降。弊端是各校区间软硬件资源共享存在困难,产生校区间不平衡发展。

  条块结合的管理模式是集权和分权之间的模式,条块结合的优势在于能够将学校的统一管理和各校区、各分院的自我管理、自身工作特点相结合,有利于激发分校区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条块管理模式下要明确各部门的权力和担负的责任,避免有些管理环节的失控弱化,影响学校的发展。

  王洪才提出大学应实行分散式、学院制、校长代表制管理并破除官本位思想。他认为大学是非科层、无政府的组织,垂直管理、集中管理、同一权威在学校管理上是失效的。大学的和学院的管理不同,学院的重点在学术方面管理,大学管理重点在行政管理,集中于服务和平衡,将学术自由民主和管理效率有机地统一。

  管理架构设计的基础是学校各校区的功能定位。界定学校与二级学院、多个校区间的关系,是管理架构设计的难点,既要授予校区间、二级学院的自主权,提高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要对学校宏观调控保持一定力度,既要防止权力的分散过度,又要防止学校权力过分集中,不能因跨地区多校区运行而盲目增加机构设置。

  3.2 跨地区多校区功能的合理定位

  校区功能定位就是对各校区的功能进行规划,确定发展的重点方向和资源的投入领域,应激发教职工积极性,统筹兼顾不同校间实际情况,以确保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提高学校办学效益。

  目前常见的功能定位方式有三种:学院制、功能制、混合制。学院制以一个或者多个学科为基础,组建形成完整的一个或多个学院,形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校区功能定位,各学院主观能动性得到发挥。学院制的缺点是校区间的学科交流阻隔,功能互补性差,缺少整体性、多科性大学的氛围。功能制是以学校工作职能来区分,按学生年级、培养层次(本科、研究生)、办学目的(教学、科研、培训)等,缺点是学生在不同校区之间轮换,延长了学生对新校区的适应时间。混合制是学院制和功能制相结合,在一个分校区内既有一定的学院数量,又有一定的工作职能,在发挥校区特色功能的同时也为学校服务,既可以调动学院教学科研积极性,又有机会与本校区内其他学院进行沟通交流,缺点是不同校区学院间的交流、交叉较少,不利于学校综合性优势的体现。

  在多校区运行之初应对各校区的功能定位进行研究,它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生活位置、教学科研硬件设置建设位置,校区的功能定位要关注学校特色、学科发展、师资建设、资金持续投入等,各校区今后的发展应沿着功能定位的框架前行。功能定位确定后应保持相对稳定性,但并非一成不变,学校也应该将各校区功能作为一项长期的课题进行研究,根据学校、社会、经济发展适当进行调整。

  3.3 因地制宜的综合保障体系

  跨地区多校区办学涉及到学生、教职工切身利益的变化,教职工由原来居住在学校周边,由便捷上下班到出行时间的延长,由熟悉的工作生活环境到变化的教学科研环境,学生在不同校区间流动的时间成本,不同校区间生活学习的差异关系到师生的心态,均影响到学校的稳定。跨地区多校区运行高校应因地制宜地建立综合保障体系,以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综合保障体系包括人事保障、所在地政府关系、后勤保障(生活设施、校区间交通运行、校园日常维护)、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等。

  人力资源是学校办学的基础。跨地区多校区建设运行,势必增加学校用人编制数量,这为学校人事管理改革提供了契机,便于梳理学校在岗人员、岗位职责、用工需求,优化核心师资和管理人员,使得水平能力高的教职工脱颖而出。

  跨地区多校区高校要协调好与当地政府的关系。高校与地方政府存在种关系,一种是高校办学需要校园所在地政府提供良好的治安环境、水电气资源、土地供应、财政支持等;另一种是高校作为科技文化的汇集地,吸引了众多学子到来,直接拉动了地方经济发展。高校和地方政府互有需求,高校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协调好,有助于为学校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为学校办学争取政府和社会资源,同时降低外界对校园稳定的影响。

  完善的后勤保障。后勤保障,基本原则是师生至上,服务学校大局,同时对日常运行保障成本进行细化,成本和服务责任分解到人,强化服务和成本意识,将各校区将独立核算和统一核算相结合,降低后勤保障成本。校园网技术较为成熟,在跨地区多校区办学高校中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积极建设数字化校园,跨越空间距离的阻隔,将多个校区建成统一的整体,教学软件和硬件资源的有效整合,实现互通和资源共享。

  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保障体系。学生在校生活、学习、休息、交往的环境区域相对固定,包括教室、食堂、文化娱乐场所,处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各校区功能定位不同,所以学科分布、学生来源、学生层次和教学资源分配有所不同,所以人才培养质量需要结合校区实际进行。学校应建立综合的人才培养保障体系,包括教学、学生工作、招生就业三个方面,涵盖了学生在校的全过程。   坚持人才培养教学标准不降低。结合各校区学科专业特点、功能定位、学生层次开展教学实践活动、产教融合,鼓励开展教学改革、培养模式创新,切实保障学生在校期间课堂学习、实习实践、毕业设计等各环节有效衔接,为学生成才提供制度保障。

  学生工作的多样化、交叉化。各校区间举办学术交流、学生活动等及时发布信息,加强校区间信息流动、人员流动、思想交流。学生管理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支撑,更加要因地制宜地开展工作,创新工作方式,关注了解学生思想动态,营造统一、积极的校园文化,向学生们了解学校的文脉,让学生在校园文化中得到熏陶,使得学生在思想和行动上树立学校整体的观念。

  把好学生进口和出口关。学校在做好各校区人才培养工作的同时,应注意到向社会宣传各校区功能特色,人才培养标准和水平的一致性,消除学生、家长、用人单位对各校区人才培养质量的认识误区。在招生、就业工作中,对各校区的宣传介绍应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坦诚地向各方公布学生的就读培养方式,赢得各方的认同。

  3.4 跨地区多校区校园文化的重构与认同

  跨地区多校区的融合既是人、财、物等有形资源的整合,又是多个校园文化在差异化基础上的重构与整合。形成一种充满活力、创新、和谐、奋进的校园文化氛围,师生积极参与其中,培育、积淀学校特有的文化品质,是学校持续发展、培养优秀人才、赢得社会认可的基础。在跨地区多校区运行的模式下,各分散的校区是学校主体发展的支撑,特别要突出对校区间校园文化的重构与认同。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软实力,有极大的包容性。校园文化应包括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和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体现大学文化精神的核心,校训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治校精神,是学校师生共同坚持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行为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内容,良好的教风和学风是学校校风的体现;环境文化是校园育人的载体,学生在校园中生活、学习、成长,校园建筑、花草树木、四时景致等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制度是校园文化、理念的外延,以条文的形式固定下来并伴随着学校的发展而进行调整,其起源于校园文化理念而又在现实中影响着学校文化。

  跨地区多校区办学高校应坚持校园文化的重构统一,在学校各个层级、各个部门间营造认同校园文化、多方配合、共同努力的思想认识。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是解决跨地区多校区办学问题的基础,校园文化的统一认同,有助于跨地区多校区的融合,增强师生的高度认同感和文化归属感,实现对学校办学历史、办学目标、学校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认同。校园文化的统一与认同将有助于理顺管理认识、平衡各方面关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学校持续健康发展。

  跨地区多校区办学局面的出现,需要高校进行改革调整以面对新的问题。高校需要在已有的理论实践基础上,结合本学校实际进行调整,在本校的实践中不断进行总结,积累经验,不断寻求改进的机会,为学生、学校的发展开辟新的途径。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资助项目《高校跨地区多校区运行管理模式的研究》(编号Y201328836)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200718.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