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一、高校创业教育现状分析
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开始于1997年清华大学的首届“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而后在教育部的支持下获得了快速发展。到目前为止,在创业型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创业教育所存在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如何挖掘出问题的实质,是关系到创业教育改变的根本。本文通过对一些处在创业中的大学毕生的调研基础上,结合文献分析,发现目前高校的创业教育研究及实施存在以下问题。
1.对创业教育的研究整体上不够深入
虽然我国学者和教育一线的老师对创业教育做了一定的研究和探讨,但总体上和国外相比,水平还是比较落后。这主要体现为:第一,在理论研究上专业深度不足。目前的创业教育研究基本处在对创业教育的表层论述,而对创业教育实施关键的“创业教育教学体系”和“创业教育实践体系”的专业深度分析研究却非常少,这恰是实施创业教育的关键环节。第二,教学教改研究大多缺乏可执行性。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创业教育的国家标准体系”,未找到适合国内学生创业型人才成长培养规律的创新教育模式,这就给我们实施创业教育带来模糊和混乱,导致创业人才培养的实践结果与最初的目标不相匹配。第三,对创业教育的研究方法单一,缺乏实证的定量研究。目前对创业教育的研究很少采取实证调研、科学论证的方式来开展研究,导致结果的可借鉴价值低。
2.高校对创业教育重视不足,还未融入专业教育体系内
从对多个学校的创业教育实施来看,大多数高校对创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基本上采取开一门或几门课程的方式,仅仅将它作为一种课外选修课程的被动性需求。未能按照创业教育规律来搭建教学和实践体系,并将这体系融合于学校整体育人的体系之中,实现创业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有机统一。高校决策者应该深刻认识到创业教育不单单是一个人才培养问题,而是事关国家前途与希望。这是因为创业教育所培养出的“企业家精神”通过“岗位创造”、“生产力增长”以及“创新”等方式,可以极大地助推经济发展,赢得国家竞争优势,“企业家精神”已成为知识经济中最为稀缺的关键要素。
3.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不够健全
从对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调研来看,目前各高校基本上没有受过专业创业教育培训的队伍,基本是由非专业老师转换而来,尤其缺乏有创业实践经验的老师,这必然影响创业教育的实施,导致创业教育课程建设难以体系化,教学内容趋向理论化,难以有效地和创业实践结合。然而,创业教育是非常强调实际操作和实践经历的,这是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因此,必须加大对高校创业教育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质量。
二、高校创业教育深化实施建议
1.科学界定创业教育的目标
要有效地开展创业教育,首先就应该对创业教育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创业教育并非独立的教育体系,而是对传统的适应性、守成性、专业性教育的改造、延伸和提升,是对大学生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人格素质的培养。创业教育是向个体提供把握别人没有注意到的机会所需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是培养学员在别人犹豫不决的问题上具有洞察力和自信心的过程。具体而言,创业教育的目标如表1所示。
表1中对创业教育目标的重要程度进行了划分,其中“增加对新创事业创建与管理的过程认知与了解”排在第1位,“增加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中的创业选项”排在第2位,这两者实质上是体现了对学生潜在认知能力及人格素质培养的重视;紧接着就是“了解创业活动与职能管理活动间的关系”和“了解创业所需的特殊技能”,这是对大学生知识素质与能力素质综合培养的体现;处于第5位的则是“了解新创企业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功能”。可见创业教育的目标包含了对大学生人格素质、能力素质和知识素质的培养三个部分。
2.改革大学创业教育模式
针对创业教育目标要求和我国创业教育现状分析结果,并结合调研数据整理分析的创业者三大素质具体要求,本文就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提出了包括教育理念、教育体制、课程体系、课外拓展、师资队伍以及特色教育等方面的创新性建议。
第一,在教育理念上,高校应该积极倡导、鼓励、支持和帮助学生进行创业实践。高校能否培养出具有创新型创业人才的学生,很大程度上在于其创业教育观念上的远见与成熟。早在1998年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上就指出:“为方便毕业生就业,高等教育应主要培养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毕业生将不再仅仅是求职者,还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2012 年4 月,中宣部、教育部等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其中强调,要“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支持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创新性实验、创业计划和创业模拟活动”。首先,高校应该充分利用校内门户网站、广播电台、校报、板报等传播媒介,以及校园BBS、QQ 群、微博等网络平台及时向广大学生提供最新的创业政策与商业讯息,宣传毕业生创业的先进典型,努力营造良好的大学生创业舆论氛围;其次,加强校园创业文化宣传,营造创业氛围。