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高校教师指导研究生的学术研究可以分为课题导向与心理导向,两者对于研究生的引导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课题导向
1.知识技能指导。 关于研究生的知识和技能培养,首先应该引导研究生打好基础,熟悉相关知识领域的多种研究方法,了解学术前沿,认识到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通过科研训练,不断发现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丰富知识储备,进行技能培训。[1]一些学者认为,如果条件允许,应鼓励研究生参与科研项目之外的课题,提升知识的广度,促进学科交叉,建立坚实的知识结构。第二,教师要培养研究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研究能力,应该鼓励研究生勇敢地提出问题。教师要指导研究生的论文题目方向,不要指定研究生的论文题目。在研究生与教师的学术交流当中,教师应该激发研究生的“灵感”,以“讨论式”这种平等宽松的沟通模式,放下架子,让研究生“自由”地表达其学术思想,导师要耐心倾听研究生的意见。
2.资源支持。 教师主要在国内、国际学术交流,实验室条件两方面提供资源支持。要求教师多给研究生机会进行国内外学术交流,包括参加硕士研讨会、讲座,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出国留学深造等,因为这些学术交流机会能帮助研究生扩展知识面,了解最新的研究动态,了解同行对研究成果的评价,并帮助研究生熟悉学术同行,融入学术界,国外深造还可以帮助研究生学习外语。实验室条件的提供方面,教师主要是给研究生创造必要的实验条件。导师应该尽量满足研究生在学术研究方面的需要,为研究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
3.评价把关。 对研究生的学术评价应该坚持“严格”的态度,“严师出高徒”是重点指导思想 。导师对论文的审查应尽量严格,要及时指出论文中存在的学术问题与语言文字问题。此外,导师还应该禁止研究生的学术不端行为。
(二) 心理导向
教师的心理指导工作往往被大多数人忽视,但教师要对自身的心理指导作用有更深刻的理解。导师心理功能可分为人文关怀、精神意识培养和榜样功能三类。
1.人文关怀。教师的人文关怀导向主要表现为:首先,教师不应该将研究生看做自己的“科学劳动成果”,应关心研究生,了解研究生的个人生活问题,如意识形态问题,婚姻问题,学习问题,等等;其次,教师应该与研究生建立情感交流,建立起“良师益友”的关系,建立起充分的信任,实现“和谐教育”;第三,研究生遇到研究困难时,教师应该多鼓励,减轻研究生的压力,帮助研究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调整好状态。
2.精神意识培育。教师应培养研究生实事求是的作风,秉承脚踏实地的精神进行科学研究。在培养研究生创新意识的过程中,应该给予研究生特别的关注。为了培养研究生的科研意识,教师应该建立和完善研究生的创新意识,鼓励研究生主动热情地进行科研,激发研究生的学习兴趣。
3.模范榜样功能。 教师不仅是研究生的学术导师,同时也是研究生的灯塔。导师是研究生的模范,一言一行都能对研究生产生影响。教师辅导研究生的作风会在研究生身上留下印记,对他们的职业生涯有更深远的影响。教师应注意自己的修养,用自己的言行,为研究生树立榜样,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研究生。
二、高校研究生学术指导路径构建需要把握“三个维度”
高校研究生在进行学术研究的过程中需要教师进行切实引导,纠正其错误,点清其方向。我们认为高校研究生学术指导路径的构建需要把握住“三个维度”,即:把握研究生的学术“进度”、把握学术指导的“程度”、把握学术指导的“准度”。
(一)把握研究生的学术“进度”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研究生和教师的互动频率对于研究生完成学位论文具有重要的影响,研究生在论文写作期间会见导师越频繁,导师在研究生论文指导方面关注的越多,研究生就能够更加高效地完成论文。德国的研究也表明,经常得到导师指导的研究生完成论文的时间平均为3.4年,而不经常接受导师指导的研究生完成论文需要4.4年,几乎不接受导师指导的研究生完成论文平均需要5.8年。在研究生学习期间,教师不是按照研究生培养计划要求进行指导,而是按照自己的喜好进行科研后研究生的论文才能通过,这样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不能得到锻炼,也不能掌握科学研究的本质,这是最坏的结果。教师与研究生协商制定学习计划,并注明最后期限,研究生根据时间表安排自己的学习过程,在教师监督检查的基础上得到进步。在研究生提交必要的学习成果(如论文、实验报告或数据)时,教师及时阅读、及时反馈建设性的意见 。也许很难划定应该给研究生指导多长时间,这取决于不同情况,需要教师根据研究生完成任务的进度进行灵活掌握。制度化安排是一种尝试,例如,规定每个星期二教师去学校一天,这一天除了能够处理一些集体事务之外,专门接受研究生咨询。应该说,制度措施使导师与研究生都能得到更多便利。
(二)把握学术指导的“程度”
教师指导不仅存在指导频率的问题,而且还存在“指导程度”的问题。研究生在学术方面仍相对不成熟,需要教师的指导,需要教师带领他们经过学术的迷宫。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灵感往往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其建议经常能够大大增加研究生信心,使研究生少走弯路。目前,在研究生指导当中出现了两种极端的现象,一是“一概不管”,二是“连拖带跑”。一些教师喜欢在研究生指导的过程中将论文全部包办,甚至在论文指导过程中,不仅对论文的主体轮廓进行指定,甚至部分标题也是导师个人选定的。“连拖带跑”的想法似乎是认真负责的,实际上,这样会阻碍研究生的探索性学习,没有对研究生的科研能力进行培养。教师要善于发现研究生在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的混乱和困难,既不放任自流,也不强制安排,给予研究生独立思考和研究的空间。在整个研究过程中,选择一个特定的研究范围,从寻找问题的角度选择研究方法,在研究实验中提出假说,从数据统计处理当中归纳结论,应该尽量让研究生独立思考、研究。在这方面,关键是要营造研究氛围。教师可以与研究生经常展开话题讨论,在讨论中,从研究生的角度来看研究课题,教师可以知道研究生要读哪些书,需要哪些资料。不要直接管研究生,要在“不管”的氛围当中管理研究生。给研究生独立思考的空间,既可以避免学术亦步亦趋,也适当提高研究生的学习压力,使他们不会放松。 (三)把握学术指导的“准度”
