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一、探寻高校异化竞争环境背后的根源
大学校园一直被誉为神圣的学术殿堂、高级人才培养的“一方净土”,大学校园是大学生收获知识和友谊的地方,但同时也是充满压力和竞争的场所。随着时代变迁,来自观念冲击压力、经济危机压力、学业就业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等等,不少学生歇斯底里地高喊“亚历山大”!
让我们掩卷沉思,学生的“压力山大”、“嫉妒”、“焦虑”、“竞争”等词的根源在哪?社会上存在物欲A横流、价值取向颠覆的现象,人们对权力、声望和财富的追求愈演愈烈。从以前“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的讲道理年代,到“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追求知识年代到今天“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的追求身份、权势和金钱年代。学生从小就在强调竞争、鼓励竞争的学习环境中长大。家长、学校、社会从小给他们造就了诸多无形压力,他们乐于竞争但又疲于竞争。有些人深谙竞争之道,想尽办法排除障碍。于是,竞争被异化了,高校成为大学生的竞技场,有的大学生甚至为获得权力或荣誉,各出奇招,尔虞我诈。
环境包括外部的社会文化环境和内部的个体环境,前者指特定社会中人们所共同拥有的文化条件和文化因素,如习俗、道德。后者指个体出生后生活的具体情境,尤其是个体与他人的人际关系。在霍妮的社会文化神经症理论中,尽管个体环境是个体心理冲突的直接原因,但她更强调文化环境对个体心理和人格发展的影响,认为文化环境是个体心理冲突和心理失调的最终根源。
因此,笔者认为高校异化竞争的根源是异化的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文化环境造就了学生的压力,过大的压力衍生了学生间竞争的异化,竞争的异化最后往往会导致校园悲剧的发生。
二、竞争文化与神经症人格
(一)竞争文化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竞争是整个生物界和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恩格斯说,竞争使“每一个人都把别人仅仅看作可以利用的东西,每一个人都在剥夺别人,结果强者把弱者踏在脚下。”
狭义的竞争是专指人类社会的竞争,是人们为了生存、发展和享受的需要而展开的争胜负优劣的一种较量。“有竞必有争”,社会上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类间的竞争,竞争意识的强弱和竞争心的有无,对一个人的社会活动、行为动机以及健康人格都有显著影响。竞争虽然给人带来压力,但健康的竞争文化容易调动成员的积极性,促进群体和谐与进取。相反,异化的竞争文化却容易滋生不良风气,如极端个人主义、功利主义,这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发展来说是致命伤害。
根据马克思异化理论,“异化是从人自身分离出的各种力量,逐渐跟自身疏远,从而反过来成为控制、支配自身的异己力量的过程”。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多元的思维和文化冲击着大学生的价值观,鱼龙混杂的网络信息暗中潜滋在大学生的心灵中,比名牌、比家境、比父辈权力和人脉,学生越来越远离自身,受到社会一种异己力量所控制。
(二)异化竞争导致的神经症人格
当代大学生承受众多压力,他们不得不在这残酷的校园和社会中与他人竞争,当心灵被压得扭曲时,极易走上偏邪的心理历程。如果学生个体为了争取胜利而不择手段,这种人具有控制、攻击、冒险和贬损他人的倾向,同时取得胜利已经成为这种人无可选择的需要,著名社会文化学派代表人物霍妮把这种竞争称为过度竞争。
霍妮认为,在我们的文化中,如果权力、名望和财富都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那么社会上每个人都不得不进入与他人竞争的机制当中,而且这种竞争是以经济为中心,辐射到所有活动当中,并渗透到所有“社会关系游戏”中。她认为,人们疯狂地追求权力、声望和财富,是因为这些东西可以用来对抗来自生活的焦虑,给他们带来安全感。在一定社会文化环境下分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霍妮提出了社会过度竞争的观点,即异化竞争。她认为人与人之间的过度竞争,容易导致人与人之间潜在的敌意增强,并且这种竞争和敌意已渗透到各种社会关系中。竞争文化发生异化,衍生出来的是一种病态竞争。长期在这种异化竞争环境中成长,个体的人格发展会偏离常态,严重时会出现神经症人格。所谓神经症乃是一种由恐惧,由对抗这些恐惧的防御措施,由为了缓和内在冲突而寻求妥协解决的种种努力所导致的心理紊乱。
患有神经症人格的人为了克服安全感和不被喜爱感,可能会采取极端的方式来解决冲突。面对过度竞争,患有神经症人格的“90后”大学生更多地会采取攻击方式来对抗他人,这类人的基本焦虑具有强烈敌对感,对周围的环境充满怀疑,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来控制他人以掌握主动权。在异化竞争环境下成长的大学生对权力、声望、地位等怀着神经症的需要,往往表现为自恋、自傲、自大。他们的安全感是建立在“如果我有权力,别人就不能伤害我”的逻辑上。
处于异化竞争环境的大学生,容易视校园如一场争名逐利的搏斗场。个体生活在充满矛盾冲突的社会文化中,因缺乏安全感,而产生基本焦虑;为克服焦虑产生神经症需要,进而形成特定对待他人的行为方式或神经症的人格;个体又去寻找解决冲突的策略,结果又陷入新的更大更深的焦虑和冲突之中,从而构成潜意识中运行的恶性循环。由此看来,高校不良的病态环境容易使大学生形成不健康的人格,严重时极易走上不归道。 三、个体如何对待所处的文化环境
文化具有“育人”功能,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对个体产生特定的影响。对个体而言,在社会文化环境中,潜伏着大量对个体生存及其人格形成和发展有利和不利的因素,我们该如何趋利避害,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共存?大学生该如何对待所处的校园文化环境?
