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21世纪已经全面进入信息化社会,信息技术不仅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速度,而且已经成为衡量一国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社会对培养人才的高校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对支持人才培养的高校教育制度和课程体系提出了加快改革进度的新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曾明确指出,强化信息技术的应用,必须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只有提升高校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才能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课程教学过程以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形成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真正实现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全面应用,培养出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新型人才。该研究恰是初步探索信息技术发展中提升高校教师计算机自我效能感的现实要求,推动教师计算机自我效能与高校经济类课程教学模式变革的融合,为今后进一步构建高校研究性和协作式教学模式提供借鉴。
1 高校教师提升计算机自我效能感的现实要求
简单来说,信息技术就是对信息的利用技术[1],是当前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技术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校教育的内容、手段、方式都发生了根本变化,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必须大力发展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构新型的高校教学模式。由于计算机自我效能对教师技术使用态度有显著影响[2]。而且教师的技术使用态度直接关系课堂中信息技术整合效果[3]。因此,教师有关计算机教学使用的自我效能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教师在课堂中的计算机使用能力。增强其计算机自我效能感,成为实现信息技术中高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必备条件。教学实践中,对高校教师计算机效能的要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教学信息资源丰富性的要求
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能提供图文声像并茂的多感官综合刺激,而其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按照超文本、超链接方式组织管理学科知识和各种教学信息,并且在互联网上组织建构的知识库和信息库,成为世界最大的教学信息资源。如果高校教师的计算机自我效能不强,根本不可能对目前教学信息资源实现自由驾驭,也无法完成老师对学生的引导作用。
1.2 教学结构变革的要求
高校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课程使用的教材成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则演变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式探索的认识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这种以教师、学生、教材与媒体构成的现代信息化教学环境中的四要素,构成了当今教学结构设计的主要内容,也对高校教师的计算机效能提出了明确要求。
1.3 学科教学内容的要求
学科是高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载体,也是当今高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传统的高校课程教学内容编制逐步向综合使用多元化信息技术的方向拓展,要求教师不断充实现有的教学内容,通过提升计算机自我效能感,在学科教学内容中体现信息时代的发展变革。
2 教师计算机自我效能与经济类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信息技术发展中,将教师的精力从对“教”的研究转向对学生“学”的研究,要求教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摈弃以往教学习惯、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模式的变革。
另一方面,高校经济类课程存在应用性和实践性较强,但知易行难的特点。初进高校的大学生由于参与社会经济实践少,对经济生活的感性认识较为缺乏,尤其缺少对经济运行、市场变化的敏感性。如果学生在学习课程的相关经济理论与专业课时感到枯燥、难学、不会深入理解,进而产生学习上的畏难情绪,课堂教学就很难达到应有的效果,也不可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在经济类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授课教师必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如利用教学信息资源,结合案例教学等方法,把小课堂放到大市场中去,深入浅出地将经济社会中的各种经济行为、市场变化、热点经济问题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帮助学生从理解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到提高实际工作能力,逐步提升其判断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可见,教师技术使用信念对信息技术与高校课程整合的影响非常重要[4]。即使新教师,也可能因为具备较高水平的技术自我效能,有效实现信息技术与高校课程的整合[5]。
在信息技术发展中,实现高校教师计算机效能与经济类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融合,必须要特别重视教学思想理论的学习,把教师计算机效能提升与课程教学模式的融合纳入推进素质教育的轨道。同时,也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确定教师计算机自我效能在信息技术应用中解决教学困难的实际作用,构建适合于高校经济类课程的教学模式。
2.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内容的融合
经济类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环境,实现对事物的多层面了解。例如,经济类课程中有关国际贸易实务教学素材和教学内容,由于教学大纲和教材编写的限制,很难在教材中全面反映出来,教师则可利用其计算机自我效能,将信息技术融合到课堂教学中来,使用各种信息资源,将其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在这样的学习中获得开放性思维训练。
2.2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形式的融合
提高教师计算机的自我效能感,推动信息技术在经济类课堂中的运用,将一定程度改变传统教育“填鸭式”特征,教师由原来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课程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学习主体性得到体现。灌输式的教学过程变成开放式的新型教学模式,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精神被唤起,一定程度优化了学习过程。 2.3 信息技术与教育资源的融合
任何一种教学媒体都不是万能的,各种教学媒体间虽然很难相互取代,但可以相互补充。信息技术媒体确实对传统的教学媒体带来巨大冲击,但这并不意味着信息技术媒体可以取代一切教学媒体。在实际经济类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不能无论什么课,哪节课都机械地使用信息技术资源,全盘否定了其他教学资源的作用,反而应该在具备一定计算机自我效能的基础上,从整体上把握运用各种教学资源的能力。
3 结语
高校经济类课程的教学过程并不是简单地培养学生在网上搜集和运用信息资料,而应该培养学生能够将所有教育资源进行信息获取、分析、加工、利用、创造、传递和对信息内容的批评与理解能力。因此,提高教师计算机自我效能,充分将信息技术运用于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对经济事物正确判断、客观分析、综合运用的能力才是最关键的目标。
3.1 进一步开展教学信息资源的改革
推进教学资源信息的建设,有助于教师提高计算机自我效能,帮助其及时把握世界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的改革与发展走向,加速教学思想和观念转变。并能从资源库中源源不断地汲取自己所感兴趣的教学科研参考资料和信息,增加课程的开放件和灵活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教学相长。
3.2 继续推进教学结构设计的改革
从最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角度考虑,应综合“研究性”教学模式和“协作式”教学模式,形成优势互补的“学教并重”教学结构。注意不能将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仅仅看作辅助教师“教”的演示教具,更应当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课程教学的理念,使其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贯彻到经济类课程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之中。
3.3 提升教师计算机自我效能,推动教师素养培训
在对教师素养的培训项目和计划中,可以尝试使用计算机自我效能评估工具,了解参与教师对自己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技术整合的认知和信念,有的放矢提高和转化对教师对使用计算机的信念和态度。在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师教育计划和项目中,应进一步关注和塑造教师在进行教育技术整合时的积极态度和信念。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201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