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2007年,国务院公布了《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1](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主要内容是建立以“奖、贷、助、补、减”为主体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准确确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将有限的资金真正落实到经济困难的学生身上,是做好资助工作的先决条件[2]。如何运用国家制定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并建立一套符合学校实际的、可操作性强的资助管理体系,是高校相关部门和辅导员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1 学校资助工作的程序及现状
1.1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资料管理工作
各院系应做好信息统计和更新工作。在学生入学时,各院系开始统计特殊学生信息资料库(家庭经济困难、心理或身体疾病、单亲家庭等),对于贫困学生,学校将学生的个人申请书、证明材料和资金发放记录等有关材料按年度归档。学校认真核实每位学生的详细信息和申请内容,并对其家庭情况进行实地调查,核对受助学生人数,避免弄虚作假、挤占、挪用、滞留国家助学金的情况,抵制以实物或服务等形式,抵顶或扣减国家奖助学金的行为。
1.2 国家奖助学金评审程序
学校党委强调,将学生资助工作当作理想信念教育来抓,当作学习纪律教育来抓,当作感恩励志教育来抓。从事学生工作的老师,要坚持“育人是资助的灵魂”这一核心理念,本着“优中选优,困中选困”的原则[3],做到党和人民放心、学生和家长满意,确保国家各项资助政策落到实处。
学校根据《关于对高等学校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及国家助学金进行评审汇总的通知》文件精神,按“资金落实到人、身份落实到学籍”的要求严格执行。首先,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召开学生资助工作会议,学习并传达国家奖助学金评定办法和实施细则,按照各院系人数公开分配名额;其次,各院系、班级分别召开主题班会,传达学校资助工作会议精神,使学生明白评审的程序、条件等;第三,由学生本人提出书面申请,励志奖学金及贫困助学金申请者并附村、乡(镇)、县(区)民政部门出具的家庭经济困难证明,然后由班级评议小组进行审核、推选,提出申请的学生同时在网上登录进行网上申请;第四,由院系评审小组进行初审,确定出本院系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奖助学金的受(奖)助初选名单,在本院系范围内公示;第五,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根据各院系报送材料召开专门会议,综合各方面的情况进行复审,确定候选人,并在全院范围内公示,无异议后报学校院务会议审定;第六,学校审定后根据省教育厅的要求准备材料,报省教育厅审批;第七,省教育厅审批后,向受(奖)助学生家长邮寄喜报,并按时发放。
1.3 学校奖助设置
在认真落实国家奖助学金政策的基础上,学院以新资助政策体系为基础,结合自身实际,各院校设置不同的奖助学金。以渭南师范学院为例,作为一所西部高校,我校学生大多来自内地农村和西部边远地区,现在家庭贫困生占全校学生的41.2%,其中特困生占11.8%。学生奖学金除了国家奖学金和校长奖学金奖励优秀中的优等生外,我校还设立了优秀奖学金和校级一、二、三等奖学金,奖励既贫又优的学生,一等奖500元/学期,二等奖300元/学期,三等奖100~200元/学期。每班1/3的既贫又优的学生可以享受到学校奖学金。各类奖励有利于激励学生奋发向上,更加努力学习,一方面减轻一些家庭的负担,一方面培养有用的人才。
1.4 社会资助工作
社会资助是解决学生家庭困难问题有效的重要的补充。学校通过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校企合作,积极拓宽助学渠道,争取社会资金,设立多种形式校内奖学金和社会、企业奖助学金。2007年,我校与香港应善良基金会合作,设立了“应善良助学金”,近几年每年向120余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15万元左右助学金;从2003年起,香港福慧基金会在我校设立了“福慧助学金”,支持品学兼优的学生完成学业,2003年以来向我校贫困学生捐助约30多万,2013年为我校60名学生颁发9万元助学金;从2009 年起,我校学生还获得“移动”、“联通”和“三星”等13家企业奖学金;同时,为保障新生入学无忧,学校认真落实高校新生“绿色通道”政策,在寄发新生录取通知书时,同时寄发助学贷款和资助政策的宣传资料,新生入学时,在新生报到处设立新生入学“绿色通道”,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服务,保障每一位被录取的学生不会因为欠缴学费而失去上学的机会。
1.5 勤工助学活动
勤工助学岗位资助方式是我国高校在综合分析我国高等教育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借鉴国际一些通行做法逐步形成的[4]。高校依据各自的具体情况,积极挖掘可以利用的工作岗位,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勤工助学创造条件,并保证学生的安全,能及时、合理发放勤工助学金。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能勤工助学,如在学生食堂、图书馆阅览室、打扫教室、学院各部门等设置勤工助学岗位。通过勤工助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另一方面有利于“济困”与“扶志”并行,“助人”与“育人”相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有利于稳定学生的心态和情绪[5]。
2 结语
实践证明,高校家庭困难学生的解困工作,任重而道远,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政府、社会、高校应深入研究和努力构建更为科学、合理、规范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帮助每一位家庭困难学生健康成长,顺利完成学业,但也需要贫困生家庭和学生共同努力,这项内容丰富的工作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201713.html上一篇:高校大学生班团活动现状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