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前言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和地方对高等教育投入明显增多,高校的资产规模得到了很大的增长。先进的仪器、设备和教学手段大量用在教学、科研第一线,这对培养创新型人才、产生高水平科研成果等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也使得资产管理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重要,对资产管理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高校资产管理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很多高校在资产管理方面不够重视,导致管理工作问题频频出现,所以分析高校资产管理工作非常有必要,这是提高管理效果的必要工作。
一、高校资产管理现状及管理目标分析
2000年以来,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各高校在建立多个校区的过程当中,如何合理地利用高校的资产,对高校的资金是否有效利用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现在,中国的大多数高校对于资产的管理还是运用计划时期的管理方式,即大多数资产是由国家拨款购置或者无常调拨的,所以人们就很难对固定资产形成管理的认识,致使很多资产购置后没有人使用,造成了严重的浪费。尽管这几年以来很多高校都逐渐采用数字化管理的手段来对资产进行管理,但是其管理的理念都还是很老旧,所以无法切实提高资金的利用率,资源管理的效率并未提高,同时学校的发展也受到限制。资产是高校发展的物质基础,它的合理运用对正常的教学工作起到很大的影响。因此对学校的资产管理一定要加强,才可以充分利用学校资金,获得更多效益。
二、高校资产管理效率不高的原因
1.对资源的控制较差,出现浪费现象。国家通过拨款或无偿划拨给予高等学校用于教学和科研方面的资产,所有权是属于国家的。学校的员工在使用这些资产的时候,不会合理计算亏盈,不用承担经济责任,这就造成了很多的工作人员对资产的管理意识匮乏,导致重复购买一样的资产,看重现金,轻视设备的现象屡见不鲜。并且还会出现挪用固定资产参加经济活动,将非生产经营用的资产不进行批准,长期无偿用做生产经营,也不进行转账,导致了财产的归属不清楚,管理起来困难。无法确保资产的保值,更谈不上增值。此外,有的学校的资产管理部门,都是做表面文章,只重视固定资产等有形资产的管理。对于一些价值很高的无形财产却不在乎。
2.资产归各部门所有,重置现象严重,缺乏统一的协调。在高校中除少数大型设备实行共用外,绝大多数资产分属学校各部门所有,由各部门管理,部门之间缺乏顺畅的沟通与协调,致使资产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各自为阵,不顾学校整体利益,宁愿让资产闲置,也不允许其他部门使用,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国有资产的浪费和使用寿命的缩短,这样的结果就出现了“有用无用,购来再说”的现象,拥有者为了自己的方便不愿共用,有的则怕借出去弄坏,影响自己使用而不愿他人共用;而未拥有者,则想方设法筹措资金,添置其他科室已有而且完全可以共用的设备。而这些买来的设备也只是偶尔使用一下,便被搁置起来。这些通过各种渠道筹资购进的资产没有在有效的使用期内进行有效合理地使用,随着科技的发展,时间一久设备无形老化,这些闲置的资产设备便被放坏或淘汰,造成了资金浪费。另外,各部门对自己本部门的资产拥有自决权和处置权,在与校外同行的横向交流过程中,可以不通过资产管理部门的认可备案或同意,没有任何借用手续将资产设备借于校外或出租他人,这些没有备案借用的资产,学校的资产管理部门不能够及时地发现,时间一长就被变相地流失了。
3.思想认识不足,日常管理环节薄弱,缺乏监督和控制。目前高校中许多领导及资产管理人员,对国有资产管理、维护意识的观念淡薄,对国有资产的概念、范围、管理的内容和任务及其重要性认识不足。在正常的教学活动中,会存在“重使用、轻管理、轻维护”的思想,使得“使用”和“管理”不一致。对资产缺少专门的监管,比如处置国有资产的时候,不审批、不申报、不评估,随便就将国有资产处置或者以很低的价格转让给别人,造成国有资产严重的浪费和损失。另外,中国高校国有资产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机构还不是很完善,使得资产处置不规范,随意性大,致使大量的国有资产被无偿地截留和侵占。有些部门利用自身的优势和设备广开财路,同时又利用取得的部分收人购置资产,而这些资产有一部分没有验收就入账,或入账价值不真实,形成账外循环,从而造成了高校的实际固定资产统计不够准确。
再者现在很多高校在实现后勤社会化的过程中,通过出租、出售等方式将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转化为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但由于管理不善或不按国家规定办理有关财产转移手续进行创收或从事经营性活动,然而一旦造成亏损,就将包袱甩给学校,学校对这些资产根本谈不上保值、增值的效用。
三、如何改进高校的资产管理
1.转变传统的思想,重视成本。在管理高校的固定资产的时候,要放弃一些传统的管理模式,重视对成本的管理,但是还要同企业中对成本管理的方法区别开来,要将成本管理与社会效益相结合,一定不能有为了盈利而去管理成本的想法,这样才可以更加合理地去分配高校的资源。
2.对于学校购进的固定资产一定要了解全面,保证信息的准确性。高校对固定资产在进行购进、增加、减少、审查的过程中,每个细节都要按照规范行使,受到严格的控制和限制,这样才可以保障有关资产管理的数据在被输进电脑以后的有效性,使得数据是大体一致的。在对建筑物的资产进行管理的时候,因为财务、房屋和后勤等等环节容易出现不合规范的情况,这就导致和学校的数据不一样,所以一定要加强这一方面的资产的审核以及管理。通过计算机的信息化管理,对房屋类资产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和规划,使管理部门能够每时每刻把握其资产状态。不断完善相关的制度规范,对每个程序和机构都有所控制。从整体对学校资产进行分析,看看哪部分存在缺陷,就予以加强。 3.对高校资产的配置以及成本的分担要不断完善。为了避免无限制地利用高校的资源,造成浪费,就需要通过制定制度规范来对资产的管理和配置进行规范化,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对学校的资产的分配制度不断完善,使得在配置资源的时候可以向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在传统的管理方法中,学校负担成本,这就会出现一些部门任意购买产品但却没有投入成本,导致成本的分配出现紊乱,导致资源分配不均,成本投入过大。所以现代的管理理念是,管理部门应当有偿使用资产,管理要定额,合理分摊总成本。
4.搞好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加强资产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应建立健全一整套切实可行、切合实际的管理体制,通过科学定编设岗,招聘、竞争上岗等措施,逐步实行固定编制和流动编制相结合的聘任制度,逐步建立起一支职称和年龄结构合理的资产管理人员队伍。稳定现有高水平资产管理人员,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鉴于资产管理员队伍人员不稳定、素质参差不齐,为了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职能部门应定期举办培训班,讲授现代化管理技术、交流工作经验、探讨新的管理思想和理念。对于在资产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人员进行表彰,激励他们投入资产管理工作,发挥其重要作用,不断提高和完善对资产的管理。
5.进行数字化地管理高校资产。将高校的资产管理以信息化的方式展现,可以让资金的管理更加透明,有利于全校的师生对其进行监督,也使得财务部门能时时刻刻地掌握资产变化的情况,能够使信息达到共享,账目准确真实。使资产以数字化的方式呈现,可以反映资产的使用状况,包括资产的减少、增多、变化、分配、统计、核实、制作账表等等,使得各个职能部门协调工作,有效地利用学校的资产。
结束语
综上所述,提高资产管理效率,除了以上五个途径,还需要对学校进行全面的改革,实现经费分配、结算和使用的合理化和规范化,将学校财务管理和学校资产管理等其他部门的管理相互结合。面对高校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资产管理部门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探讨其中的管理对策和方法,提高工作效率,由此推进学校的发展和进步。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202046.html下一篇:高校学生综合评价体系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