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 > 高校教师跨学科交往特点实证研究

高校教师跨学科交往特点实证研究

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高校教师主要通过三种方式进行跨学科交往。一是不同学科高校教师自发组建的非正式学者社群(informal community)。在非正式学者社群中,不同学科高校教师因共同的经历、价值观、兴趣、爱好及利益等彼此间相互熟知、信任。深厚的感情基础使他们相对比较容易地克服学科文化带来的障碍。“相似孕育联系”,同质性在人们信息的接收、态度的形成及互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5]在微观的学术互动环境中,不同学科高校教师因对“真理”的追求进行着学术观点上的争鸣,与此同时激发着彼此的学术热情。如果当事人能够在小组内主导着注意力,互动中产生的情感能量就构成了创造性的能量,它常伴随着欢愉的感情。“对知识分子来说,在互动中产生的不仅仅是思想观点,而是能够感受到成功的思想观点。”[6]二是不同学科高校教师在不同场合的偶然相遇相知。跨学科观念的本质是复杂的概念工具、物质工具的使用者与工具的受益者之间的关系。没有一种元语言及元叙事来表达这种工具的目的性和正确的用途。跨学科交往通过“集思广益”来增强工具的性能。[7]相关研究指出,来自不同学科的科学家,因为他们曾在不同院系接受训练,有不同的导师,在不同期刊上发表论文,参加不同的会议,他们之间的关系很可能是弱关系。[8]弱关系把不同的强关系联系在一起,发挥着桥梁作用,进行着信息的传递。“人们获得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信息来自于这些人:人们几乎忘记了他们的存在。”[9]弱关系为高校教师带来多样化的交往对象,交往对象通过为其提供异质的、非冗余的信息及看问题不同的视角来提高个体的创新力。[10]三是在正式的跨学科学术组织中的交往。正式的跨学科组织为高校教师提供了组织、制度上的保障与支持。这类机构类似于广义的会议中心,人们在那儿碰头和交流思想,然后回去进行他们的工作,其主要功能是帮助高校教师对科研保持活跃的兴趣。[11]

   跨学科交往无论在促进学科整合方面还是激发高校教师学术创新方面都发挥着积极的正向功能作用。这些最基本的认识虽然在理念层面已达成共识,但是,目前还缺乏相关数据的检验。在此,笔者研究的问题是:①跨学科交往在高校教师学术生活中到底居于什么样的地位?是否发挥了重要作用?②高校教师跨学科交往机会的获得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偶然还是有其必然?如果有其必然性,其背后的运行机制是什么?

  高校教师跨学科交往特点实证研究一、 调查问卷的编制、发放及回收

   编制问卷首要的问题是对核心概念进行操作化定义。对本研究来说,最核心的概念是“跨学科交往”。根据交往者之间的学科跨度大小,本研究把“跨学科交往”分为以下三类:①同一专业不同研究方向教师间的交往;②同一学科不同专业教师间的交往;③不同学科教师间的交往。“学科”在此指的是十三大门类中的学科。根据提出的研究问题设计了调查问卷初稿,然后与3位高等教育研究领域专家及4位其他院系教师对问卷进行了讨论。通过电子邮件发放问卷进行了初测,根据初测结果对问卷做了进一步修改,最终形成了调查问卷终稿。

   本研究调查对象是高校教师。被试比较分散,为便于收集数据,采用邮寄方式发放问卷。在邮寄问卷的信封内装有调查问卷、回邮的信封及一封感谢信。回邮的信封写上研究者的地址及贴有已付邮资的邮票,感谢信的内容主要是对研究目的进行说明,同时对被试填写问卷表示感谢。在江浙沪地区选取了7所“211”及“985”高校,其中上海市4所,浙江省1所,江苏省2所。问卷以院系为单位进行抽样,十三类学科门类中,经济学选取了经济学系,理学选取了物理学系,工学选取了材料工程学院,此外还在6所高校中各选取1个实体跨学科组织。根据不同高校所抽取的院系教师规模大小,采用半数抽样或全体抽样的方式,共邮寄问卷540份。2012年11月初,问卷全部寄出,至12月中旬,回收问卷110份。考虑到问卷的回收受到各种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如高校教师太忙,一时忘记了,或者还没有收到问卷等,对前期邮寄问卷的教师发电子邮件(通过网上查找共找到375位教师的邮箱地址)。发邮件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对已填写问卷的教师表示感谢,二是委婉地提醒没有填写问卷的教师能否帮忙填写问卷。发邮件的同时附上问卷电子版。通过邮件提醒,12月底,再次收到问卷22份。至此共回收问卷132份。表1为样本基本信息。

