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Abstract:In recent years,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number of outer suburb school,job seeking of college graduates is now an issue draw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n the outer suburb school.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outer suburb school on college students'employment in detail.And the coping strategies including cooperation of enterprise and university,joint resource sharing in universities and perfecting job information which based on this is put forward.The employment work of outer suburb school should base on reality.And they should taking the university as main body.We struggle to combine universities,employers,college students together with community effectively,and making a smooth in their teaching and practicing resource information.At the same time, college students can improve their own quality in order to build a economical,reasonable and high-efficiency job market about college student.
Key words:Outer suburb school;College;College student;Emoloyment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正逐步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1],高校出于自身发展需要对办学资源(包括土地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城市的发展和重新规划,也对高校的办学区位做出了调整――由中心向远郊调整。因此,各地均有一系列高校在远郊建立了新校区或者整体搬迁至远郊,如上海远郊大学城就有4个,远郊高校则有近30所。远郊办学,一方面给高校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和空间[2],也给了大学生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但另一方面,这种办学模式对大学生的就业产生了诸多影响,使得远郊高校的大学生面临许多就业挑战与困难。
1 远郊办学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分析
如今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无形的左右着教育资源的分配[3],远郊的教育投入、发展水平及发展速度远不及城区高校,使远郊办学的高校大多数面临着远离城区、交通不便、地方偏僻、可用资源短缺等问题,这些问题也对毕业生的就业产生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1 辅修培训不便,学生个人竞争力提升的途径减少
跨校辅修、技能培训、资质证书考证等是在校大学生进行自我提升的重要途径,也直接关系到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个人竞争力。对于远郊办学的高校而言,由于地处郊区且路途遥远,跨校辅修、技能培训等选择相当有限。以上海海洋大学为例,在整体未搬迁之前,学生要参与上海市东北片十余所高校共同举办的跨校辅修非常方便,学习文理可报读复旦大学,学习金融可选择上海财经大学。但校区整体迁至临港新城后,对身处郊区的大学生而言,跨校辅修的自由度则受到了“路途遥远”的限制,若选择市区的院校进行辅修,除了需要支付大量交通成本外,学习时间上也难以保证。
1.2 地处偏僻,学生社会化机会减少
大学四年是学生逐步社会化的过程,学生的社会化程度同样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前景。一般而言,社会实践、实习及兼职打工等活动能够有效地实现大学生的社会化。兼职或实习中,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社会生产,一方面能够锻炼自己,增强社会沟通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获得一定劳动报酬,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参与社会生产适应社会,并了解自身的不足[4],能一举多得。但远郊高校周边的社会经济环境却难以提供足够的社会实践、实习及兼职打工的机会和岗位,而到市区兼职和实习又路途遥远,使得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在毕业之时尚未完成社会化过程,当毕业时,面临就业面试和实习时这样的社会环境时,他们就会变得手足无措。
