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
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则更强调对受教育者潜能的开发和发展性研究,比传统意义上的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和心理卫生等名字拥有更加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内容更加丰富广泛,体现了时代发展的新要求。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大陆兴起,是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又是高等教育与心理科学自身建设的需要。其契机是1984―1989年,大量留学人员归国,宣传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咨询活动。1985年6月,北京师范大学成立了大陆第一个心理测量与咨询服务中心,之后,清华大学、上海同济大学等高校也陆续成立心理咨询中心。到1986年底,全国有30多所高校建立了心理咨询中心[1]。
1.黑龙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历史
黑龙江省高校开展现代意义上的心理健康教育,起始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概括起来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
1.1发起实验时期
1988年,哈尔滨师范大学经黑龙江省教育委员会批准,招收了心理学专业的学生29人,这是我省第一届心理学学生,这些学生后来大多成为我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干教师。
1991年4月,哈尔滨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成立了名为“心苑”的心理社团组织,主要对大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聘请省内心理学、医学等学科专家作为顾问。主要专家有省心理学会理事长哈尔滨师范大学的吴万森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一院神经内科主任?焕斌教授、东北林业大学生理心理学家王明义教授、黑龙江大学犯罪心理学家孙汝廷教授等。
在此影响下,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等高校陆续开始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也先后以多种形式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2调整规范时期
2002年7月,为进一步有力推动我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针对我省高校实际,经省委高校工委、教育厅策划,对我省高校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做出战略调整。专业委员会正副主任委员由工作较好的院校主管领导担任,一线专家及骨干教师担任正副秘书长及常务理事,专业委员会的工作形成了领导搭台、专家唱戏的局面,极大地提高了专业委员会的地位和影响力,有力推动了全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展开。
调整后的专业委员会在坚持科学研究的宗旨下,重点推进了事关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全局的三项工作。即,编一本教材(2005)推动教学和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建一个网络平台(龙江高校心理网)加强工作交流与宜传;实施“百师工程”(即在2004-2005年两年时间内,在全省高校中培养100位有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
2008年起,黑龙江省教育厅组织开展“龙江五月阳光行动”,在全省高校范围内每年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2009年,黑龙江省再次组织省内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干教师,编写并出版了一套六本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教材。并且在威海召开黑龙江省高校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
1.3推广应用时期
2007年1月19日,第十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在哈尔滨工程大学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各高校的800多名代表及国内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家齐聚冰城,这是迄今为止国内最大规模的一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术交流会。
2008年5月22日,四川汶川地震,哈尔滨工程大学应用心理学研究所所长、学生工作处处长金宏章教授接到教育部指示,作为全国高校心理咨询专家组成员前往灾区开展相关工作。5月27日,应四川省高校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请求,经教育部同意,由40多名高校教师组成的黑龙江省高校第一支灾后心理援助志愿队,赶赴四川地震灾区。对赴四川灾区的英国救助儿童基金会、四川大学和中国电子科技大学实施点对点协助支援工作。
2012年1月9日上午,由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委员会和黑龙江省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主办、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承办的“2011全国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学术年会暨表彰大会”在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培训中心报告厅隆重召开。
2.黑龙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状
2.1黑龙江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设置及工作队伍情况
黑龙江省74所高校,目前全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设置专门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的有55所,占74.32%。机构隶属关系较统一,有83.63%(46所)隶属学生工作部,其它设置在团委、就业处、心理学教学科研部门、校医院等。但机构名称不统一,有叫心理咨询委员会的,叫心理教研室的,叫研究所的,叫工作室的,更多的称为教育中心、辅导中心或咨询中心。有专用咨询室和工作地点的学校共51所,占68.91%。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中专职人员少,编制不确定,在53所已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育岗位的高校中共有专职人员152人,平均约3人,兼职人员主要由学生工作干部、两课教师、心理学教师、医务人员等组成。
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全部通过国家心理咨询资格认证。专职从业人员中学历层次较高,但专业背景复杂,第一学历为教育学或心理学专业的不足50%。没有人在国外以学位形式获得心理咨询教育的培训。 2.2黑龙江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现状