高校团委、学工处、宣传部等管理部门要加大对创业教育的宣传力度,培育开放、宽容、自由、实用的创业文化。只有高校足够重视大学生创新性创业人才的培养,才能激发学生主动创业的潜能,才能促进创业教育的新发展。 第二,在教育体制上,对外建立高校-政府-社会“三位一体”的创业支持体系,对内形成教学-科研-培训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将最新科技成果和实践训练融入其中。高校要与政府合作,在制度上设立大学生创业的风险保障机制,将大学生创业者纳入失业保障管理体系,解除大学生的后顾之忧。同时,高校与企业合作,成立相关创业风险投资基金会和专家咨询机构,帮助大学生制定专业的创业计划,筹措创业资金,收集专项技术,指导经营管理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群体蕴含着巨大的科研创新潜力,大学的创业教育需要通过大学生的科研能力来培养他们,使学生能够学习以及了解科学进步的动力和过程。
第三,在课程体系构建上,从偏重第二课堂向课程教学主战场靠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往往最先从课程体系的调整与改革开始,而这也恰好是当前国内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的薄弱环节。笔者认为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应该根据实际创业流程的步骤进行课程安排并构建模拟创业平台。国外的创业教育是值得学习与借鉴的,在此引入奥利佛关于创业流程八个阶段:决定成为一位创业者、选择创业机会、进行创业机会评估、组成创业团队、研究拟定创业经营计划书、展开创业行动计划、早期的运营和自身管理、取得个人和企业的成功八阶段。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结合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人格素质在八个阶段的侧重不同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创新型创业人才的全面系统培养的实施。创业学的课程安排,要更加突出其切实性与可操作性,结合奥利佛的创业流程,将教学安排分成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对创业者的人格素质进行评估与培养;第二阶段,对创业者的知识素质进行培养;第三阶段:对创业者的能力素质进行培养;第四阶段,总结升华。实现有体系有针对性地培养大学生创业者的综合素质,不是简单的重视第二课堂的活动,而是系统地结合教学内容,构建出了具有实际可操作性的课程体系。
第四,在课外拓展上,一方面注重跨学科的人才培养,增强学生多学科的工作实践能力。高校各个学院可以在每个学院的主页上对本院毕业生将来的职业方向,做出客观而又具有前瞻性的分析,其中要强调本院专业的职业面向所需要的跨学科知识基础、跨领域的工作能力、团队合作素养以及资源整合的能力,而这也是大多数学院在课程设置、联合培养、实习安排中非常注重的方面。另一方面注重国际交流,为学生创新思维以及能力的培养提供优越的外部条件。高校应该尽可能整合全球性的校际联盟和工业创新资源,为学生提供大量就读期间赴国外大学或企业交流学习的机会。在外国团队氛围中工作和学习的经历不仅可以拓宽大学生的眼界,而且有助于促进科技与文化交流。
第五,在师资队伍方面,分成“三步走”阶段。首先,对任职的创业教育学的教师开展定期的创业研讨交流会议,鼓励教师参与国内外的创业教育活动,并将优秀的创业学教职人员委派到国外先进的大学进行该学科建设的考察与学习。其次,邀请成功的创业者作为学校的“荣誉教授”,安排定期的交流活动。尤其是高校毕业的校友创业经历更能贴近学生心理,比如我校武汉科技大学可以邀请著名校友许家印先生作为本校的荣誉教授。再次,对优秀的外教,通过本校优秀教师互换学习的方式给予引荐,将高校的创业教育水平与国际水平相接轨。毋庸置疑优秀的讲师是培养卓越创业人才不可或缺的人力资源。
第六,在特色教育上,重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素质。创造性思维素质是指能够以较高的质量和效率获取知识,并能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开发出新产品和新技术的思维方式。创新型企业的创建,需要领导者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正如Peter Drucker所说:“创新是企业创造价值,着重转变企业经济或社会潜能。”具备创新的思维能力是大学生创业者必须具备的能力,所以高校对人才的培养,应该提升到塑造大学生创新思维方式的高度,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除了加强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和独创性,积极引导、鼓励学生表达自己不同的观点和独到的见解外,还应快速地提供学生获悉最新的科技创新、互联网创新等社会新资讯的平台,有引导地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力。
总之,在大学毕业人数剧增、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当下,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提升其创业能力,既符合时代的需求,也是国家提升国民软实力的要求。本文结合对浙江省、湖北省、上海市等地中小型企业创始人的问卷调查分析出创业者在知识、能力和人格方面的素质特质要求基础上,对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改革提出多层次的合理化建议,希望对高校的创业教育发展有所帮助。
(姚丽青,1992―,女,浙江人,学士。欧光军,1972―,男,四川广安市人,博士,武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创新创业教育。)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202246.html上一篇:新时期地方高校人才流失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