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战略部署,这不仅是我党的重要任务和目标,也是我党执政理念提高的内在要求[1]。高校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建工作的基础结构单元,其服务意识和水平的强弱程度是决定党能否在人民群众中巩固和提升执政地位的关键因素。因此,高校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是党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具体阐释。
一、高校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内涵
服务作为我党的根本宗旨,是高校基层党建的基本要求。毛泽东同志说:“我们的一切工作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服务。”[2]邓小平同志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党员的最高准绳。”[3]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1]因此,高校应以服务为出发点,以好的服务为落脚点,一切以师生满不满意、学校发不发展、社会进不进步为检验高校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最高标准。
1.服务学校。首先,高校基层党组织是隶属于高校的职能部门之一,必然是为学校服务,是为学校的发展和腾飞而发力。建设高校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就是通过领导学校广大党员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建立健全服务体系,提升整体的服务水平,以掌握学校的发展规律,更好地致力于学校的教育事业和科研工作,最大限度地提供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力。不同学校有不同的特征优势,这就需要在认识自身条件和外界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实践不断调整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方案。跟上了市场经济的发展脚步,学校的实力就能得到充分的肯定,这是高校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必须要探讨的核心问题。
2.服务社会。建设高校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就是要服务社会,为社会输送所需要的方方面面的人才和提供各种各样的新技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高校基层党组织在专业的设置考虑与商讨上,应以社会需求为前提,培养社会接受和缺乏的人才。其次,应多多鼓励全体教职工和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的公共服务项目,通过社会志愿活动和社会调研工作等实践活动不仅应用了所掌握的理论知识,更是在无形中培养了自身的社会服务意识。最后,这些服务项目取得的成果不仅可以用于科学研究,对以后的社会服务也是有着很好的借鉴启示作用。
3.服务师生。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党和高校师生的关系纽带,有着团结凝聚广大师生的重要责任。建设高校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就是要服务师生,就是要尽可能地了解师生诉求并去解决实现它,这对党在高校执政地位的稳固和夯实具有重大的意义。高校对外面向的是社会,相反的对内面向的是师生,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发展。师生的发展是高校党组织发展的基础,是一切发展的前提。高校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积极解决师生在工作、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切问题,如对于老师专业知识水平的提升,学校党组织定期具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讲座和沙龙,提高老师的理论修养,也提醒着老师们党组织随时为服务师生而准备着。而对于学生,除了为其学习专业知识服务外,学校党组织还关心他们的实践即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以及毕业之后的就业能力。而在这些师生中从来不乏困难党员,他们都是在学校党组织的关怀下才得以成长和成才的。
可见,高校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服务”两字在学校、社会和师生身上得到了生动而具体的诠释,其蕴含的服务意识更是融于学校的文化生活之中,深深镌刻在全体党员的心中。
二、高校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状
总的来说,各大高校对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建设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实践,具体体现在:一是校领导的重视。高校领导大多认为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对于学校的发展和腾飞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二是对服务机制的改善。通过这样的方式进一步联系群众,把人民群众团结在党中央领导的各级党组织周围。三是服务方式的多样化。很多高校在做好服务工作方面积极思考,比如党群共建,帮助困难党员或师生等。但是,目前在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工作中仍有相当一部分不足,这就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总结和改善。
1.服务意识不强。受传统思想所影响,部分党务工作者至今还存有“官本位”思想,他们口上高喊“为人民服务”,要做人民的公仆,实际上却鲜有基本的服务意识,也不知该从何处着手服务。表现为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工作者缺乏良好的服务态度,对于不清楚流程不熟悉方式的学生或办事人员没有耐心讲解而是一口否决,有的甚至还推脱自己本分内的工作内容,只求自己轻松,服务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2.服务水平不高。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高校党组织的服务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但部分党组织工作人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不够,以至于整体的服务水平都不高。当前高校党务工作者存在着应对新形势新问题的能力缺乏、在“会不会”服务上比较薄弱、不能满足党建工作的新要求等诸多问题,影响党组织作用发挥[4]。
3.服务机制不全。当前部分高校仍然存在“重业务,轻党务”的不良现象,部分党务工作者机械地理解党政分工,而对于党员的教育和监督管理体系也不够完善,这些都影响着高校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建设。这些党务工作者认为党政分工就是党务和政务分开,各管各的,互不相干,这就出现了在实际中互相推诿工作的现象,不利于服务工作的开展。同时,很多高校在学生中大量发展党员,注重数量难免就忽略了其质量,且目前并没有针对于党员的系统的评价管理体系,党员放松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导致其整体素质不高,这与高校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新时期对高素质党员的需求相违背。如此种种,可见高校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对服务机制改善的紧迫性。 三、高校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途径
建设高校服务型基层党组织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化工程,必须紧紧围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夯实党的执政地位,深入分析学校改革发展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找准建设的着力点和工作的重难点,有针对性地探索高校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有效途径,以学习、创新作为建设的基础和动力来推动服务这一关键性的举措。
1.加强思想教育,提升服务意识。建设高校服务型基层党组织,首先要提高党务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及加强其主体上愿意服务的意识。正所谓先知而后行,这就需要在校内加强思想意识宣传教育,可通过多开办党课教育、专题报告和讲座,深化各个党务工作者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素养。通过这样的学习充分认识服务的内涵不是服从更不是管理,而是指引和关怀,理清为谁服务、为什么服务、服务什么。此外,还应转变、丰富教育方式以避免教育的形式化,舍弃单纯的概念灌输,转变为在思想上启发,在工作上引导,在生活上关怀。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而增强高校党务工作者的党性和使命感,使其自觉把服务作为责任和义务来遵循。
2.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建设一支服务水平突出的专业工作队伍,是促进高校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关键所在。这支队伍的领导班子必须要有深厚的领导意识,不搞专权;这支队伍的组成人员必须有较高的党性,有较强的服务意识,有专业的服务水平。这就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第一是党委领导和各职能部门协调,高校党委应鼓励政治觉悟和理论知识水平相对较高的教职工积极着手研究党建等有助于提高高校服务水平的理论,职能部门除了对研究工作的支持配合外,还应积极地出谋划策推荐人才;第二是利用校内的媒体资源设备对党建工作的方式方法和经验教训进行宣传教育,营造和谐的服务氛围;最后还应完善高校的资金保障制度,为高校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来保驾护航。
3.健全服务体系,完善服务机制。首先,高校应在为学校、师生和社会解决实际问题、搭建服务平台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第一,健全高校党建工作体系。全体党员和群众共同积极参与,党、政、工、团密切协调配合,明确定位目标责任,全面构建党建网络,积极拓宽服务工作。第二,健全服务党员及师生工作体系。在高校内建立党员模范先锋队或党员示范岗,通过优秀党员的榜样带头及民主评议制度等载体来有效改善服务氛围及工作作风。此外,高校党务工作者应本着服务师生的态度最大限度地保障师生利益,并构建相关的帮扶制度或体系以满足其日益变化的需求[5]。其次,应完善党内的监督评价体系。除了监督服务工作的质量,还应对党员表现进行综合性的评判。以师生满意度和目标完成率为准,以此形成一个长效的机制使高校服务工作有条不紊地践行。
所谓知行合一,高校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在初期的探索阶段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发现新问题不断改善以适应高校形势和工作格局的改变。但是,应坚信,只要全体共产党人团结一心站在一起,完全实现高校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就不只是梦。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201364.html下一篇:浅析高校蒙汉兼通人才培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