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一、质的研究方法介绍
质的研究方法是以研究者本人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质的研究方法近年来广泛用于教育方面的研究,因为与教师的亲近度很大,便于教师在工作生活中有效展开调查。在研究中更加注重学生的感受及未来发展,重视教师的成长。同时,因为教育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而质的研究方法就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经过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长期接触,面对面交谈以及互动,感受被研究者的情绪变化,深度的体验对方的生活学习工作之后,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展开调查。有利于学校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培养,便于教师在工作创新教育方式方法,自己进行研究。
二、研究步骤
(一)质的研究的准备阶段
第一、质的研究的设计。研究是一个循环反复、不断演化发展的过程,在研究的进程中根据情况对事先设定的方案进行修改,但是还是需要一个设计,至少确定一个初步的方向。
第二、研究者的个人因素分析:在质的研究中,把人当成是有意识的研究对象,把社会事实作为研究者选择或构建的结果。我们重视研究者本人和研究对象之间的互动以及相互理解的关系。在研究的背景知识中,研究者的经验性知识有极大影响。研究者的经验性知识是研究本人与研究问题有关的个人经历以及自己对该问题的了解和看法。质的研究强调对研究者个人的背景进行反思。
作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走在思政工作前沿,对自己在思政教育方面的工作经历与经验性知识有一定了解。也尽量在研究中对可能产生影响研究效果的想法和情绪及时清理,做好调整。当然,除了需要掌握的研究技能以外,更加需要有耐心和智慧,在研究过程中,要善于获得对方的信任,要有一颗好奇的心。同时,提前翻阅相关资料,丰富自己见解与认识,在访谈或者采访中,注意言语方式,将自己的研究者角色看成一名学习者,研究者,尊重研究对象,注重研究者的个人倾向对研究的影响。
第三、研究关系的讨论,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关系对研究的影响,在此研究中,研究者即是“局内人”又是“局外人”。在研究中,研究者与被研究者要在不同的时刻拥有不通的角色或多重角色。
作为局内人,对思政教育工作者这一职业有较为清晰的认识,被研究者不必进行详细的描述和解释,就能够心领神会。也比较容易考虑到被研究者看事情的视角,注意在尊重对方意见的基础上对研究结果进行解释。在情感上,容易产生共鸣,而且对研究对象的看法更深刻,更加入微。当然,要尽量避免其带来的劣势,善于发现隐藏的观点,不能想当然。因为失去所需要的距离感,研究者可能对自己文化中的一些理解当成是习以为常,而没有对研究对象的感受产生兴趣,失去探究的意义。要尽量避免想当然的处理方式,凡事多从其他角度考虑,变劣势为优势。
作为局外人,对高校大学生非常了解,但是毕竟是属于不同的文化群体,有不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这样,容易对一些局内人视为理所当然的事情产生好奇,从而产生深入探究的强烈兴趣。同时,作为“局外人”的研究中,如果将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理解与研究对象交流,解释自己的想法,与他们的看法相对照,会产生多元化的理解,这样可加深对研究的理解。以局外人的身份对大学生进行研究,相互交换自己对于研究现象的理解,增加认识深度,都会产生非常大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老师与学生产生共鸣。在为研究做结论时也比较容易坚持一种相对中立的立场。
当然,其劣势也不可小觑。因为局外人总是与研究对象保持一定的距离,使得很难体会对方内心复杂的感受,也就很难完全融入研究对象中间去,在理解上会造成一些障碍,在研究中也要尽量减少这样的劣势,把握好这个距离的度,使其发挥最大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最好将研究者变成局内人,这样研究者可能真正理解研究对象的行为语言以及他们的感受与情绪,当然不是全程都当局内人,在某些状态下,需要与研究对象打成一片,以获取更多的信息,而需要抽身出来的时候要果断,因为研究者需要一定的分析空间和心理距离,这样才能变成真正意义上的研究。
第四、选择研究方法,质的研究方法丰富多样,而研究方法本身只是一个手段,要为目的服务。具体的方法可能视情况而定,但研究者对方法的选择必须有自己的想法,任何的研究方法都必须以回答研究的问题为主要前提。在进行研究的选择中,我们可以寻找研究问题与方法之间的相互匹配关系。在研究中,我们的研究问题主要通过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互动获得研究结果,选择象征互动的方法,但只是初步的,在具体进行研究当中,结合实际,为修改留有余地。
