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教育步入大众化教育,各地高校开始扩招。各地各类高校通过招收更多的学生,提高国民综合素质,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输送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但是随着高校学生数量的增长,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成为了社会热点问题。作为特殊就业群体的蒙语授课学生的就业问题更加严峻。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每个毕业生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少数民族的生活福祉。
内蒙古自治区处于我国边疆,是以蒙古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地区,具备区域发展优势。近年来内蒙古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高素质人才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在这样的背景下,内蒙古各类高校结合当地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的需要,积极推动了蒙汉双语教学,因地制宜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了一批蒙汉兼通型的少数民族干部和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基层各类高素质人才。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蒙汉双语授课大学生达不到社会要求的标准。1999年以来,招生数量越来越多,但学生的质量下滑,师生比例严重失衡,教学设备不足,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错位等原因造成了教学质量上不去,蒙汉双语授课学生的竞争力不强,就业率低下等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分析蒙语授课毕业生的就业现状,探讨高校培养蒙汉兼通人才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高校应如何加强创新改革“蒙汉兼通”人才培养模式及方法,从高校层面提出建议和思路来提高蒙语授课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使学生通过大学期间的教育和培养,适应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
一、蒙汉兼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
根据有关文献的研究,蒙汉兼通毕业生是指蒙古族学生,在大学期间通过蒙汉两种语言授课,并能熟练使用蒙、汉两种语言从事教学、研究和管理等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内蒙古的高校是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招收蒙汉双语授课学生,到上世纪末高等教育转入大众化教育之后越来越多的蒙古族学生进入高校学习。现实当中蒙语授课学生的就业率相当低下。据调查,内蒙古自治区解决少数民族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采取的政策是积极的。从党和政府方面来说,对参加公务员以及事业单位考试的学生特设岗位,即蒙汉兼通岗位,或给予适当的加分政策,以保证一定数量的少数民族考生进入公职人员的队伍。从2014年的内蒙古公务员考试信息职位表上看,共招录了731个蒙汉兼通人员,占总招录人员的7.44%。由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举办的呼和浩特民族学院校园招聘会上,128家企业当中三分之一的企业要求招用蒙汉兼通或懂蒙古语的优先录用。这些足以说明蒙汉兼通求职者得到了用人单位的青睐。从高校方面来说:各高校根据内蒙古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充分利用本单位的教育资源,调整专业设置并加强就业指导,一定程度上拓宽了毕业生的就业出路。如内蒙古农业大学2005年制订了《内蒙古农业大学学生职业生涯指导工作方案》,对就业指导工作的范围、任务、目标、工作体系、队伍建设、主要规程、学生培训和咨询开展等,做了详细的规定。把职业生涯设计与就业指导作为人文类选修课纳入了教学计划管理当中。
虽然有关部门以及高校采取一定的措施解决高校蒙语授课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但是这些政策及做法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或改变蒙语授课学生的就业难的问题。蒙语授课学生的就业去向基本为项目就业,如六项基层服务系统、公益性岗位等;升学(考研),从内蒙古教育厅发布的2013年全区教育事业统计简报的数字来看,2013年招收的少数民族研究生人数为1663人,2012年为1628人,增加了2.15%;非国有企业或农牧区特岗教师职位等。
二、蒙汉兼通学生的就业难原因分析
蒙语授课毕业生就业难的成因有很多,既有主观原因又有客观原因。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错位是造成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社会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不接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近年来我国各地高校利用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不断地扩大招生规模,实现了考生的高升学率。内蒙古自治区在高考录取时对蒙语授课学生单独划分数线,降低少数民族学生的入学门槛,保证一部分少数民族学生能够顺利的进入高校接受高等教育。但是高校对蒙语授课学生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式上缺乏与社会需求有效对接的意识。按社会发展需求,主动调整专业设置的有效机制还尚未形成。学校的新专业设置主要以当前人才市场的反馈信息为依据,未能全面把握社会的未来发展趋势。这就直接导致了“蒙汉兼通”毕业生过剩或总量不足的矛盾现象。
(二)社会所需人才的标准与高校办学思路不对接
高校失去自己的办学特色,忽视了实践教育,培养人才单一,缺乏特色,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种需要。从1999年扩招至今,全国高校规模不断扩大,基础建设和仪器设备等硬件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学校的办学思路和人才培养等软件不尽如人意。如某些高校的办学思路是“大而全、多而广”,大就是指办学规模要大,全就是指覆盖的专业要全,多就是指师生员工的数量要多,广则是指社会效益要广。某些高校为了覆盖所有专业,对历史、哲学、法律等“红牌”就业专业进行扩招,导致了毕业生的就业难。还有一些高校不以科研学术、教学创新和人才培养作为努力的方向,反而追求功利,注重效益,有的甚至把高校作为地方经济发展、产业效益的风向标。
