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一、“STS”理念的内涵
STS 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和社会(Society)三者的简称,它们之间彼此联系又相互影响。“STS”理念是詹姆斯?加拉格尔在1971年提出的以“科学、技术、社会”为主题导向,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师创设学习情境,融人文教育于科学教育之中,坚持可持续发展教育,最终实现培养面向社会、面向未来的人才。科学指导技术,技术服务社会,社会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再次不断创新和完善科学,同时科技又是一把双刃剑,科技最终受惠于社会,而高科技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这就是 STS 教育。进行“STS”理念教育有利于改变学生学习的态度;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思考、动手写作的能力;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讨论问题的能力。因此,在管理类本科生的培养过程中渗透STS理念是可行而且有意义的。一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教改实施为推手,加强专业建设。项目实施以社会对专业人才需求为准绳,实行了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需求、服务社会经济的基本要求。二是以能力为本位,创新人才培养方案。项目教学改革牢固树立“能力本位”的教育思想。明确了经管类“软”专业“硬”技术能力的培养目标和基本特征,提出了“四位一体”培养模式,并实现了专业实训项目化、课程化、规范化目标。
二、管理类本科生“四位一体”的项目化技能培养模式构建的核心内容
社会实际上需要大量的管理人才,为什么高校的管理专业毕业生却难以找到理想就业岗位?我们认为,根本的原因是社会需要的是懂技术、会管理的管理人才,而不少高校培养的是有经济管理知识,但却无行业管理经验和实际管理能力的人才。为此,湖南工学院管理类专业根据现代社会对管理类专业人才质量、规格的需求,全面系统地研究管理类专业人才应用性技能培养的模式和方法;改革管理类“软”学科专业课程设置、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构建“软”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硬”技术体系;在管理类“软”专业人才培养中渗透“硬”技术以及建立“软”学科专业“硬”技术培养效果检测机制和方法;培养管理类“软”专业学生系统的完备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技术和能力。
本项目的最大特色在于系统地思考物流管理、工商管理和会计学专业的“硬技术”体系的构成要素,继而提出了为实现这一技术能力的培养目标的途径和方法,并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实证研究。我们为探索培养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进行了有益尝试,同时也为在其他“软”学科专业中推广提供可供借鉴的参考范本。一是形成一套有利于“软”学科专业“硬”技术培养的可行方案,包括专业培养方案、课程大纲、指导手册、技能体系和评价检测方法以及管理办法等。二是管理类“软”学科专业学生的“硬”技术得到很好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得到明显提升,学生就业率明显提高,社会声誉明显好转。三是教师队伍建设有较大改善,教师专业理论和技能明显提高,建成了一批既有深厚理论素养,又有较强专业技能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三、管理类本科生“四位一体”的项目化技能培养模式运行机制
经济管理学科属于软科学,要培养有理论、有管理经验和能力的管理人才,就必须在“软” 学科专业人才培养中渗透“硬”技术,必须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和训练,必须加大学生专业见习和实习力度。
1.构建“软”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硬”技术体系。根据社会对物流管理、工商管理和会计学三个专业的人才质量、规格和技能要求,构建专业人才培养的“硬”技术体系。
2.在物流管理、工商管理和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中渗透“硬”技术。(1)引入“外脑”,建立由行政企业事业单位的领导、专家和学校专业教师组成的专业建设委员会, 为“软”学科专业“硬”技术培养搭建良好平台。(2)修订物流管理、工商管理和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增加“硬”技术专业课程设置比重。(3)调整课程教学大纲,完善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在课程教学中渗透“硬”技术培养。(4)加大专业实践(实验)教学力度。在实践(实验)教学的内容设置、训练科目、实践(实验)指导等方面,围绕培养学生“硬”技术进行改革和调整。(5)课内外积极开展“硬”技术培训和学生课余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硬”技术。
3.建立校内外师生和用人单位“多位一体”的“软”学科专业“硬”技术培养效果检测机制和方法。(1)建立专业“硬”技术能力检测体系,组织开展职业资格考试、专业技能水平达标检测。(2)在校内外对师生和用人单位广泛开展物流管理、工商管理和会计学专业学生“硬”技术培养结果调查与问题反馈工作。
四、完善管理类本科生“软”专业“硬”技能培养模式的对策
(一)“软”专业“硬”技能培养模式必须要有具体的实现形式
