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当代大学生主要处于青年中期,生理上已经成人,心理发展正处于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完全成熟的阶段,具有积极性和消极性两个方面的特点。积极性主要表现在:情绪强烈但善于控制,对生活充满美好愿望且勇往直前;发散思维不断发展,逐渐学会辩证的看问题,善于独立思考,求知欲及创新意识强;自我意识越来越清晰,自尊心强;逐渐能够驾驭正常的人际交往;消极性表现也很明显:精力充沛但容易蛮干;对事物有很大希望,遭受挫折时情绪体验强烈,容易沉溺于低落情绪,不能进行良好自我调节;强烈求知欲和创新意识导致轻信片面的社会舆论和观点。过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习惯于把大学生的思想问题和行为问题简单归咎于思想观念、道德情操的偏差。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引进心理科学,对大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在思想引导的同时,伴以一定的心理咨询与治疗。这不仅是现实情况的需要,对于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如何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开辟新途径是值得我们关注和重视的课题。
2 对高校辅导员开展心理辅导的要求
2.1 需要具备扎实的心理辅导的知识和技能
高校辅导员不仅需要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更需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心理辅导是高度专业化的技能,需要经过系统的学习和培训,但是绝大多数辅导员没有教育学心理学的专业背景,很多高校采用的专家讲座式的培训形式,培训形式零散,并且由于与职务、职称晋升联系较少,培训效果受到了很大限制。如果能将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与高校辅导员的职称、职务晋升联系起来,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晋升,这样可以极大地激发辅导员学习心理辅导知识技能的主动性,从而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进步。
2.2 需要积极的人格品质
心理辅导要求在咨询师和求助者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咨询关系,心理辅导过程需要咨询师真诚、热情、接纳、宽容、尊重、通情达理。辅导员对学生开展心理辅导,其自身积极的人格品质对于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十分重要。积极的人格品质既来自于自身的积极修炼,同样来自于关心辅导员的物质和精神诉求,引导辅导员发现自身的美德和优势,拥有自信、乐观和求知激情及创造力,从而使每一位教师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用自身的优势和美德去感受生活,积极工作,关爱学生,教育学生。
2.3 需要良好的角色协调能力
教育管理中,辅导员虽然可以运用人格影响力,但是难免需要运用权威影响、纪律强制、批评教育等手段,因而辅导员和学生之间经常是不平等的。而心理辅导中,辅导员运用尊重、热情、真诚、共情、积极关注等心理辅导技术,强调辅导员和学生的平等性。再者,心理辅导要求对学生隐私严格保密。因此需要辅导员具有良好的角色协调能力,将教育管理和心理辅导两种角色协调起来,角色协调性包括角色统一性和角色转换的合理性。
3 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工作技巧
3.1 从心理角度认识、了解学生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许多辅导员习惯于从道德品质、组织纪律性等方面去认识学生,很少从心理角度去分析了解学生。加强心理辅导员角色意识,要求辅导员多从心理角度去认识了解学生,发现学生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使辅导员工作更理性化、科学化,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3.2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心理学有一个十分重要的观点,认为一个人有其巨大的发展潜能。加强心理辅导员角色意识,就是要看到学生的发展潜力,对发展较好的学生,采取措施促使他们更上一层楼;对发展不好的学生,要认识到大多数学生只是暂时发展不良,他们仍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应积极采取措施,挖掘潜能。另外,高校辅导员强化心理辅导员角色意识,用积极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增加自我价值感,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
3.3 采取心理辅导的方法教育学生
现在的大学生大都表现出特别强的个性特点,辅导员做起工作来感到很棘手。另外,学生表现出的问题,也不再单纯是思想品德问题,更多的是心理品质问题。因此,应加强心理辅导员角色意识,要求辅导员更多的时候是以心理辅导员身份去面对学生。比如,对主体意识比较强、或以自我为中心的学生,要他们接受某种意见,改变某种行为,总之,现代学生的特点与发展,要求辅导员在工作中必须重视心理辅导方法的灵活运用,以保证实效。
3.4 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处
辅导员的威信、与学生的关系,是做好辅导员工作的基础。根据学生主体意识增强等特点,要求辅导员在与学生交往中必须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处,才能与学生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同时,这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心理学十分重视人文关怀,特别是心理辅导与咨询更体现出对人的尊重。辅导员加强心理辅导能力,就是要通过一系列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加深对人的了解、对学生的了解,在了解的基础上,去理解、尊重学生,放下教育者的架子,与学生平等相处,建立相互尊重的、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做好辅导员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3.5 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
许多心理健康咨询专家都强调早期经验对人的心理健康的影响。因此,教育者特别应该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强调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体现了这方面的要求。从现实来看,我国学生出现的个性弱点,如以自我为中心、意志薄弱等容易导致心理健康出问题。因此,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由于辅导员经常与学生接触,能把握学生的心理状祝,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且辅导员对学生有较强的权力影响力。辅导员除了自觉地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还应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加强心理健康指导,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3.6 建立好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要尽可能详实,不仅要以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的心理健康测试反馈为基础,还要结合学生的日常表现及谈心情况,对特殊学生要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与跟踪观察。心理健康档案要根据学生情况的变化不断进行更新、完善,这样不仅有利于全面把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还可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与学生情况变化的关系积累心理健康教育经验。
4 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工作开展的关键时期举例
4.1 入学心理辅导
新生入学必然会产生新的人际适应、环境适应和学习适应。一些新生不能很好地融入新环境,产生了焦虑情绪。在这种情况下,我采用了团体辅导的方式,通过开新生座谈会的方式,调节新生入学的紧张气氛。座谈会的地点在教室,我让学生们坐成一圈,大家互相畅谈大学以前的情况以及对于大学的憧憬,对于老师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整个气氛也轻松了不少,同学之间的感情也增加了。
4.2 学生考试的心理辅导
很多学生在考试之前都会出现紧张的情况,特别是一些平时准备不够充分的同学,在考试之前更容易出现焦虑。我的一个学生曾经因为考试的压力过大而患上了抑郁症,我找了一个有空的下午,约他出来,和他谈心。在我的开导下,这个学生终于说出,他之所以这样担心是因为自己的父母很优秀,他觉得自己英语四级没有过给父母丢脸了,家里对他的要求也不高。了解这种情况后,我主动联系学生家长,一起讨论孩子要如何进行学习,鼓励小孩认真学习,在这个过程中不要对孩子施加过大的压力而是应以赞扬为主。最后这个学生心理负担减轻了,也成功地通过了四级考试。
4.3 求职心理辅导
很多学生在就业前都会面临心理问题。于是我们班上专门组织了一场求职面试模拟。我和一些同学通过商量,设计了不同的面试环境和不同的问题,对同学进行模拟面试,很多同学都通过这种方式,使自信心和胆量都得到了提高。对于个别心理负荷过重的同学,我也进行了个别辅导,了解其产生心理辅导的原因,共同寻找解决方法。通过这种方式缓解了学生的心理压力,为他们的职业生涯加油鼓劲。
5 结语
总之,高校辅导员是教学工作的重要辅助力量,学校将学生日常生活的管理、学习的管理、学生的心理辅导任务交给辅导员,需要辅导员发挥主人翁精神,在工作中尽量多投入、多付出,在辅导工作中讲究策略和方法,拓展自身教育领先的地位,起到信息沟通的桥梁作用,为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201033.html上一篇:浅谈高校体育教师的个人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