黑龙江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有:心理问题的预防与治疗、心理发展辅导与训练、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及科研等。
目前,黑龙江省74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学校中有61所(82.43%)对新生采用UPI等测量工具进行心理普查并为在校生建立了心理档案,57所学校实际开展个别咨询与辅导,每年接受此项服务的学生约占学生总数1.5%;53所学校(71.62%)开展电话热线服务;64所学校(86.48%)建立有较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和心理危机干预体系。
发展性心理辅导与训练方面的工作主要是通过开设专题讲座、团体辅导、就业指导等方法来实施的。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主要通过举办心理健康宣传日(周、月),指导学生社团等方式落实的。74所高校都在每年的5月25日左右举办心理健康宣传日、周、月活动,有36所学校定期编辑发行心理健康刊物。
开设心理学及心理教育课程的有67所(90.54%),但课程名称、内容、教材五花八门,包括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学、成功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等。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必修课的学校45所(60.81%),其中24所(53.33%)使用省教育厅组织编写的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教材。
2.3黑龙江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研情况
黑龙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以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校园为宗旨,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活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并逐步形成特色。哈尔滨医科大学创立的“三位一体”、“四个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黑龙江大学提出的“四个一”工作模式、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倡导的“3595”心理健康教育思路、哈尔滨工业大学“本土化”咨询理论的研究以及哈尔滨理工大学利用校园网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尝试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最近三年,74所学校开展和承担有关心理教育方面的科研项目200余项,其中由哈尔滨工程大学牵头组织,金宏章教授为首席专家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顺利通过验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平均每年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1000多人次,共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编写教材50余种。通过广泛的学术交流,各校在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途径等方面达成了共识。
3.黑龙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近20多年的探索与实践,黑龙江省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已基本形成了领导重视与支持、专业委员会业务组织指导、骨干院校带头、职能部门检查督办、全省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和良好的工作局面[2]。但是,根据2005年教育部、卫生部、团中央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来看,黑龙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仍然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3.1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效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已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的大学中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活动与服务,但是,各校情况不平衡,区域特征明显,差距在逐渐拉大。36所高职高专院校中,有专用咨询室和工作地点的学校只占38.88%(14所),有独立心理健康教育经费的只占22.22%(8所)。从心理咨询室建设上看,仅有不到10学校心理咨询室的硬件建设具备国内高校先进水平,配备有专业设施,只有20多所学校设立有心理健康教育网站(网页)。专业设施配备投入不足,咨询与治疗的模式、手段单一化,工作时间安排不合理,教师激励措施不到位,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效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3.2课程设置及教学没有达到统一要求,难以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我国的教育目标所提出的一个本土化的概念,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与操作还有待统一与规范。2010年省教育厅组织编写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教材,2012年颁布了黑龙江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建设标准,要求各高校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列为必修课、32学时、2学分。但目前各校并没有认真执行,开设心理教育课程情况比较复杂,所用教材五花八门。甚至有把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学科教学,局限于心理学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这一根本问题。
3.3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职业化、专家化水平不高
高校的心理咨询机构基本上还是一个隶属型机构,存在着缺乏相对的独立地位及机构设置不规范等问题(全省只有黑龙江大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是独立核算的副处级单位),从业教师在高校中身份模糊,绝大多数从业者是兼职人员,且教师素质不高,专业背景多种多样,第一学历专业为心理学或教育学的只占到不足五成,由于缺乏专业的训练,大多数心理教师对自己的角色发挥效果和工作能力并不感到满意。
3.4心理健康教育对社会资源的利用不够,削弱了工作结果的实效性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缺乏与社区部门、医疗机构、社会团体的沟通合作,全省高校中与专科医院建立有心理患者转诊制度的不到20%。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这本身力量就不强大的队伍,却又处在封闭状态中,信息上互相保守,技术上互相封锁,工作上是守株待兔。这种状况导致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缺乏足够的社会支持[3]。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202466.html