1.3 路途遥远,企业上门招聘和宣讲次数减少
用人单位对于招聘成本往往有所考量,到远郊学校举办专场招聘会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明显增加,且面试组织不方便,这无形之中就大大减少了用人单位到远郊学校举办招聘的机会。校园招聘会是直接面向应届毕业生的招聘专场,毕业生如果可以不用出校门就有众多的就业机会,那么每年的校园招聘会就能解决多数毕业生的就业问题[1],这无疑是双赢的上策。一旦这种企业上门招聘和宣讲的机会减少,毕业生的就业机会相对而言也就减少了。虽然现在信息发达,智联招聘、前程无忧、第一人才网等招聘网站越来越多,大学生可以直接通过网络申请岗位。但数据显示现场招聘的效率更高,据“中国青年网”一文“网投简历是否应届生求职鸡肋”中调查显示,某公司在高校招聘会上收到1000份简历,经过筛选后,发了150个笔试通知;同时,该公司在网上收到3000至4000份简历,只通知了其中两个人参加面试,而且这两个人都是有工作经验的。因为许多的公司认为,现场招聘的“水分”远远低于网上招聘,信息不对称之处也更少,并且来现场投简历本身就证明了一种态度,一种对工作的诚意。 1.4 交通不便,就业成本增加
交通问题,远郊办学在地理环境上的不便是客观的,而用人单位、办事机构、就业市场等一般位于市区或市区周围,这对毕业生产生的最直接的影响便是就业(参加招聘会、投递简历、面试、实习)的成本的大幅增加。学生大四是找工作和实习的关键时期,但远郊高校大学生面临着:一方面需长途跋涉面试,面试的时间成本、交通成本急剧增加,面试一次花费的时间几乎是一整天,而其中面试过程很短,大部分时间都在坐车和等车中度过,同时,长途奔波也会影响面试状态,降低获得工作的概率;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实习要求中,对市区学生和远郊高校学生基本一视同仁,因此,和市区学生相比,来自远郊毕业生,需解决住宿费用的问题,交通费用及时间的问题,需要考虑课表安排的时间问题等,这无形中降低了远郊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也一定程度影响了学生就业的积极性。
在大学生就业整体形势严峻的今天,以上四个方面,无疑对远郊高校的大学生就业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为了实现高校整体的良好发展,应对就业挑战,身处远郊的高校和大学生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2 远郊高校对就业工作的应对策略分析
为了尽量减少远郊办学对学生就业带来的影响,高校必须正视远郊条件下特殊办学的特殊处理,展开有针对性的教育研究,通过创新合作、平台共建等方式,努力实现远郊办学条件下毕业生就业率正常化,因此高校在以下几项举措上有所作为。
2.1 校间合作,资源共享
远郊高校间应组织合作,创办一个具有远郊特色、着实解决远郊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新型化大学城,打破长久以来的高校与高校间“相对封闭”的关系,让教学资源、图书资源、就业资源、住宿资源等得以充分共享。在教育资源方面,各个高校可建立自身优势课程和优质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相对自由跨校选课学习;在图书资源方面,高校图书馆网站上可提供兄弟院校的图书信息查阅,供学生借阅;在就业资源方面,各个高校间亦可共享已有的就业信息,同时共同拓宽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提高各高校间的良性竞争与合作;在住宿资源方面,高校也可利用市区的分校或其他市区院校等为毕业生提供一定的住宿资源,解决部分学生因远郊造成的交通及住宿问题。
2.2 校企合作,就业对接
与高校就业对口单位,形成长效的产学研合作机制,每年或每学期选取优秀学生参加企业实习,一方面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可以提高对工作的适应性,更加清楚地认清就业形势,对自己未来所处的行业有所了解,明确自己的就业兴趣和定位,避免了盲目就业的行为;另一方面,在实践中接受到真正的、生动的、丰富的企业“教学”,让所学的知识可以运用到工作中去,可以更早的适应社会,缩短适应期,大大的提高大学生的能力。除此之外,学校也应对用人单位加强了解,可以到用人单位的各个部门进行参观,充分了解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来合理有效的培养学生。就以临港高校为例,虽离市区较远,但周围也存在许多工厂,如物流中心、机械制造加工等公司,学校可以联合类似于这些用人单位,搭建符合高校毕业生需求的优质网络和信息平台,将用人信息在区域内共享,让大学生就业流程透明化。促进学生、用人单位、学校三位一体的网络交流,可采取网上面试或者电话面试,缩短路面交通时间[5],为学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便利,提高就业效率。同时,也要建立配套的管理和维护机制,保证信息平台适应学生和用人单位的需求。
