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初。1994年12月5日,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正式成立,自此,青年志愿服务在我国呈现出蓬勃发展之态势。志愿服务对社会而言能够传递爱心、传播文明,有助于建立和谐社会,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对志愿者个人而言,可以丰富生活经验,提高个人综合素质。鉴于此,我国高校大学生逐渐成为志愿服务的主力军。在高校,志愿服务弘扬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秉承着“奉献爱心、服务社会”的志愿服务理念,他们积极主动、恪尽职守、任劳任怨、奉献真情,谱写了一曲曲真挚的奉献之歌,而事实也证明,大学生志愿服务行为具有很高的社会、经济与文化价值。
二、对普通高校青年志愿者培训的问题分析
(一)当前的培训现状
在高校学生志愿者各项活动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的同时,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尤为突出的是学生志愿者的服务现状不尽如人意。为了提高大学生志愿者的服务水平,高校积极开展各项培训活动,这些培训活动的确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由于我国高校志愿者培训仍处于发展阶段,对志愿者培训总体水平不高,培训体系尚未完善,培训内容起初也主要集中于志愿者服务活动本身,其他方面涉及的较少。伴随高校对志愿者培训关注度的提升,培训内容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入:涉及到志愿者的礼仪、言谈举止等;培训对象也进行了划分。整体来看,我国高校对志愿者的培训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二)对普通高校青年志愿者进行心理培训的重要性
从总多研究中我们发现:对大学生志愿者心理培训方面更多谈及的是志愿服务对志愿者心理素质提高的促进作用,但他们在助人之前首先完善个人的人格是关键和前提。因为,志愿服务的对象一般为具有特殊困难及需要帮助的社会成员,学生志愿者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帮助这些服务对象时,所起到的作用持续性相对较短,有时甚至会影响到志愿者个人的健康成长。就目前而言,各高校对志愿者进行系统的心理培训方面的研究甚少,更多的把对志愿者的心理培训等同于对整体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且操作性不足。
(三)《大学生志愿者心理培训调查问卷》分析
本研究结合现有的问卷编制了《大学生志愿者心理培训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78份。通过统计显示,89%的青年志愿者愿意参加志愿活动,并认为这些活动有利于个人能力的提高;94%的青年志愿者没有接触过关于活动前的心理培训。
三、以团体心理辅导为实验手段对青年志愿者进行心理培训
(一)团体心理辅导的内涵
团体心理辅导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从而促进个体良好发展的助人的过程。
(二)以团体心理辅导为实验手段的具体实验内容
1. 被试:从2013年12月份开始,笔者以中北大学理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为例随机抽取三十个人,一个为实验组,一个为对照组。该实验在实验组中开展8次,每周二次,2次为同一个专题。
2. 提升青年志愿者人格的专项实验研究。(1)自我探索。在与青年志愿者的交流中我们发现:青年志愿者对自己的认识普遍不高,因此首先提高他们的自我认识水平是青年志愿者人格形成的基础。青年志愿者了解自我、悦纳自我,进而深化自我认识,才能增强他们自觉的能力。此项辅导的三个活动为:我的一生计划、我的墓志铭、我理想中的生活。活动后,在学生的评价中我们发现青年志愿者对自我的认识逐步提高,并有意识的去了解自我、认识自我。(2)打开心门交朋友。我们在活动中为了唤醒青年志愿者对交往、合作的认识,设置了滚雪球、电波传递、爱在指间、打开千千结四个活动,这些活动让大家体验了人际交往和合作在志愿活动中的重要作用。(3)学会管理时间。为了帮助青年志愿者认识管理时间的重要性,我们在这个专题里设计了主题为时间从指缝中溜走、做时间的主人两个游戏就是为了使学生能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从而加速健全人格的形成。在交流过程中,参与学生提到通过活动他们体会到了时间的重要性,而且也真正学会了管理自己的时间。(4)他人眼中的我。自信心训练对一个人健全人格的形成至关重要,本次专题由成长三部曲、孤岛生存、戴高帽三个游戏组成。活动中,青年志愿者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在角色扮演的同时大家体会到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如何,并据此来不断的提升自我,提高自信心。
四、结语
通过团体心理培训,青年志愿者在参加活动的积极性提高,方法更有针对性,个人提高更全面。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202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