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1.高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概况
自2007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起,高校逐渐将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纳入公共课教学计划,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1]经过数年的发展,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成为了本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查发现,部分高校在课程建设方面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
1.1课程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虽然大多数高校均开设了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但课程的建设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部分高校认为课程的目的仅在于帮助学生找工作从而提高学校就业率,而没有将课程的建设与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与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相联系。部分教师认为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或选修课,无法为学生提供专业技能与素养,其重要性不可与专业课相提并论,因此对课程的教学研究未投入太多精力,使得课程沦为了本科教学体系的附属品,严重影响了课程的教学质量和长远发展。课程组织者的重视程度不足必然影响听课者的学习热情,导致大学生对自身的职业规划与发展缺乏足够的重视。只有将高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和高校的人才培养理念结合,与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挂钩,才能够促进课程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1.2课程现实意义不足
高校毕业生作为我国劳动力大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方式从传统的服从分配逐渐演变成了市场化的自由择业双向选择。2014年,全国有728万高校应届毕业生进入到劳动力市场,毕业生人数的逐年递增使得就业市场出现了供需结构性失衡,高校毕业生作为人力资源的供方必然面对用人单位的层层选拔和考验。《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目前部分高校的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内容长期不更新,仍然基于数年前的就业市场形势进行讲授,没有结合当前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实际需求开展课程设计与研究,使得课程与时代脱节,缺乏现实的指导意义。因此,如何引导毕业生不断适应和满足就业市场及用人单位的需求,真正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是开展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
1.3课程落地效果欠佳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是一门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经验型课程,涵盖了教育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学等众多学科,课程的定位不同于传统的基础课或专业课。目前,部分高校开设的课程将国外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直接照搬到课程中,单纯通过理论讲解以期提高大学生职业发展与规划能力,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上课兴趣盎然,下课无动于衷”的尴尬局面,课程的落地效果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在于国外的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源于一定的西方文化背景和西方劳动力市场环境,并不完全适用于我国复杂的经济社会环境。单纯强调职业生涯规划不仅难以解决大学生职业规划雾里看花的问题,而且容易导致了各式各样的迷茫、焦躁和失望。[2]因此,推进“贴近地气”的本土化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才能够真正帮助大学生全面提升就业竞争力。
2.OTP模式及其在课程建设中的意义
2.1OTP模式
20世纪60年代,McGehee与Thaye在《工商业中的培训》中提出了OTP培训需求分析模式。OTP模式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分别是组织分析(Organization Analysis)、任务分析(Task Analysis)以及人员分析(Person Analysis)。OTP模式认为培训的培训的组织方、委托方(即受训者服务的服务对象)以及受训者的需求是相互关联的整体,应将三方对培训的需求进行分析并整合,从而提高总体的绩效水平。OTP模式的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表1 OTP模式的内容及应用
2.2 OTP模式在课程建设中的意义
OTP模式是目前经常采用的一种培训需求分析方法,该模式将培训的组织方、委托方以及受训方的培训需求纳入了同一个体系中进行研究,以期为课程的实施和评价奠定良好的基础。结合我国高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实际情况,课程的组织者通常是就业指导中心和教务工作部门,课程的受训者显然是在校的大学生,而课程的委托方则应该是就业市场或用人单位。从本质上来看,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和初次就业质量理所当然是衡量高校教育教学成果的重要指标,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作为直接指导毕业生求职择业的学科,应充分倾听和了解就业市场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和建议,不断优化课程体系设计,切实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因此,OTP模式为高校就业工作者特别是就业指导课程教师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思维方式,引导高校就业工作者紧紧围绕学校、用人单位和学生三方的实际需求开展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工作。 3.OTP模式在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中的应用
3.1高校在课程建设中的需求分析
高校作为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组织方,应根据自身的办学理念和行业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研究工作。根据高校自身定位的不同,我国的高等院校大致分为教学型、教学研究型、研究教学型和研究型。不同类型的学校由于其办学理念、配套资源、生源质量等因素的差异,决定了具有各不相同的人才培养目标,从而具有了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与资源配置方式。[4]高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应充分考虑学校的实际定位与发展现状,寻找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最佳契合点,充分挖掘自身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明确人才培养的重点和关键点,区分研究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在培养方式方法上的异同,实事求是地开展课程的设计与建设工作,避免盲目地求大求全或单纯的拿来主义。
同时,根据高校学科设置和侧重点不同,可以大致划分为综合院校、理工类院校、财经类院校、政法类院校等十二种类型,各个高校均具有一定的行业优势和特色,这是开展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要参考,高校就业工作者应在课程设计中融入面向特色行业的授课内容,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为学生赴主体专业就业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建议,引导学生了解特定行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巩固和加强自身的专业优势。
3.2用人单位在课程建设中的需求分析
随着每年高校毕业生大量涌入,就业市场的供需失衡日益显现。一方面,市场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有限,无法满足全体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专业技能不足、职业能力缺失等问题,导致部分用人单位不愿意接收应届高校毕业生。因此,了解用人单位对于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对做好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根据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发布的《2013年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调查报告》显示,用人单位在招聘高校毕业生时重视程度较高的前5位因素依次是:个人能力、道德修养、心理素质、面试表现和性格特点。重视程度较低的后5位因素依次是:是否是党员、生源地、性别、文体特长、获奖情况。而在个人能力这一因素中,用人单位重视度较高的前5位职业能力依次是:专业基础、人际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用人单位除了对于专业基础非常重视之外,对于毕业生自身的“软实力”同样存在非常全面的要求,涵盖了人际、心理、性格等各个方面。正鉴于此,高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师应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不断改革和完善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恰当地引入职场礼仪、职业心理学、团队建设等方面的内容,潜移默化地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软实力,引导毕业生不断完善自己各方面的素质,适应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
3.3大学生在课程建设中的需求分析
根据大学生的成长普遍规律,可以大致将大学生划分为新生、老生以及毕业生。三种类型的学生对于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需求存在较大的差异,高校就业工作者应认真分析和掌握不同年级学生对课程的需求特点,因人施教,实施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就业指导工作。
新生在踏入校园后首要任务是适应大学环境,这一阶段的大学生亟需了解如何增强适应能力、融洽人际关系能力、塑造人生观和价值观、描绘未来发展方向等重要问题,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应结合新生的特点,及时向新生讲授相关知识和经验,帮助他们顺利度过适应期,尽早进入自我管理自我提升的快车道。
老生一般是指大学二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基本能够把握自己的学习与生活,需要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自我发展上来。这一阶段的课程设置应帮助学生开始思考自己的职业发展的规划,寻找自身发展的大致方向,并制定好相应的学习与实践方案,切实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同时,课程应适时地求职技巧、简历制作、公文写作、职场礼仪等方面的内容,引导学生不断提升职业能力,为今后的求职择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毕业生通过三年的学习与实践,即将进入就业市场经历求职面试等一系列考验。这一阶段课程的设置可以分为求职技巧和职场适应等两方面内容。求职技巧主要延续了上一阶段的课程内容,向毕业生集中展示择业过程中需要的各类知识,帮助毕业生规避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实现成功就业。另一方面,毕业生踏入职场必然面对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毕业生迫切需要了解职场适应方面的内容。因此,课程设置上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诉求,将职场适应的相关实践经验传授给毕业生。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202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