第五、进入现场。进入现场的方式也有多种,由于身份的变换,隐蔽式进入与逐步暴露式进入都可以成为主要的进入现场方式。在作为局外人的身份进行研究时,担心研究对象有压力,不能更直白的说明自己的看法感受,就可暂时采取隐蔽式。当然,其弊端是不能讨论一些敏感的话题。
逐步暴露式的进场方式,在作为局外人身份进行研究时,可采用逐步暴露。首先,先与研究对象随便交流,让对方逐步对你的了解加深,不断增强信任感,然后再逐步说明自己的研究问题,那么复杂的困难的研究也会变得不复杂,便于访谈的进行。 (二)质的研究的资料收集
质的研究中收集资料的方法非常丰富,如访谈、问卷调查、观察、口述记录、实物分析等等。目前,多采用的主要是访谈访谈是一种质的研究中常见的方法,它注重了解当事人的想法和意义建构,在访谈中,双方设定了一个社会情境,进行对话,不是一个简单的一方向另一方了解情况的过程,更是一个双方相互作用的过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在进入研究现场后,采取访谈的方式与被研究者进行语言上的沟通,能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达到一定的相互理解,同时,对研究现象有了整体性的认识,同时,可以帮助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建立人际关系,使其相互熟悉、相互信任。
访谈的类型,主要选择开放式的访谈。同时,确定访谈对象与人数,拟定访谈提纲,做到真实、形象、具体及多样。同时在访谈中追问并注意观察,包括访谈对象的言语表达方式及情况感受。并对访谈经过进行记录,掌握一手研究资料。对于逐步暴露式的进入方式,地点可以选择在思政教育工作者的办公室或者上课教室,这样便于直切话题,可以更深快的触到研究问题深处。访谈更具有灵活性和即时性,研究者和被研究者都可以在访谈中表达自己对研究问题的看法,能对某一事物进行意义解释,更便于该研究的进行。
(三)质的研究的资料整理和分析
在访谈和问卷调查结束后研究者需要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整理和分析是同时进行的。是对原始掌握的资料进行系统的有条理的整理分析,使之形成集中浓缩的形式反映出来。对访谈的资料和问卷调查的资料处理要及时,不失真,在初步整理中,一定要严格,将资料的内容一字不漏的记录下来。在质的研究中,所有的事情都是资料。在初步整理后,就要对资料进行分析。在资料整理和分析中,我们注重的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原始资料进行浓缩,并通过不同的分析手段,将资料整理为一个有一定结构、条理和内在联系的意义系统。其步骤有,阅读原始资料,然后进行登记。并将资料统一归档,便于日后材料的查阅和进一步分析。在分析中,要注意资料的语言情境、文化情境,与资料收集方式息息相关。在分析中,研究者可以写备忘录,做统计表得数据,还可以做图表等手段记录资料分析的情况。
(四)确定研究结果的成文方式
在质的研究中,被研究者是通过语言叙事的方式来理解自己和他人的生活的,而研究者也是通过语言叙事的方式写被研究这的。最终以论文的形式阐述研究结果。成文中,在论证自己的研究结论时,需要从原始资料中提取合适的素材。不能脱离实际。要结合自己工作实际情况,丰富研究结果。
(五)质的研究的检测手段
讨论效度问题,就是检验这个研究是否真实。质的研究关注的是社会事实的建构过程和人民在特定社会文化情境中的经验和解释。
讨论推论问题,质的研究中,研究者希望研究结果对其他的人和组织具有借鉴作用,因此需要考虑到推理问题。
讨论伦理道德问题,这个问题的讨论在研究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中都存在。伦理道德问题主要包括自愿原则、保密原则、公平合理原则等,在研究中充分考虑到这些原则,并通过自己的方式解决可能遇到的问题,这样研究才能更加具有长远的意义。
三、结语
在教育科学领域里,质的研究方法在国内外越老越受到重视,而最为高校思政教育者,质的研究方法会给其带来惊喜的发现。质的研究决定了,研究者本人在研究中的重要角色和地位,有助于理清研究者的思维意识,从而更好的解决在研究中遇见的问题。高校思政教育者,在研究中,是社会现象再现者,其政治素养对研究有很大的要求,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对思政教育者提出要求,不断提高自己政治素质和人格修养,同时,在研究中不断反思研究方式,优化研究手段,促进师生互动交流,提升教师自我认同感,增加学生对老师的理解。质的研究方法对教育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在教育界会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当然任何方法都不是完美的,在实际研究中,需要结合现实情况不断改进,并结合其他方式方法,相互补充,不断拓展研究的新思路,突破教师创造思维,提升研究能力。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202360.html上一篇:心理契约视阈下的高校学生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