技能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对技能培养目标、内容、培养方式、保障机制诸要素的有机组合。它主要规定和规范两个问题:一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即培养什么规格、什么层次的人才,属于培养目标问题;二是“怎样培养合格的人才”,属于培养方式问题。“软”专业“硬”技能是在宏观层面上对地方高校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要求,这是地方高校基本的办学指导思想。就不同地方院校管理类专业而言,“软”专业“硬”技能培养不能仅仅停留在宏观层面上,处于程式化状态,必须努力探寻“软”专业“硬”技能培养模式的具体实现形式,赋予其个性特征,形成鲜明的特色。为此,湖南工学院针对当前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社会的期望与要求,确立了对社会普遍关注的学生专业技能进行项目化教学的基本思路。在专业技能项目化的基本思路上,明确了“四位一体”的项目化训练,即实验、实训、见习和实习四个层次,每个层次各有相应的项目来支撑。其中,实验是针对具体的课程进行操作以验证专业知识所表述的规律,为后期实训奠定方法和知识基础;实训是由具有丰富经验的项目小组教师团队指导,强调动手能力培养,具有很强的实战性,但着重于场景的模拟;见习是将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由校内转向校外,通过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接触真正的工作场景;实习是将工学进行深度结合,着重于职业能力的全面培养和具体工作的独立操作能力培养。
(二)课程建设必须基于真实的“工作过程”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建设理念,引发了地方高校管理类专业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具有“颠覆性”的变革,并成为“类型”教育的重要“分水岭”。但是,课程建设基于什么样的“工作过程”,则是我们避免走入某种误区而必须深度思考的问题。无疑,“工作过程”必须源于企业真实,要通过对岗位能力进行分析、归纳,形成与真实工作过程相吻合的课程教授内容。
(三)重新认识“双师”素质教师的标准和要求,完善师资队伍建设机制,以机制促可持续发展
应当重新认识和提出“双师”素质教师的标准和要求,不仅要有“评价性”标准,而且一定要有“途径性”要求。教师不通过校企“两栖”途径,将不可能获得“双师”素质。教学团队中有行业、企业背景和经历的人员比例增加了,也并不一定表明“双师”结构的真正优化,教师只有保持与企业不间断的密切联系,处于经常性的“两栖”状态,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结构优化。一是建立教师素质发展目标和培训组织管理制度。对师资培训的方式、组织体系、工作制度以及兼职教师的职责、聘任和管理等做出明确的规定,形成有利于师资素质持续提高和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的长效机制。二是改革校内教师职务评审制度。在院内实施了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改革,将课程和教学改革、实践能力、企业经历等反教师实践能力的指标纳入到专业技术职务评审评分体系,并赋予了较高的权重,鼓励和引导教师不断提高专业实践能力、职业教育课程设计和实施能力,提高教师参加岗位实践的自觉性。
(四)建立以产权联结为纽带、“双向嵌入”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创新实训基地建设新模式
通过“双向嵌入”形式,由学校提供入驻条件,企业携带产品和技术,把企业引进学校,按企业化运作模式经营,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利益双赢,建立起以产权连结为纽带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目前,校内生产性教学工厂可满足管理类专业1100名学生进行综合技能训练和岗位适应性训练。按照“先进性、实用性和体系化”的建设原则,以重点专业建设为核心,遵循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掌握专业技能的规律,着力打造了以校内生产性教学工厂为主体的“四位一体”实践教学平台,完善了实践教学条件的体系化建设,为学生从事专业认知、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仿真模拟训练、真实工作环境岗位适应性训练以及顶岗实习职业训练等,找到了“软”专业“硬”技能培养的具体实现形式,带动了课程及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一系列改革以及制度的建立和机制的创新。
(五)以校内教学工厂丰富的产品为载体,探索“软”专业“硬”技能培养的实现途径
生产性教学工厂发挥生产经营和实训教学的双重功能,其真实的生产产品、真实的工作过程、真实的职场氛围、真实的企业文化,是实现学训交替、工学结合、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的有效途径。在管理类专业教学过程中,生产现场就是教学的课堂,教学工厂的先进设备和技术资源,为学生的课题训练提供了优良的条件;教学工厂的产品就是学生技能训练的载体,在现场操作中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工厂的师傅(技师、高级技师、工程师)与管理类专业专任教师共同组成了专兼结合、优势互补的指导教师队伍;学生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生产的过程,学生直接从事生产操作,以产品带动教学,学训交替,教学效果明显,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软”专业“硬”技能培养。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201677.html下一篇:高校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的思考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