  表1样本基本信息(人数及比例)

  学科经济学系:27(20.9%);物理学系:45(34.9%);材料工程学院:42(32.6%);跨学科组织:15(11.6%);共129人。性别男:103(78.6%);女:28(21.4%);共131人。年龄26岁―35岁:36(29.8%);36岁―45岁:45(37.2%);46岁―55岁:29(24.0%);56岁―65岁:9(7.4%);66岁―75岁:1(0.8%);75岁以上:1(0.8%);共121人。职称教授(研究员):69(53.1%);副教授(副研究员):44(33.8%);讲师(助理研究员):17(13.1%);共130人。导师博士生导师:72(54.5%);硕士生导师:40(30.3%);其他:20(15.2%);共132人。 二、跨学科交往在高校教师学术创新各影响因素中的地位与作用影响高校教师学术创新的因素有很多,按照学术交往类型把各影响因素分为7类。请各位老师根据自身的经历与体验就以上学术交往类型在他们科研中“想法”(idea)产生过程中的作用大小作出评价(见表2)。   由表2可知,“自己先前的研究”和“文献”被认可的比例都很高(分别为96.8%和92.2%),且比例远远高于其他学术交往类型。“与所在大学以外同事的交流”被认可的比例(50%)居第三位。两个认可度最低的是“与所在大学同一学院其他系同事的交流”(19.5%)和“与所在大学其他院系同事的交流”(20.3%)。取值“3”(代表“较小”)对各学术交往类型进行单样本平均数t检验,见表3。可以看出,除了“与所在大学同一学院其他系同事的交流”和“与所在大学其他院系同事的交流”这两种学术交往类型差异不显著外,其他学术交往类型都显著。这说明,这两种学术交往类型发挥的作用较小。

  这是否意味着高校教师跨学科交往在高校教师学术创新中不重要?或者是它确实重要,只是还没有发挥出它应有的效用?本研究把跨学科团队、跨学科研究中心和跨学科高等研究院作为跨学科组织的三种主要类型。取值“3.5”(3代表“较小”,4代表“较大”,3.5是中间值),对这三类跨学科组织对促进高校教师跨学科交往发挥作用大小进行单样本t检验,见表4。跨学科团队P值为0.022,小于0.05,差异显著;跨学科研究中心P值为0.006,小于0.05,差异显著;跨学科研究院P值为0.332,大于0.05,差异不显著。说明跨学科团队和跨学科研究中心在促进不同学科高校教师交往上作用显著,跨学科研究院发挥作用较小。这说明跨学科组织为高校教师跨学科交往提供的组织、制度上的支持确实发挥了作用,且作用相对来说较显著,这也说明在以上两种跨学科组织中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确实进行了富有成效的交往。

   那么,和没有参加跨学科组织的教师相比,加入跨学科组织的教师对跨学科交往在学术创新中的作用是否持更加认可的态度?笔者以“与所在大学同一学院其他同事的交流”、“与所在大学其他院系同事的交流”两种学术交往类型上在“加入跨学科组织”和“没有加入跨学科组织”两组教师上分别进行了两个独立样本平均数差异的t检验,见表5。统计结果在0.05水平上差异显著。这说明,和没有加入跨学科组织的教师相比,跨学科交往(“与所在大学同一学院其他同事的交流”和“与所在大学其他院系同事间的交流”)在参加跨学科组织教师科研“想法”产生中发挥作用较大。他们对这两种学术交往类型“发挥作用大”持更加认可的态度。

   通过以上研究得出如下基本结论:跨学科交往在高校教师学术创新中确实发挥着重要的、显著的作用,只是目前高校教师还没有充分利用各种跨学科交往途径,跨学科交往的优越性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来。