(三)社会所需人才与高校专业设置不对称
高校对蒙语授课学生开设的专业较单一。内蒙古的高校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开设了一些蒙汉双语授课专业,但是它们的起步较晚、学术水平不高,在招生和就业上缺少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一些高校不是面向市场和社会需求,不是以学生就业和发展为本,而是立足于本校师资条件,开设并调整蒙汉双语授课的专业。结果这就导致了少数民族毕业生难以找到学以致用的工作,用人单位不能招到合适的专业人才。 (四)社会实践与高校就业指导不连接
蒙语授课学生的生活节奏比其他民族较慢,竞争意识较薄弱,与当今快节奏的社会和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格格不入。目前,许多高校把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规划课程列入了教学计划,但是课程内容较空洞、单一,授课方式只是简单的灌输理论和政策精神,而且这些课程一般用汉语授课。蒙语授课学生的汉语水平较低,掌握知识上往往也是一知半解。
三、创新人才培养思路应对蒙汉兼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蒙语授课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关系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关系民族地区的团结稳定。虽然造成就业难的原因很多,但是人才培养的错位是导致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想要根本上解决蒙语授课学生的就业问题必须从人才培养层面入手。高校应创新改革人才培养思路,着力解决蒙汉兼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一)适应社会需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内蒙古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蒙汉兼通双语人才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高等教育有三个基本职能: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其中人才培养是其核心职能。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是培养人才的关键问题。“产品”是否被社会接受,取决于高校培养的人才在激烈竞争的人才市场中就业情况。学校所培养的人才,是由学校的培养目标来规定,并通过一定的课程来支撑和实现的。课程框架决定着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结构。把蒙语授课学生培养成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要提高他们的汉语水平、外语能力和综合素质,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蒙汉兼通人才培养模式,要保证“产品”的质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既要从学校本身的实际情况,又要结合社会的发展趋势出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才能把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工作做好,培养出高素质的蒙汉兼通型人才。
(二)突出特色,更新办学理念
高校要想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下生存发展,必须突出自身的发展特色,拿出办学强项,不断地探索新的教学理念,更新教育模式,变革办学理念,适应社会需求。高校要明确自己的办学理念,找准自己的办学思路,有针对性地培养蒙汉兼通人才,主动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要,形成具有特色的办学风格。同时,高校对蒙汉双语授课的学生开设具有特色的热门专业,以便为他们的就业打好基础。
(三)基于就业趋势,完善专业设置
高校基于竞争激烈的就业趋势,培养高素质的蒙汉兼通人才时应正确把握国家政策和发展战略,深入市场调查,了解国家、区域经济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合理调整现有专业,进行新专业的申报工作。基于蒙语授课学生的就业率低下问题,高校应依照民族地区的发展要求,完善现有的专业,并申报增开就业率较高的学科专业。蒙汉兼通型人才的最大需求是农牧区,那里需要大量的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素质人才。所以,高校的专业设置应以市场为导向,优化蒙语授课生的专业结构,加大投入建设,满足少数民族地区对高素质蒙汉兼通人才的需要。
(四)强化就业指导,提高就业竞争实力
对在校的蒙语授课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工作,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开设就业指导课程时要结合学生特征和专业特点,内容要实际,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课程的可操作性。高校发挥自身的社会功能,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为即将毕业的学生创造就业机会,提供就业平台,从而促进蒙汉双语授课学生能够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实现个人的就业。高校加大力度,宣传创业就业的优惠政策,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打造自己的品牌,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让整个社会了解并重视蒙语授课学生,促进蒙语授课学生得到社会的认可。
综上所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整个社会的热点问题。作为就业群体中的特殊人群,蒙语授课学生的就业问题更加严峻。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的错位是导致就业难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我们应该正确面对就业形势,从高校的人才培养层面提出思路,创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促进蒙语授课学生的就业能力,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201366.html上一篇:试论高校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