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随着社会对学生工程训练能力的需求,工程训练中心管理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我国高校在此方面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实际的管理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改进。在新时期下,我们要加强对高校工程训练中心管理的研究。[1]
二、工程训练中心建设理念和建设目标
1.建设理念。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形势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目标;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构建本科工程实践教学平台;突破传统观念,努力扩展工程训练的范围和内涵,建设一个能基本涵盖现代工业体系内容并能适应现代工程技术发展需要的高校工程训练中心。
2.建设宗旨。建立一个面向全校机械类、非机械类(包括人文、经济、管理等相关专业)本科生进行工程训练、自主学习和课外科技活动的现代化公共教学实践支撑平台。为高职高专、本科教学以及研究生教育提供实习实训基地;为科研和学科建设提供服务;兼顾企业技术人员的培养任务;除承担本科生的工程训练外,工程训练中心还可以部分承担高层次的人才培养计划
3.建设目标。推动工程训练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的改革,加强学生基本技能、创新精神和文化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教育效益。优化公共资源环境,建成的工程训练中心应包含现代制造业的基本要素,形成覆盖机械、电子、控制、检测、信息、管理等完整的、各方面有机结合的现代化的公共实践教学平台体系。公共实践教学平台,应具有较强的实践教学功能、先进的制造技术装备以及实现远程设计、网络制造的大工程、大制造和工程集成环境的一流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亲身参与、全面体验的现代工程训练环境。[2]
三、工程训练中心的特点
工程训练中心与实验室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均属实践教学的范畴,都强调对实际的了解和对技能的掌握,强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学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学生掌握所学专业的知识和能力。亦有区别,其区别在于教学环节安排的时间、地点、内容不同,实验强调对所学课程理论知识的掌握和验证,时间一般与理论教学同步,地点一般在校内。而工程训练中心则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真实性。训练内容紧扣学科专业技术素质和学科工程素质,其以工程环境为背景,以工程内容为载体,以实际操作为手段的实践性训练,成为一个“准工业现场”,缩短了课堂和工程实际的距离,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具有工程背景,并与实际接触的环境尽可能贴近生产、技术、管理、服务第一线,努力体现真实的现场环境,得到实际操作训练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扭转“学生在校只读书本,失之以空”的弊端。
第二,技术含量高。能够开设追踪时代发展前沿的综合性训练项目,体现新技术、新工艺,瞄准实际操作人才缺乏的高技术含量和新技术行业的职业岗位,在技术要求上要具有专业领域的先进性。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学到和掌握本专业领域先进的技术路线、工艺路线和技术实际应用的本领。
第三,开放性好。即能够与“中心”发展的利益相关者建立密切的联系与合作,进行有效的信息、物质等资源的流动,在实现与利益关系者“多赢”中促进全面、协调、或持续发展。在环境和总体设计上具有社会开放性,打破专业与班级界限,给予学生更加广阔的自主空间,不仅为校内学生提供基本技能实训场所,而且承担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的培训任务,为社会提供多方位服务,成为对外交流的窗口和对外服务的基地。
四、高校教育实施工程训练创新教育的途径
1.开展创新教育。随着工程系统经过不断的发展,目前已经基本成熟,得到了广泛的工作岗位应用。在整个多工程行业中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大,建立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的可靠性优化设计管理系统,逐渐实现工程课堂,工程课堂越来越多的显现出强大的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管理技术。我国开发的大量工程资源,因缺乏导航系统、表现形式单一、学习情境等多种元素,在自主学习中未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影响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有很多,我们应加强课件开发的科学设计,重视全方位的教学工程资源的建立其中心合体规划方案,坚持多元化发展。运用全方位的教学工程资源的制作,做好工程资源管理工作,将工程资源建设与管理发展到每一个新的研究课程和工作岗位上,争取从达到多种工程资源建设和管理,从而发展到每个不同工作岗位,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做到相互协调、规划管理、科学熟练的运用工程资源建设管理系统。
2.营造宽松的教育创新氛围。加强教师和技术人员的教育技术理论的培养,提高工程专业水平为基础,根据工程技术的发展现状和信息化建设的实际需求,现代创新教育必须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要重新定位隐形资源,以现代教育思想为理论基石。这种管理体制有利于实践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有利于师资队伍的稳定和发展,使学生能自由地表达对事物的看法,自行解决常规问题和非常规问题的能力,以维持工程能力和保证企业生产经济活动顺利进行,提高工程型人才素质,明确工程工作指导思想,实行目标管理等具体的改进措施,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采用灵活的教学形式,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3]
3.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随着试点开设专业和课程的剧增,教师在教学中要因势利导,扬长避短,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在实践课程中,注重培养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动手能力,根据学生专业知识的需要实施所要进行的实际操作,以满足学生工程训练能力的需要。
五、结束语
工程训练中心高校教育系统的核心。在今后的工程训练中心管理中,高校管理者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管理方案,保证工程训练中心的有效高效的运行。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201525.html下一篇:高校留学生住宿管理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