(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社会结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取向都在发生着嬗变。如果大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面对市场经济带来的激烈竞争,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如意的情感生活、紧张的人际关系时,他们会容易迷失方向,无所适从,并被所处的腐朽、落后文化所侵蚀。
因此,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其健康人格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能使大学生在面对金钱、权力、荣誉的诱惑时,能够坚定自我,握紧人生的方向舵;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大学生在面对校园各种异化竞争时,仍能保持乐观健康的心境,在人生路途中完善和突破自我。
(二)学会用辩证的眼光判断文化环境
如果说社会文化是个大杂烩,那么校园文化环境就是一个小杂烩,有精华也有糟粕,因此我们要学会辨别文化。如阿德勒所说,“每个人在形成自己的生活风格时并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能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遗传积极地建构它。”个体的遗传和所处的环境为建构人格提供了所需要的砖瓦和水泥,但要建构健康的“人格大厦”仍需要发挥自我的创造力。
因此,大学生要充分认识自己所处的校园文化环境,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会用辩证的眼光判断周边文化的积极和消极因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大学生对于文化精华应积极主动适应和学习,对于文化糟粕应端正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学会拒绝不良环境的影响。
(三)提高自身的内心修养,心理内部达到和谐状态
在纷繁浮躁的社会大背景下,内心需要保持一种和谐的心境。内心保持和谐,正确对待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困难、挫折、报酬、荣誉等,这是一种内心修养,也是一种境界。
这里所说大学生要内心和谐,并不是要压抑和否定个人内心的欲望和追求,不是对现实生活抱有一种消极无为的态度,更不是丧失奋斗进取之心,而是强调大学生内心要充实、自强不息,在良性的竞争中健康成长而不迷失自我。大学生要在物质利益、功名利禄、精神追求的欲望当中找到一个内心的平衡点,使个人和社会都在遵循规律的前提下,健康和谐地发展与升华。
(四)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霍妮认为,神经症人格的产生来自人际关系的失调,人际关系失调使人失去安全感进而产生焦虑。面对社会无形中给予的多重压力,大学生不得不去应对紧张激烈的竞争。一方面是争强好胜的心,另一方面是人际关系的失衡。他们面对这强烈的心理冲突,一方面害怕心理瓦解,一方面又不顾一切地希望解决问题,这种冲突和矛盾如处理不当,则不仅破坏了与他人的关系,也破坏了与自己的关系,使自己的人格扭曲。
因此,大学生在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校园文化环境时,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在与他人竞争的同时,注意保持与他人良好的人际关系。
四、校园文化环境的优化与大学生健康人格的构建
我们的教育事业除了教书育人、服务育人以外,还要特别强调环境育人。校园文化为人才的培养提供着一定的环境条件。高校是“国家人才产品”生产流水线的最后一道工序,优化校园文化环境,探寻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的有效途径是当代高校重要任务。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分享不同文化的同时,也处于不同的文化冲突中,他们在传统文化中呼吸着,却又饱受价值观念多样化的冲击。在具有强烈的时代性格和薄弱的内在素质矛盾中萌动、碰撞中成长的大学生,必须有一种主流的、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为其指引人生方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人们的共同思想基础,是教育界育人的思想导向。在多元思想观念碰撞的社会中,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中流砥柱作用,能够使大学生在探索人生道路,塑造健康人格时不茫然、不浮躁。
(二)整合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作用,加强大学生的人格教育
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培育学生成长成才是一项既艰巨又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这个教育系统中需要整合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作用。
高校应确立以学生为本的人格教育理念,把人格教育融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发展以学生的认知、情感和意志和谐发展为目标导向和价值追求的教育。学生家长应主动了解高校的德育目标和要求,了解子女在学校的最新动态,针对子女的问题配合学校对子女进行思想和感情上的沟通,加强与学校联系、沟通。在社会方面,营造一种健康向上的社会文化环境对于塑造大学生健康、完整人格具有关键的作用。
加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协调一致,有利于实现整个教育系统在时空上的紧密衔接,净化整个社会大环境的氛围,发挥各大教育子系统的特点和优势,取长补短,为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提供有力的保障。
(三)健全高校积极的心理健康干预机制
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特性决定了他们容易陷入不良的心态,因此应给予特殊的关注与关怀,如果这个工作没做好的话,大学生容易走向偏于常态的神经症人格。因此,高校要设立有效的支持系统,如心理咨询、热线电话等,帮助在学习上、生活上遇到问题而心理处于不平衡状态且无法自我疏导的学生。有效地对处于不良心态的大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性工作,也是塑造健康人格的必要工作。
目前,我国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已取得一定的成效,部分高校也构建了心理健康工作的平台,如心理咨询室,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内涵建设仍需进一步努力,如构建大学生成长的良好心理环境,建立预防机制、预警机制、危机干预机制的“三预机制”。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202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