在研究生进行学术研究的每个环节,教师都要根据研究任务和内容,把握个人指导和集体指导的“准度”,对相关的研究问题、运作模式、案例分析和总结评价进行指导。应该说,只有适合个人特点的指导方法才最有效。对于研究生研究过程的学习困惑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这是指导的重点。有时教师可以采取个别辅导为主的方式。个别指导能关注到每一个研究生的学习进展以及出现的问题,尤其是在论文选题阶段和完成阶段,教师更要注意个别指导。
除了个别问题,教师可以采用团队训练的方法。学习基本上是学习者在特定情况下通过合作和对话实现的意义构建过程,对话、协商与合作能够帮助每个研究生与参与研究者以自己的经验为背景,构造对事物的理解,并通过合作和讨论,学会适当的表达,捍卫自己的观点,还学会接受和欣赏别人的意见,互相了解彼此的意见,形成共享氛围,得到更丰富、更先进的理解。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基于多种思考方式的集体讨论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指导。一位教师指导的几个不同年级的研究生可以进行研究交流,由研究生以讲座形式进行。讨论的主题通常与研究有关,或者是一些具有探索性的话题,甚至包括一些有争议的问题,涉及到问题在国内外现状、发展趋势,等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做介绍性演讲,研究生进行演讲和讨论。这种形式有利于培育研究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发现问题的意识,学习科学批判精神,提高研究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于把握学术指导的“准度”,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许多教师关注如何“使用”研究生,但少有教师花费精力思考如何“训练”研究生。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正确对待研究生,不要把研究生当成一个完整的劳动力和科学研究工具。研究生教育的本质特征一直没变,那就是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应该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制定指导标准,充分发挥研究生的潜力,并专注于研究生的长期发展,在学术方面帮助研究生得到切实成果,而不是让研究生在离开学校的时候,只得到一个印有自己名字的项目结果。
三、高校研究生学术指导路径构建的“四个核心”
研究生学习是研究生接受教师引导的过程,这意味着所有相关的过程都离不开前沿的知识,是否能够寻找到好的课题与正确的研究方法十分重要,同时需要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些都离不开大量的文献阅读和深层次的文献理解。在研究的早期阶段,教师要列出与专业方向和研究方向相关的参考书目,尤其是指导研究生找到阅读经典。教师应该把重点放在指导研究生不断从相关文献的搜索、阅读、思考、分析和质疑中,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案。总的来说,研究生在阅读文献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从“四个核心”构建高校研究生学术指导路径。
(一)把握学术前沿
学术前沿主要指的是热点领域的专业知识、难点、有争议的问题和研究发展的新趋势。只有搜集相关学术期刊论文的信息,才能够掌握最新学术动态和研究进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能放松,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站在学科发展的前沿。教师要定期开设相关的课程和讲座,善于将当前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转化为研究和研讨会,通过大量的文献收集、阅读和整理,向研究生介绍最新成果、研究进展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难点。
(二)找出研究课题
对于研究生来说,阅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教师在指导研究生毕业论文的选题时,要树立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学生所选主题要建立在先前的研究基础上,并解释他们的课题与现有成果之间的关系。导师在帮助研究生选择研究题目的时候,要帮助学生解决学术科目方面的问题,但是尽量避免帮助学生太多,研究生不能形成自己的创新能力。
(三)贯彻研究方法与规范
研究方法和调研的质量可以直接决定科学研究的质量。最好在早期阶段,教师在课程教学当中能够讲解研究生课题相关的研究的一般程序、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这样,研究生开始科学研究之前能够做更好的准备,之后的论文工作也会达到更好的效果。导师需要要求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注意阅读,思考作者是如何提问的,如何收集材料的,如何分析材料以及如何得出结论的,同时要求研究生合理的参考和引用,如实、详细说明收集数据过程,结论是如何出来的,整个研究过程应该是开放的。
(四)批判与创新
学术研究离不开批评和否定。批评和否定并不意味着简单的否定和抛弃,或压制、推翻并放弃一切,但要不断对现有的观点、理论和方法进行反思、扬弃、分析、综合、归纳和演绎,要“追求真实”,形成新的科学理论和方法。[2]教师要指导研究生进行批评和创新,教师首先要具备批判与创新的精神。导师要具备熟练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批判性地使用文献,并在此基础上为研究生创造一个宽松、民主、自由的科研环境,尊重研究生的性格,鼓励他们表达不同于自己的观点。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201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