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一、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党员的权利和义务
党的“十八大”讨论通过的新党章第三条则明确规定党员必须认真履行学习义务: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法律和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习近平同志在2009年中央党校秋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开学典礼上则进一步明确了党员向书本学习的内容,“在学习党的基本理论的同时,广泛学习哲学、历史、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现代市场经济、现代国际关系、现代管理等方面知识,学习做好本职工作所必需的各种新知识、新技能,切实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能力。”
高校本身就具有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功能。作为知识精英,高校师生义不容辞承担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继承和发扬的责任。而作为高校党员则更应起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模范带头作用,并为结合时代发展和要求加以延伸、阐发做准备。
二、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高校党员的文化自信
所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指中华传统文化中历经沧桑而积淀传承下来的精华部分,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智慧结晶,具有超越时代局限,反映文明永恒性的价值特征,与整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的共同利益和福祉相契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
中华文明历史源远流长,中华文化更是绚丽灿烂。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十八大以来,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的论述。在内政外交的不同场合,他多次强调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包括历史经典、文学经典、哲学经典、伦理经典等多个方面。通过阅读这些书籍,“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和把握能力,正确处理义与利、己与他、权与民、物质享乐与精神享受等重要关系”。
习近平同志在2013年3月中央党校80年校庆的讲话中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高校党员应充分利用高校人才密集、知识丰富、思想活跃的特点,带头认真、自发组织和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结合中国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和所取得的伟大成绩做深入的思考。
三、高校党员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法
所谓学习方法,实际上就是解决学习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怎么学、善于学的问题。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2009年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暨专题研讨班开学典礼上把党员干部的学习水平上升到“工作水平和领导水平”的高度,指出,“领导干部读书学习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作水平和领导水平”,要求领导干部要认真解决好爱读书、读好书和善读书的问题。作为高校基层党组织,要开拓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机制,开展多种形式,认真组织、积极引导广大党员,吸引入党积极分子,一道认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书籍,并结合在高校青年教师和学生当中存在的一味崇尚、迷信西方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忘根”“忘本”“忘了老祖宗”的实际问题展开讨论,并加强考核,注重实际效果。
1.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端正学习态度
高校党员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否则我们讲学习又要陷入形式主义的泥潭。必须做到如习近平同志在2009年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暨专题研讨班开学典礼讲话中所指出的领导干部读书学习的“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种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种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要有“望尽天涯路”那样志存高远的追求,有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静下心来通读苦读。 高校现在逐步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方式方法也很多,传统文化已经进入课堂,关键是如何进到学生的心坎里,实现从“要你学”到“你要学”的转变,真正学到心里,学出效果来,要求党员、预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率先垂范,做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榜样和标兵,并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检验他们的学习效果,给普通群众起到引领作用。
2.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注重学习方法
⑴全面、系统地学习中华五千年灿烂的文化和辉煌的历史。由此,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做到全面、客观、辩证地看待建党、建国以来的重大问题。正如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所指出的那样,主观主义态度之一就是“割断历史,只懂得希腊,不懂得中国,对于中国昨天和前天的面目漆黑一团”,而正确的态度也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则是“不要割断历史。不单是懂得希腊就行了,还要懂得中国;不但要懂得外国革命史,还要懂得中国革命史;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习近平同志关于“两个不能否定”(即“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的论述,更是我们党高屋建瓴,在坚持用历史的、实践的、辩证的观点基础上正确看待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所得出的正确的、重要的结论。
⑵带着问题学习,勤于思考,努力改造主观世界。我们的党一再强调,领导干部要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要在推进事业发展的同时加强党性修养。领导干部要通过加强读书学习,增强改造主观世界的意识和能力,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切实解决好理想信念、思想作风、道德情操、清正廉洁等问题,不断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包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方面。但在青年大学生当中却严重存在享乐主义、拜金主义,部分道德领域失守、诚信缺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这一方面是所谓文化、价值多元尤其是西方意识形态通过各种途径尤其是网络渗透、潜移默化的结果,更重要的是放弃了对自己思想上严格要求和自觉改造的结果。这种情况在高校师生党员中也一定程度存在。高校党员只有带着问题学习,并且勤于思考,才有可能做到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最终认识清楚:①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②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
⑶为解决问题学习,勤于实践,努力改造客观世界,解决实际问题和重大理论问题。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的干部要上进,我们的党要上进,我们的国家要上进,我们的民族要上进,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 毛泽东同志《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也这样说过:“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习近平同志以史为鉴,引经据典也是他讲话的重要特点,曾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今年的6月21日, 由南开大学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共同主办了“传统文化与大学教育”高层论坛,探索传统文化在当代大学教育中传播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途径。来自北京大学等40所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出席会议并向全国同行发出倡议:在大学教育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南开大学校长龚克认为,文化教育根本目是要从立德树人,培育核心价值观的角度,来培养中华民族的一代新人。高校党员认真、自觉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一方面,为了提高文化自信和自身素质,立德树人,培养或被培养为中华民族一代新人;另一方面,也应该共同承担起解决党和国家在建设和发展过程当中出现的、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切实发挥大学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功能。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201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