2.3 打造平台,信息通畅
搭建全面、畅通的就业信息传递平台,充分利用已有资源(飞信、易班、校园网等),弥补远郊办学中的种种不足。
(1)高校应进一步完善就业发布平台,及时、准确、全面的收集、整理、提取真实的就业信息,在学校就业平台对其公布。
(2)高校各学院也应加强交流沟通,共享就业资源,避免出现类似于在工程学院发布企业招聘“前台”、“出纳”等信息,挫伤大学生的就业积极性。
(3)高校可建立毕业生信息库,将毕业生的简历资料上传,这样一来可提高毕业生简历资料内容的真实性,减少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简历的猜忌等想法,供学校推荐和用人单位浏览。
3 远郊大学生对就业问题的应对策略
3.1 提高自身能力素质、合理规划职业生涯
由于地处偏远,平日大学生接触学科外知识和拓展知识的机会较少,但远郊大学生可以利用寒假、暑假等时间,用来学习知识以外的其他技能,拓宽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动手操作的水平。这一点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领域,但总体上大学生可以去选择提高自己的口语水平,学生可利用网络,搜索网络教学资源,如网易课程等。同时在智能手机普及的今天,学生可利用手机客户端学习知识,如英语学习的“百词斩”等,和参加志愿者活动等等,因为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对应聘者的语言能力和社会公德心还是比较看重。
除此之外,大学生要充分认识自己,努力争取实习机会,制定自己一个合理的职业规划。大学生应当充分认识自己的优、劣势,一要合理、客观地评价自我,进而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在专业教育中学校在加强综合性教育的同时,学生自身也要培养自身知识、能力、素质等,不断强化自己的优势,提高自身人才质量,努力成为应用型、复合型的人才,有针对性的加强自身职业化锻炼,如经管方面的学术可参加上海高校举办的“沙盘模拟大赛”,从仿真现实中提高自身能力。从而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和竞争力,形成高质量的大学生人才优势,实现就业目标。二要转变就业观念,学会在实践中学习,通过多种途径了解社会及企业的人才缺口及岗位要求[4],认清就业形势,根据现实及时调整求职的期望值和心态,更好地抓住有限的就业机会。三要在校期间加强与社会的联系,走向社会,了解社会,进而融入社会。
3.2 关注招聘网站
针对企业上门招聘次数减少的现象,学生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网上申请,这也是求职的一种重要的方式,同时学生应当及时关注招聘会,准时到指定地方参加面试。例如对于在上海远郊的大学生可关注“大上海人才网”,上面有近两月在何时何地举办何性质的招聘会,学生可自行前往参加招聘会。 3.3 利用人际关系资源
远郊造成的交通问题是不容忽视的,所以远郊高校的大学生需尽可能利用可利用资源。学生在寒暑假或周末除了提高个人能力素质外,也可利用自己家所在地或亲友所在地的地理位置优势选择兼职,这样一来既可以有效地改善交通、住宿问题,又在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社会化的能力。
3.4 把握周边实习机会
由于交通问题尤为突出,所以在远郊办学模式下,一个较近的工作或实习地点成了当前就业环境下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因素。对于远郊的大学生,一方面应尽量把握学校周边的用人单位实习机会,对心仪的用人单位和岗位,可通过网络申请心仪职位,也可通过网络搜寻该公司HR邮箱或电话,将简历直接发送到HR邮箱(公司的HR每天会受到若干邮件,一般只会浏览前面的数条邮件,因此在向用人单位发送简历前可修改邮件时间,这样可保证简历始终在最前。)或者直接向用人单位进行电话求职来获得实习机会,这样可减少就业成本。
4 结语
该文通过对远郊办学中的大学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包括社会化机会减少导致实习机会少,从而使远郊中的大学生就业处于劣势,对于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这将导致远郊中的大学生更难就业。同时该文在对于远郊中的大学生给予几点的对策简要的说明,例如可以采用校企合作、和周围的企业合作实现人才定制等方式,同时学校还可以进一步完善就业信息。在远郊办学环境下还需要大家的努力,包括大学生自己、老师、高校以及政府、社会的努力,达到共赢的模式。该文未从整个大学生就业群体去考虑,所以对于不因远郊造成的大学生共同的就业问题未予以考虑,在以后我们将还加深对远郊办学的研究,竭力解决远郊办学给学生带来的影响。教育是一个国家的大事,解决远郊办学还需国家、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共创美好未来。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200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