  三、高校教师跨学科交往机会的获得

   非正式学者社群是高校教师因共同的学术兴趣、爱好、利益等自发形成的,表面上看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其实它与高校教师进入什么样的学术组织机构、所在的师生及同事关系网络密切相关。而高校教师进入什么样的学术组织机构(学术组织机构在整个学术系统中的地位如何)、进入什么样的学术圈(所在的学术圈在学术共同体中居于什么样的地位)等等都受到学术系统中普遍主义与特殊主义认可机制的制约。高校教师通过参加学术会议、访学等在不同场合与其他学科学者的偶然相遇相知,表面上看也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事实是,只有流动的机会多了,才能增加与其他学科学者相识的机会。然而,流动机会的获得如参加学术会议、访学、加入跨学科组织等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轻易获得的,它同样受到学术系统认可机制的影响,只有优秀的少数人才能获得这样的机会。普遍主义和特殊主义两种认可机制通过人际关系间的互动发挥作用。人际网络以及资源和奖励的分配与科学和学术中认识的发展是相互作用的。[12]

   高校教师跨学科交往机会的获得受到学术系统认可机制的制约,受到优势积累效应的影响。转换成可检验的命题即为:高校教师跨学科交往机会的获得存在社会资本效应。高校教师所具有的社会资本可操作化定义为以下四个方面:①“职称”(教授/研究员、副教授/副研究员、讲师/助理研究员);②“担任教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其他);③“是否担任学术职务”;④“在团队中的角色”(负责人、核心人员、一般人员、辅助性研究人员)。笔者设计如下题项:“在您所任教的高校内,您与不同学科教师相识的机会?”请各位教师在“没有”到“非常多”五点量表上作出自己的选择,来测量高校教师跨学科交往机会的多少。同时,还设计了影响高校教师跨学科交往机会的其他影响因素,如性别、从事教学或科研累计时间、工作调动次数、学科背景、从事学术研究的热情等等。研究主要通过相关分析及单因素方差分析对高校教师跨学科交往机会获得的社会资本效应进行检验。

  “职称”、“担任教师”、“担任学术职务”、“在团队中的角色”这四项与“与不同学科教师相识的机会”相关都在0.01水平上非常显著,见表6。这四项在“与不同学科教师相识的机会”题项上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差异也非常显著。以上研究说明:高校教师的社会资本确实影响着他们与不同学科教师交往的机会的多少。具体地说,职称越高、担任博士后导师、担任学术职务、在团队中担任重要角色如负责人等在校内具有相对来说较多的跨学科交往机会。高校教师社会资本的积累有一个时间积累过程,从“年龄”、“任教以来,从事教学或科研时间累积”与“与其他学科教师相识机会”相关显著也可以看出。那么,此处的疑问是,在影响与其他学科教师相识机会上,高校教师的社会资本与高校教师在某高校任教的时间二者存在共线性问题,到底哪个因素在发挥作用?从“教师工作调动经历次数”与“与其他学科教师相识机会”几乎不相关可以推测出,高校教师在某高校待的时间长短并没有显著地影响到与其他学科教师相识机会的多少。由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高校教师的社会资本是影响与其他学科教师相识的机会多少最主要的因素。

   在校或院系担任行政职务也增加了与其他学科教师相识的机会。一种可能的解释是,做行政工作增加了与其他学科教师交往的机会;另一种可能的解释是,目前中国高校教师能担任校或院系行政职务的高校教师也往往是职称、担任导师、在团队中担任的角色中具有高的社会资本的教师。   四、研究结论与讨论

   高校内部蕴含着各种潜在的、还没有被充分发掘和利用的资源,高校教师跨学科交往便是很好的例子。跨学科交往可以使高校不同院系组织之间知识及各种物质资源跨越学科组织边界互通有无,提高各种资源的利用率。高校教师自发形成的非正式学者社群如果得到项目、资金等的支持可以转化成自下而上形成的跨学科科研团队。这比先设立项目,由项目牵引自上而下组建的团队减少了人员间相互适应的磨合期,有利于团队文化建设及提高组织效率。目前很多高校组建实体或虚拟的跨学科组织机构,设立跨学科研究项目及跨学科教学改革项目来促进不同学科教师间的合作。这种自上而下的改革是否符合教师本人内心真实的合作意愿是有疑问的,况且,这些改革举措只能惠及少数教师。

   本研究指出,跨学科交往在高校教师学术创新中确实发挥了显著的重要作用,但目前各种跨学科交往的方式还没有被充分利用起来。跨学科交往机会的获得受到学术系统认可机制的制约,有其社会资本效应。因此,为促进高校教师跨学科交往,高校最好创设环境与条件,增加不同学科高校教师在日常学术生活中非正式接触与交流的机会,使高校教师根据个人学术兴趣或共同的爱好等相互间的人际吸引自发地进行私人间的交往。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201167.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